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1207字 预计阅读时间: 3分钟
“九章”量子计算机,是不是一个巨大的骗局?这一直是网络上热议的话题。最近某经济网小编的报道“九章量子计算快1.8亿倍”,非常吸引读者眼球。那么,量子计算和传统电子计算究竟有何不同呢?量子计算能不能取代传统的硅基文明呢?国内在量子技术有没弯道超车的机会,或者说后面就不用再投资芯片烧制工艺了?
相比传统电子计算,量子计算具有更好的并行计算优势,可以计算更加复杂的情景。简单说,传统的硅基文明电子芯片的运行原理,是利用0和1的开关电路进行线性确定状态的串行计算,计算结果确定并且唯一。而量子计算是基于量子态的不确定性进行类似的概率计算,可以进行并行复杂度高,结果带有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计算,例如在密码学、医药研究、金融交易等非线性领域的应用。
图片来源 终南观察
再来了解一下世界上主流量子技术的路线。当前世界上实现量子计算的技术路线有很多种,例如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等技术路线。IBM主导的超导量子计算,可以把量子计算芯片和传统CPU芯片融合,扩大了传统计算机的性能。所以,传统的烧制芯片的硅基文明永远无法被代替。这就像人类从青铜器到铁器时代转变发生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之后钢铁的冶炼技术一直被研究和发展,而没有被淘汰,并且还是其它技术集成的基础。
炒作量子计算比电子芯片计算快1.8亿倍的某经济网的小编,看起来根本不懂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演进过程,只听信了科研人员的只言片语就来报道。这样的误导,足以让外场资本再炒作出来一个量子计算弯道超车的概念。要记得华为5G弯道翻车把中国三大运营商拉下了水的经验教训,这也让三大运营商多年积累的家底就这样在炒作里败光了。要是十几年前就有发达的自媒体平台,那些坐在工信部办公室的专家和投资方也不会被华为提交的一份5G协议文档所骗。
最后回到“九章”,这是国版的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光量子计算原型机。请注意这是原型机,离技术落地量产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以至于被戴上是骗局的帽子。如果你是个体投资者,你就离远一些,这不是你能耗得起的。科学研究和外场资本裹挟下的宣传之间永远存在偏差,因为这存在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沟通和认知问题。量子计算研究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化落地过程中一直要有资金的支持。至于九章的量子计算,似乎像是一台在电子计算芯片控制下的自动化光子控制机。
图片来源 网络 “九章”光量子计算机原型
说到这里,就清晰了。无论量子技术多么缥缈,技术最后都要落地到科学自然规律上来,最终都是基础制造业的比拼,更不可能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华为概念炒作出来的中国通信技术弯道超车,最终还是翻车。发明创造那有什么捷径,无非是投机取巧的资本使然。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正掌握了量子技术,可以算是真正爆发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将是对上帝或盘古创造的宇宙规则的挑战。想了解更多,欢迎加入粉丝群交流。



如果您
喜欢此文的观点
请点击右下角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