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帝
内
经
医
之
始
祖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养
生
宝
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这个「淫」,等于是疏散、滋养。我们的饮食之气入到胃里之后,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疏散到肝脏这里,再通过肝脏把精微之气滋养给全身,滋养给筋(筋,指的是筋脉)。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这里的「浊气」不是污浊之气,指的是谷物之气,「天清地浊」嘛。人体的营养一部分源于天的空气,古人称之为清气;那么人体的营养还有一部分源于大地的五谷之气,古人称之为浊气。这个「浊」相对「清」,它就是有下降的一个趋性。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这里讲「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就是说我们的饮食之气入到胃里之后,所化生的另一部分浓厚一些的,有沉浊下降性质的这种精微之气,进入到心这里,再通过心把这些精气滋养给血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肺朝百脉」的意思是百脉会合在肺这里;「脉气流经」,血脉之气流通在经脉当中;「经气归于肺」,那么经脉里的气又归到肺这里来了;「肺朝百脉」,肺又把血气输送到全身的百脉当中去;「输精于皮毛」(肺主皮毛),最后又把精气输送到皮毛这里了。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
「(毛)脉合精」,大家注意:脉的前面加一个字「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皮毛和经脉的精气会合,「行气于腑」——又回流到脉中,脉中的精微之气运行到六腑。
【腑精神明,留于四脏。】
「四脏」指的是心、肝、脾、肾。六腑的精气化生神明,然后又流入「四脏」(心、肝、脾、肾)当中。
这里讲的是人体内气血的循环。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
在这里,这个「权衡」其实也等于是平衡——阴阳气血的平衡。
【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总的来讲,人体内的气血它会归于一种平衡状态。那么气血阴阳的平衡,会表现在气口的脉象上。气口的脉象变化,可以用来推测或者判断一个人的死与生。
死,不好的情况;生,健康的、良好的情况。也就是说,通过气口的脉象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情况。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这个「游溢」,游化布散。这个「饮」,指的是水液,液体。水液入到我们的胃里之后,游溢疏散这个精气,向上一直运输到脾这里了。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脾对精华进行布散和传输,向上输送到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肺气的运行,可以通调水道,然后向下把水液输送到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这样呢,水之精气在人体内就四散开了。可以说,水之精气在体内向外,疏散到皮毛这里;向内,就灌输到五脏的经脉这里。这一切其实是合于四时四季的变化的,也是合于五脏阴阳的平衡状态的。
「揆度以为常也」,就好像我们的五脏,它是有思想的一样,好像一直掂量着怎么样做最合适,怎么样做可以让人体最健康,非常地智能化。「揆度以为常也」,谁在「揆度」啊?是大自然,是道本身,是天人合一,天人本一体的这个规律本身,自动地、自觉地在操控着、在揣度着,并没有人为地进行干预。
「揆度以为常也」,就可以说是人体的智能系统,自然地就合于道了。这个「常」代表这是自然的,这是注定的,就是这样的,一直就是这样的。
所以,人体内这些脏器的运行,并不是头脑思考的结果,不是我要怎样,我安排好了,我想好了才这样……你不想它也是这样的。世界上的穷人与富人、聪明人与笨人,都是这样的,不需要思考,是「道体」让这一切如此地平衡……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