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游历:篁岭记


婺源无疑是跟油菜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年前第一次听说“婺源”这个地名,就是旅行社在春天组团去看油菜花。
虽然不曾去看过油菜花,但对婺源,我肯定不是一无所知。何况三年前到访过。
只不过那是秋天。虽不见大片的金黄的油菜梯田,但李坑的牌坊,晓起的百年香樟,思溪延村的徽派商宅群,以及随处可见售卖菊花、香樟木制品的摊点,都在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它们无不在向游客昭示着——这里是最美乡村。
在景德镇乘高铁不到半小时可达婺源。这次乘火车到婺源,我才知道婺源是詹天佑的故乡——火车站广场上竖立着这位“中国铁路之父”的雕像。
我们的目的地是篁岭。这是个以“晒秋”而出名的小山村。
“晒秋”,顾名思义,在秋天晾晒农作物。
因篁岭是真正的山岭。因“地无三尺平”,没有办法像平原地区的农村在场地里晒秋,当地人便因地制宜,发挥聪明才智,顺应山岭地势,在屋顶撑杆搭起晒架。
秋风起时,那一箩筐一箩筐金黄的玉米、菊花,一叵罗一叵罗火红的辣椒,装点了篁岭的秋天,也成为摄影师、画家争相创作的素材。
农历三月,篁岭的油菜花季已过,亦无秋可晒,我们去得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可是,若是在油菜花期到婺源,若是在晒秋之际到篁岭,只怕人比花多,只怕晒秋台上人头攒动。仅仅是想想到处都是“人人人”,也就望而却步了。
所谓不合时宜,也许“来得正是时候”。避开了人流高峰期。
朋友说多年前她跟一家户外机构去看油菜花,路上堵了十多个小时。堵车的经历跟油菜花的美丽交织在一起,也是很难忘的吧。
那天,出婺源火车站本来想打车到县城住下再转到篁岭,遇到司机小戴就改了主意。我们包了小戴的车,他一路兼司机和导游,带我们沿东线把婺源的风景看了个遍。
我其实已经不太记得沿途几个景点的名字了,它们跟之前去过的李坑、晓起等地太过相像,篁岭,只有篁岭,“超出了我的想象。”
没有油菜花、没有晒秋的篁岭,也美得不得了。
篁岭距婺源县城距离39公里,属江湾镇。虽然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但这个依山而建的源起明代的山居村落,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因“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也被称为“梯云人家”。
人在篁岭,对婺源的风景难免也会有分别心,以为婺源最美的风景,其实是在篁岭啊。人在篁岭景区,难免也会对这个山居村落的前人心生敬意——怎么就在此地安营了呢?建了那么漂亮的民居,成了旅游景点,造福了这一代人……
篁岭只能乘缆车🚠而入。据说山上的原著民整体迁居到了山下,2004年篁岭才作为景区对外开放。
虽然不是旅游旺季,天气预报还有雨,但那天,登篁岭的游客还真是很多。
多年后,当我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蓦然想起篁岭,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个画面?哪个场景?
是花溪水街,是怪屋倒屋?还是写着漂亮书法对联的老屋,卖麻花的小店?抑或是布满绿苔的石阶,参天的红豆杉树,和开满鲜花的小巷,某一户人家屋山上墙皮脱落形成的中国地图?……
也许,都会记得吧。
也许,已经遗忘。
如果还能找到这篇《篁岭记》,或许会翻捡出尘封的记忆,晾晒出些许的美好。











篁岭上居然有德克士






看,中国地图






相关文章
无知的游历:景德镇记
无知的游历:南昌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