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帝
内
经
医
之
始
祖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养
生
宝
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来学习《脏气法时论》。
「法」,是效法、按照的意思;「时」,是时节、四时(四季)的变化。
这一篇是根据五行生克的规律,论述了五脏之气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提出了五脏之气的生克制化都取法于四时五行的观点,所以叫「脏气法时论」。
看一下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人的五脏之气的运行变化是符合四季五行的运行规律的,那么按照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治疗呢?怎么样算是顺了四时五行的变化,怎么样算是逆了四时五行的变化呢?怎么样算是做得好,怎么样算做得不好?我想听您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
这个「更」,是更替的意思;「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那么,在不同的时节、在不同的时令,五行的某一行可能更占上风。
这个「贵」,就是说五行的某一行显得更加占上风;「贱」,就是相对的这个力量不那么强了,不占上风了。
【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我们知道随着四季,随着时节、时令的变化,五行的某一行可能是占上风,其它行呢,相对的力量弱,总是这样的。那按照这个规律,我们就能了解人「死生」的情况,就是说健康是好是坏。
那么「以决成败」,这是治疗的成败了。如果能够很好地遵循「天人合一」的规律的话,我们的治疗就可能是成功的;如果没有很好地遵循这个规律,我们的治疗可能就会出现失败或者说失误。
「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来确定五脏之气,在这个时节因缘下是盛呀,还是衰呀。
「间甚」,注解里有讲:病的减轻叫做「间」,病的加重叫做「甚」。
根据「天人合一」的规律,也能判断这个疾病此时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包括患者的死生之期(死亡的日期),或者说生的(也就是说健康维持的时间比较长的)这个时间、时期。
【帝曰:愿卒闻之。】
我想赶快就听您讲一讲。
然后: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
关于这个「其日甲乙」,注解里也有讲:甲乙属木,木分阴阳,甲为阳木,乙为阴木;阳木(也就是说「甲」)内应足少阳胆经,乙(也就是「阴木」)内属足厥阴肝经——所以,胆旺于甲日,肝旺于乙日,所以说,「其日甲乙」。那下面其它的脏气也是以此类推。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
「肝」,我们知道它属木;「肝木旺于春」,在春季比较旺。那么,肝和胆又互为表里,春天就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主治的时间,甲乙属木,足少阳胆经为甲木,足厥阴肝经为乙木,所以肝胆在甲乙之日最为旺盛。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这肝脏苦急,急食甘味以缓之。
我们知道「肝」,是对应着五种情志当中的「怒」——怒伤肝,怒则气急;而甘甜的味道能够缓解人的气急,所以发怒的人,可以适当地吃一点儿甜食来缓解情绪。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
「心主夏」,心火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
心火旺于夏,心和小肠互为表里,夏天是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主治的时间。
丙丁属火,手少阴心经为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为丙火,所以心和小肠在丙丁日最为旺盛。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对应着我们五种情志当中的「喜」——喜则气缓,心气过缓则心气虚而散,而酸味(它)是有收敛作用的,所以过喜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吃一点儿酸味的食物来收敛这个气。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脾主长夏」(我们知道「脾土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脾是属土的,旺于长夏六月,脾和胃是互为表里的,而长夏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主治的时间。
戊己属土,足太阴脾经是己土,足阳明胃经是戊土,所以脾和胃在戊己之日是最为旺盛的。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这里的「苦」,不是苦味;「脾苦湿」,就是脾苦于湿,害怕湿,难以忍受湿。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性子它不喜欢湿,湿气盛是伤脾的;那么,苦味其实是能燥湿的(能使湿变干燥),所以湿气重伤脾了,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苦味来燥湿、健脾。
又讲: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
「肺金旺于秋」,这个我们知道;那么肺和大肠是互为表里的,秋天是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的时间。
庚辛就属金,手太阴肺经是辛金,手阳明大肠经是庚金,所以肺与大肠在庚辛之日是最为旺盛的。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主气,其性清肃,如果气上逆的话,就会引发肺病;而苦味是有泻的作用的,所以应当适当地进食苦味来宣泄这个气。
又讲: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
肾属水(我们知道),旺于冬,肾和膀胱是互为表里的,冬天是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的时间。
壬癸属水,足少阴肾经就属于癸水了,足太阳膀胱经就是壬水了,所以肾和膀胱在壬癸之日是最为旺盛的。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肾苦燥」,这里讲的「苦」,就是苦于、不喜欢的意思。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它是水脏,它喜欢湿润,它不喜欢太干燥,讨厌干燥,所以可以适当地进食辛味来润泽它。
进食一些辛味,目的是什么呢?岐伯说:
【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适当地吃一些辛味来润泽肾,可以开发腠理。
这个「开」,是打开。打开腠理,然后呢,「致津液」,输布津液;然后呢,可以疏通五脏之气。
确实,辛辣的味道,有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好像是通气的。
这节课,也是有一定神秘色彩的,而且又感觉讲得非常科学。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这样再读一遍我们能发现:文中的这个「苦」,像「肝苦急」,其实就是肝不喜欢急、讨厌急、无法忍受急。那如果,就说这个人发怒了、气急了——急躁,然后吃点儿甜味的东西好。
「心苦缓」:这里的「苦」,也是心讨厌缓,不喜欢缓。心气缓,就吃点儿酸味的东西。
「脾苦湿」,脾讨厌湿,不喜欢湿,无法忍受湿。湿气重,稍微吃点儿苦味的东西。
「肺苦气上逆」,肺气不应该上逆,是吧?「肺苦于气上逆」,肺不喜欢气上逆,无法忍受气上逆。如果气上逆,吃点儿苦味的东西。
「肾苦燥」,肾苦于燥,肾是水脏,它不喜欢干燥,讨厌干燥,无法忍受干燥。吃点儿辛味的东西,可以润燥。
所以这文言文,真的也是比较重要,因为一个字的意思理解不对呀,这整篇可能都受了影响。
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