黄
帝
内
经
医
之
始
祖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养
生
宝
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大家好!今天这节课又是一节知识储备课。
我们看一下正文: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
「两傍」,其实就通「两旁」。「尺内」指的是尺脉内侧。
我们知道,手腕这儿的脉啊,分为寸、关、尺三部分,这里先从尺脉讲起。说尺脉内侧的两旁对应着我们的季胁(季胁指的是胸肋的下部,也可以说是左上腹部和右上腹部这个位置)。
也就是说,我们在诊查病人的尺脉内侧的两旁的时候,就可以判断这个病人季胁这个位置的情况。
又讲: 【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尺脉的外侧可以诊候、推断这个病人肾脏的情况;尺脉的里侧(内里这里)就可以推测病人腹部的情况。
【中附上,】
寸、关、尺——尺脉讲完了……
讲的是「关」——中附上,指的是关部脉(关脉)。
【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
就是说,这个关部脉,从病人的左手外侧这里我们进行诊脉,就可以判断病人肝脏的情况;我们从关部脉的左手内侧这里进行诊断,就可以判断这个病人膈部的情况。
大家注意啊,讲关部脉的时候,他是分左手和右手讲的,给病人把脉,把这个关部的脉,先把他的左手,左手外侧的这个关部脉对应的是肝脏;左手内侧的这个关部脉,对应的是病人的膈部。
然后又讲右手:
【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把完了左手把右手……病人这个关部脉的右手,外侧的话,我们诊断的是病人「胃」这里的情况;那么「右手的内侧」呢,我们就可以诊断病人「脾脏」的情况。
【上附上,】
接下来,「上附上」指的是寸脉。寸、关、尺嘛!——先讲的尺,尺讲完了,讲的关,然后这里讲寸。
【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这个寸部脉也是先讲的右手,然后讲左手。我们在给病人诊脉的时候,诊他这个「寸部脉」。这个寸部脉,右手的外侧对应的是「肺脏」的情况;那右手的里侧(内侧),对应的是「胸中」的情况。
诊完了右手诊左手,这个寸部脉:
【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左臂外侧,我们能够推断心脏的情况;左臂内侧,我们能够推断病人膻中这里的情况。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指的是在给病人把脉的时候——把这个寸、关、尺三部脉的时候,我们的手指要是向这个病人的手指方向侧移少许(这个叫「向前」),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这个病人身体前半边儿的情况。
我们在把脉的时候,把手指向这个病人的手臂方向移动(这就称之为「后」),可以诊断这个病人身体后半边儿的情况。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又讲「上竟上者」,就是我们在给病人把脉的时候,手指从这个病人的寸部脉这儿一直向病人的手掌方向移动,这个「竟」代表移动到头儿,移动到头儿……这样呢,就可以诊断病人胸部和喉中的疾病,所以文中讲「胸喉中事也」。
再说一遍,这个地方比较重要:把脉的时候,这个寸部脉这里,我们的手指一直向病人的手掌方向移动,移动到头儿,就可以诊断病人胸部和喉中的情况。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下竟下」,就是我们给病人把脉的时候,放在尺部脉这儿的手指一直向病人的这个手臂方向移动……「竟」字代表到头儿。也就是说,我们按在病人尺部脉这里的手指,一直向手臂方向移动,移动到头儿,然后就可以推断「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可以判断这个病人小腹这里,腰这里,大腿啊,膝盖啊,小腿啊,脚啊,这里的疾病。这里还是对于临床上来讲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标注一下,这也是个重点。
接下来讲脉象: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粗大」指的是洪大,说如果病人的脉象特别洪大,就说明他体内阴精不足,阳气有余,那肯定是有内热。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
「来疾」,疾是快的意思,「去徐」,徐是慢的意思。
把脉的时候感觉这个脉象来得快,去得慢,那就说明这个病人上部实而下部虚,可能会出现厥逆或者巅仆一类的疾病。
【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
那把脉的时候,如果感觉这个脉象「来徐去疾」,来得慢,去得快,就说明这病人上部虚而下部实——「上虚下实」,「为恶风也」,这个地方就不读恶(wù)风了,这里读恶(è)风。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恶(è)风代表麻风病,这个麻风病发病的时候病状险恶,古人以为是感受了邪恶之风导致的,所以这个地方就读恶(è)了。
说病人的脉象啊,来得慢,去得快,说明他「上虚下实」,就可能有邪恶之风进入他的体内了。
【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那病人为什么会得这种麻风病呢?为什么会被邪恶之风所侵袭呢?「阳气受也」,是因为阳气虚,失去了捍卫的功能,所以就感受了邪气了,发病了。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
把脉的时候,发现病人两个手的脉都是沉脉,都比较细,而且都是数脉(「数」是多次),脉的跳动比较频繁,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病人少阴经的这个精气逆乱。
【沉细数散者,寒热也。】
「沉细数散(săn)者」,这地方读「散乱」的「散」。
「沉细数散者,寒热也」,如果感觉病人的这个脉象,是沉脉,都比较细,又是数脉,跳得频率比较高,而且比较散乱,这就说明病人阴血亏损,他可能容易出现阴虚阳亢的那种虚劳的寒热病。
【浮而散者,为眴仆。】 这个「眴(xuàn)仆」,「眴」是眩晕;「仆」是跌倒、仆倒。
感觉这个病人的脉啊,是浮脉,而且非常地散乱,那这病人可能就容易眩晕、跌倒。
这个脉浮,说明气比较虚;然后又比较散乱,说明血也不足。气虚血又不足,所以就很容易眩晕、仆倒。
今天我们先学这么一点点。
第一个段落讲的是尺脉、关脉、寸脉。
我们在把脉的时候要注意:尺脉内侧的两旁,对应着我们的胸肋下部(胸部肋骨的下方),也就是左上腹部和右上腹部。
那么关脉,左手外侧对应着肝,内侧对应着膈;右手外侧对应着胃,内侧对应着脾。
这个寸脉,右手的外侧对应着肺,内侧对应着胸;左手外侧对应着心,内侧对应着膻中。
在把脉的时候,我们的手指向前、向后移动,也能感知到病人的这个身体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的情况。把脉的时候,手指(我们的手指)向病人的手掌方向移动,或者向手臂方向移动,也能感知到病人身体不同部位的情况。就仅仅是腕部的寸、关、尺脉,把这个脉把好了,也能够基本判断好(判断准)病人的病情了,至少是八九不离十了。
接下来又讲这个脉象,它的这种粗大,代表着病人体内是什么情况;脉象来得快去得慢,或者来得慢去得快,说明了什么;这个脉,如果是都是沉脉,又是细脉,又是数脉,又说明什么;然后沉脉、细脉、数脉,要是散乱,又说明了什么;要是浮脉散乱,又意味着什么……
讲得非常地精微、精细!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