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几岁适合带出去旅游?



上半年因为经常出游,有好多人问过我关于旅游的问题。毕竟我是忍不住会发朋友圈,还会把“无知的游历”记录下来的人啊。
有人问我怎么这么有时间。我说我现在是个闲人,假装是自由职业者。
有人猜测我是不是有企业或组织机构资助,写旅游攻略啥的。我目前是自费,也许会有机会做旅游体验师、酒店试睡师啥的。
有人问我新西兰(新疆、西藏、甘肃)哪里更值得去。我觉得这完全没有可比性啊,不是说去过新疆,西藏和甘肃就不需要去了。
世界那么大,每一片不曾踏足的土地,都值得去游历。
有两个年轻的朋友令我印象最深。
一个说:等小孩再大一点,我也要带孩子出去旅游……现在他才上小班,什么也记不住。
另一个问:我孩子五岁,带出去旅游,是不是太早了?
我想起在三清山,遇到一对年轻父母,他们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爬山。
一个人走山路都不轻松,何况是抱着孩子?累是肯定的。民间有句话,“宁挑千斤担,不抱大肉弹”,意思是抱孩子是很累的体力活,堪比挑千斤重担。
我说:“你们太厉害了,带这么小的孩子爬山……”抱孩子的爸爸气喘吁吁,拎东西的妈妈紧跟其后,在山路上交错的瞬间,我跟他们交换了彼此的笑脸。
我不知道他们走在山路上,有没有后悔带着孩子。小孩连路都不会走,肯定不记得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父母带自己爬过山,他只能在长大之后,通过父母的语言,看到当年的照片,确定自己“还不到一岁就爬过三清山”这一事实。
我相信,这份出游的记忆是属于年轻父母的,但也并非跟“什么也记不住”的孩子没有任何关联。曾看到一位心理学家表达的观点,大意是:即便是很小的孩子,换个环境,他立刻就能感知到变化,从而能刺激他的大脑发育。
我以前在国企工作时的领导曾讲过一件事,很多年了,我还记得。那年他女儿女婿带外孙去南方探亲,在南方住了一段时间,回来之后,他惊喜地发现外孙长高了很多。
当年他就告诉我一个“结论”:孩子换个环境,长得快。
也许他就是信口一说,说不出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我后来,还真看过一个一个美国生物学家做的实验。
在上世纪60年代,马克·罗兹维格(Rosenzweig)进行了著名的小白鼠实验:他把基因资质一致的白鼠分成三组,第一组放铁笼作为参照组,第二组养在光线昏暗、三面不透明的笼子里(“贫乏环境”组);第三组养在一只大而宽敞的笼子里,里面光线充足、设备齐全,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桥等各种“玩具”(“丰富环境“组)。
几个月后,丰富环境组的白鼠机灵好动,贫乏环境组的白鼠却呆滞老实。白鼠大脑被解剖后发现,前者的大脑皮层在厚度、蛋白质含量、细胞大小等方面都比其他两组有优势。
虽然人类不是小白鼠,但生物学家推理:即使资质一样的孩子,在不一样的养成环境里,大脑发育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的观点是:只要条件允许,不管孩子是七八个月,一两岁,或者三四五六岁,都可以带着去旅游。
孩子几岁都适合带出去旅游。
不用担心孩子“年纪太小,什么都记不住”,以为去了也白去。换个地方让孩子感知到周边环境的变化,那份影响可能不会立刻显现,但一定会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有价值。
刚才翻微博,看到上海80后女作家毛利老师正带吃奶的女儿在昆明。她读小学的儿子艾文去了夏令营,没有和他们同行,艾文也是一两岁就跟爸爸妈妈去欧洲,四处旅游。

她的两个孩子,哥哥艾文和妹妹,从小就坐飞机,跟着父母看世界,长大以后,跟那些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土地的人,世界观大概是有差别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才能识广,肯定的。
毛利老师发微博很勤奋,下一条就说“出来玩跟待在家怎么一样呢?天空就不一样啊。”
配图是全职爸爸小陈抱着妹妹。
跟上海家里不一样的空气,蓝天白云和绿地,妹妹应该能感知得到。多年以后,看妈妈的照片和文字记录,或许能记起2021年夏日的某一天,跟父母同游过昆明,也说不定呢。

出去旅游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父母的工作或生活需求。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孩子小的时候,旅游是自己的事,孩子是陪伴。当孩子再大一点,有了自己的需求,才变成“带孩子旅游”。
不同年龄段,带孩子旅游的目的和目的地肯定不一样。
3岁之前的孩子,主要靠感知、体验感知世界。带3岁以下的孩子出游,可能只是陪他玩耍就好,可在海边挖一天沙,可在游乐园坐完旋转木马荡秋千,也可以在动物园海洋馆留连一整天。
五六岁的孩子带去故宫可能太早了,七八九十岁也不见得他对历史和文物感兴趣。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爱好设计旅游目的地。我个人觉得,只要经常带孩子出去看看,多见见世面,就一定有收获。
这个收获,有父母自己的,也有孩子身上的。
带孩子旅游吧。说走就走,别想那么多。
据说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旅途中那些难得的体验和经历,会成为记忆和回忆,成为孩子知识体系、认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不经意间就会发出光,照亮在他成长的路上。
相关文章
观世界
见世面
看见生活中的美好
见多,才能识广
“你还在这里,从不曾离去”
有些视野,一定要观过世界才会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