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黄帝内经》070 脏气法时论篇 “放血疗法”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接下来,岐伯就讲了肝、心、脾、肺、肾各种病的不同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首先讲肝病: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要是肝脏有病的话,病人可能感觉两胁(两侧肋骨)下面痛,而且牵引得小腹都疼痛,而且这病人容易发怒,这是肝气实的症状。
【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如果是肝气虚的话,病人可能是两眼昏花,看东西也看不清楚了,耳朵听声音也听不清楚了,而且容易恐惧,总觉得好像有人要来抓他一样。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所以,治疗肝病的时候,我们可以取厥阴肝经和少阳胆经的经穴。
【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如果肝气上逆的话,可能会引发头痛啊,耳聋啊,听觉失灵,面颊也可能肿胀,这个时候就可以取厥阴肝经、少阳胆经的经穴,用针刺的方法进行放血治疗。
肝病讲完了,讲心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膺」,代表胸部、胸膛这里。
岐伯说:要是心脏有病的话,病人可能感觉胸中疼痛,胁支胀满(两侧肋骨这里胀满),而且胁下疼痛(两侧肋骨下面这儿也疼痛);「膺背肩甲间痛」,胸部、背部、肩胛间都疼痛;「两臂内痛」,两个手臂的内侧可能也疼痛,这些都是心脏有病的一些表现,而且,这是心气实的症状。
【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如果心气虚的话,病人可能出现胸腹部胀大,胁下和腰部牵引作痛的症状(两侧肋骨还有腰这儿都相互牵引着疼痛)。
【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
在治疗心脏疾病的时候,可以取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的经穴,并且可以针刺舌头下边的廉泉穴,进行放血治疗。
【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如果确实是心脏这里出了问题,但是病情出现了变化,与刚发病的时候有所不同了,这个时候就可以针刺阴郗穴进行放血治疗。

接下来又讲脾病: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肌」通「饥」。
脾脏有病的话,病人可能感觉身体很沉重,而且特别容易饿,肌肉也是痿软无力的,两个脚弛缓不收,行走的时候容易抽搐,脚下也疼痛,这是脾气实的症状。
【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如果脾气虚的话,病人可能腹部胀满,肠鸣——就好像肠子发出某种声音一样(时不时地肠子发出声音),然后泻肚子,食物好像没消化好就排出来了。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脾脏有病,在治疗的时候,我们可以取用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和少阴肾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接下来讲肺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
「尻」,是指的臀部;「髀」,是指的大腿;「腨」,是指的腿肚子(小腿肚子);「胻」,指的小腿。
岐伯说:如果肺脏有病,病人可能出现喘咳气逆的症状,然后肩背部疼痛,出汗,臀部、阴股(阴股是指的大腿内侧,也叫股阴)、膝盖、髋部、小腿肚、小腿的下半部、脚这些部位都发生疼痛,这是肺气实的症状。
我们再说一遍:如果肺脏有病,病人可能喘咳气逆,肩背部疼痛,出汗,臀部、大腿内侧,还有膝盖、大腿、腿肚子、小腿、脚全都疼痛,这是肺气实的表现。
也就是说,身体某个部位有病,病状不一定只发现在那个部位,也可能全身其它部位都会受其影响,因为人的身体确实也是一个整体。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嗌」,是指咽喉。
如果肺气虚的话,病人可能出现少气(就是气少),呼吸困难(好像上一口呼吸和下一口都接不上了似的),然后耳聋、咽干(咽喉这感觉干燥)。
【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肺脏有病,在治疗的时候,可以取用太阴肺经的经穴,以及足太阳经的外侧,足厥阴经的内侧(即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所以,在中医上,放血治疗是很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而且确实非常管用。
今天我们先学到这里。应该说今天的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非常有实用性,大家可以重点标记一下,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感谢岐伯大师!
感谢《黄帝内经》!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