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黄帝内经》073 宣明五气篇 “五味所禁”












一部围绕生命问题
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 节选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微信公众号

恒宁乐园

💧--------- 恒 宁 ---------💧
《黄帝内经》相当于是中医学的《阿含》 


【五味所禁:】
「五味」(我们知道)——酸、苦、甘、辛、咸。无论是饮食还是药物,在服用的时候都是有一些禁忌的。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比如说:辛辣的味道,它有发散的效果,是走气的;气有病的话,就不要吃太多辛辣的食物了。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咸味儿是走血液的,血有病就不要吃太多咸味的食物。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苦味是走骨骼的,骨骼有病就不要吃太多苦味的食物了。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甘甜的味道是走肌肉的,肌肉有病就不要吃太多甜味的食物了。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酸味是走筋的,筋有病就不要吃太多酸味的食物。
【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这就是在五味方面的一些禁忌,要看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合吃什么、不适合吃什么,五味再好也不要贪多。
【五病所发:】
接下来,又讲「五病所发」,五脏发病的部位和季节都是不相同的。
【阴病发于骨,】
肾为阴脏,肾主骨,阴病多发生在骨骼。
【阳病发于血,】
心是阳脏,主血脉,阳病多发生于血液。
【阴病发于肉,】
饮食五味要是伤脾的,脾有病,就表现为肌肉的萎弱无力。
【阳病发于冬,】
阳虚而病,阳病一般发生在冬天。
【阴病发于夏。】
阴虚而病,阴病多发生在夏天。
【是谓五发。】
这就是五脏之病发作的一些规律吧。
【五邪所乱:】
接下来,讲「五邪所乱」,五脏被病邪侵扰所产生的一些病状表现。
【邪入于阳则狂,】
病邪要是侵入到人体的阳分,阳偏盛,人就会出现狂病。
【邪入于阴则痹,】
病邪侵入到人体的阴分,阴偏盛,就会出现痹病。
【搏阳则为巅疾,】
病邪侵入到人体的阳分,与阳气相争,则阳气受伤,人就会出现头部的一些疾患。
【搏阴则为瘖,】
「瘖」也念「yīn」,意思是嘶哑(声音嘶哑)。
病邪侵入到人体的阴分与阴气相争,那么阴气就受伤了,就会出现声音嘶哑的这些病状。
【阳入之阴则静,】
「阳入之阴」就是「入之于阴」,病邪从阳分入到阴分,那么,阴的特质就是偏安静的,所以人就会表现得偏安静了。
【阴出之阳则怒。】
这里的「阴出之阳」也是「出之于」,病邪从阴分出于阳分,则从阳而容易发怒,因为阳的特质就是有一种亢盛的、浮躁的特质。
【是谓五乱。】
这就是病邪侵扰了我们的五脏之后所显现的五种病乱状态了。

然后又讲: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大家注意了,这里有句话我们没有读,「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这个地方注解里有提到,说这个地方是「错简」,就是这句话在这里是多余的,这里出错了,所以这里就可以忽略掉(这句话)。  「五邪所见」,五脏克贼之邪所表现的一些脉象。要是在春天见到了秋天的这种毛脉的话,就说明「金克木」了。为什么「金克木」啊?秋天对应着五行当中的「金」,春天对应着「木」,春天应该是春脉嘛,结果见到了秋脉了,说明什么?金盛于木,是吧?「金克木」了。
那么,夏天见到了冬天的石脉,就是「水克火」。夏天应该是夏脉啊,怎么见到了冬天的脉了?那说明冬所对应的五行就是水(它)比较盛嘛,是吧?然后夏天对应的五行不是火吗?水盛来克火了。
长夏见到了春天的弦脉,是「木克土」。长夏应该是长夏的脉象啊,但是怎么见到了春天的脉了?那说明春所对应的五行「木」气势上要盛一些,而长夏对应的是「土」,「木克土」了。
要是在秋天见到了夏天的钩脉,这说明什么呢?「火克金」了。因为秋天应该是秋脉,反而见到了夏天的脉,说明夏天所对应的五行「火」气势上比较盛,而秋天对应的五行是「金」,那么秋天见到了夏天的钩脉就是「火克金」了。
如果在冬天见到了长夏的濡脉,就是「土克水」。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冬天应该是冬脉,结果见到了长夏的脉象,那就说明长夏所对应的五行「土」气势上比较盛。冬天对应的五行是「水」,长夏对应的是「土」,土气势上盛了,「土克水」了。这就是所谓的五种邪脉。
「皆同命,死不治」,就是说产生的原理是一样的:在相应的季节没有看到相应的脉象,反而看到了其他季节的脉象,那个季节所对应的五行——那个气比较盛,来克这个季节的气了。
那像这样的情况,像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这样的异常情况都属于不治的死证,不好治。
今天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了。
有一个学医的好朋友说《黄帝内经》的内容太重要了,每节课都要反复听好多遍……
真的是啊!重点太多了……


扫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联系我们(二选一)
QQ:280668866(心成)
QQ:67501126(一文)
微信:280668866(心成)
微信:67501126(一文)
官网:tihuxueyuan.net
官网:chan.tihuxueyuan.net
邮箱:280668866@qq.com(心成)
邮箱:67501126@qq.com(一文)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