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黄帝内经》071 脏气法时论篇 “五味功效”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
【肾病者,腹大胫肿,】
这个「胫」,指的是小腿。
岐伯说:肾脏有病的人会出现腹部胀大、小腿浮肿的情况。
【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肾脏有病的人,可能会气喘、咳嗽,感觉身体很沉重,而且会有盗汗的情况(睡着以后身体出汗),还会特别讨厌风。这些都是肾气实的症状。
【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如果患者肾气虚,就会出现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里闷闷不乐的症状。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在治疗的时候,我们可以取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肝」对应的五色是青色。患肝病的人比较适合吃甘味的食物,像粳米、牛肉、枣、葵菜等都是属于甘味的食物。患肝病的人就可以多吃一些。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心」对应的五色是赤色。患心病的人可以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像小豆、狗肉、李子、韭菜都是属于酸味的食物。心脏有病的人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肺」对应的五色是白色。患了肺病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像小麦、羊肉、杏、薤等都是属于苦味的食物。有肺病的人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脾脏」在五色里对应着黄色。脾脏有病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咸味的食物,像大豆、猪肉、栗子、藿等,这些都是属于咸味的食物。脾脏有病的人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肾」在五色里对应着黑色。肾脏有病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辛味的食物,像黄黍(黄色的黍米)、鸡肉、桃、葱都是属于辛味的食物。肾脏有病的人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这是讲五味中不同味性的食物有什么功效。
一般来讲,辛味的食物有发散的效果,酸味的食物有收敛的效果,甘甜味的食物有缓急的效果,苦味的食物有坚燥的效果,咸味的食物有软坚的效果。
【毒药攻邪。】   这里的「毒药」不是我们之前理解的那种毒药。以前一看到「毒药」就以为是让人中毒的药,其实这里指的是药物的偏性。所以这里的「毒药攻邪」,是说药物可以用自己所擅长的那个药性来帮人驱除病邪。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这句话其实非常地常见。
「五谷为养」,五谷是指哪五谷呢?分别是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黄色的黍米)。当然,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划分,可以说五谷就是我们常见的五种粮食。五谷可以滋养我们的五脏之气。
「五果为助」,五果指的是哪五果呢?桃、李、杏、栗子和枣。
前面说了「五谷为养」,五谷(五种谷物,五种常见的粮食)可以滋养我们的五脏之气,五果就辅助着进一步地滋养我们的身体。
又讲「五畜为益」,五畜是指五种家畜(牛、羊、猪、鸡、狗)。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狗肉可以增益我们一些营养(这个「益」是增益)。
但根本上说,我们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五谷是最基本的,五果是辅助性的,这五种家畜的肉可能是一种补益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需要,有的人可能不需要,或者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所吃的肉类也是有差别的)。
又讲「五菜为充」,五菜指的是葵、藿、薤、葱、韭。五菜可以充养我们的脏腑,对于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进行进一步地补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讲前面提到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这所有一切能吃的东西,气味相合,我们服用之后就可以补精益气。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种味道。
【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像前面提到的药以及五谷、五果、五畜和五菜,这些能入口之物味道是不一样的,有偏辛辣的,有偏酸涩的,有偏甘甜的,有偏苦的,有偏咸的……各有所利(各有其不同的作用),有的有发散的效果,有的有收敛的效果;有的缓,有的急;有的可坚,有的可软。在运用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以及五脏之气的盛衰情况,合理地搭配着、利用五味来治疗疾病或者进行养生。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
有个重点:五味的功效(这是需要我们记忆的)。
一般来讲,辛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效果,酸味的食物有收敛的效果,甘味的食物有缓急的效果,苦味的食物有坚燥的效果,咸味的食物有软坚的效果。其实本质上「药」和「食」是同源的(药其实也是一种有药性的食物)。
「以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