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回青岛。惦记着觉主喜欢吃兰山路上那家“码头烤牌店”的烤牌,就在夕阳快西下、一天的暑气快消散时去了。
骑着小曦同学读初中时的小红自行车,车把上还挂着学校的名号。
说起来,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也快四十年了。
沿沂蒙路向南骑行,右拐进兰山路,看到两旁的店面有点陌生。只不过骑了几十米,看到我以前经常买豆腐的“谢老五”,明白发生了什么——
沿街的店招全部统一了。
统一的店招高度,统一的砖红底色,统一的金色字体,统一的加了装饰边框。
这是我熟悉的兰山路,路边的起名社、煎饼铺、水果店等等,都是我熟悉的。又好像是一条陌生的路,陌生到我恍惚起来,不过离开临沂一个多月,咋旧貌就换了这新颜?
曾经我以为兰山路、砚池街是临沂最具文化气息的所在。夏日,走进这两条平行的街道的绿荫里,就能让人联想到古琅琊,想到沂州府。
只因这两条路上有羲之故居,有孔庙,有天主教堂。还有老三中,老教育学院,老教委……
如果在某个深夜走近兰山路,我似乎还能听到一声吆喝声从里面的小巷口传来:熟梨呀——嘿!
那一声底气十足的吆喝声,来自岁月深处,来自王记熟梨创始人。后来他的衣钵被子女继承了,我曾见王老先生在人民广场拿一只大笔在地砖上写书法,白衣白发,白髯飘飘,颇有点仙风道骨了。
兰山路承载了我个人的很多记忆。今天我才想起,我妈刚退休时曾在那条路上跟几个同事开过婚姻介绍所,有一搭没一搭的,好像也没介绍成功过几对。
当年婚介所的位置,大概就在谢老五豆腐坊附近,难怪我对那地方情有独钟。每次回临沂,一定会去买他家的豆腐。
说起来,兰山路上的一个个店招标识,也承载了很多人的情感记忆和回忆吧。
我问煎饼店老板店招什么时候换的,她想了一下,说有二十多天了吧。我问收不收钱?她说免费。我问为什么换?说统一形象好看,创城。
可是,可是。
这样的统一,这样的无差别的统一的没有个性的店招,真的好吗?
煎饼店跟理发店一样,书店跟鲜肉店一样,茶社跟炒鸡店一样,花店跟糕点店一样……
不禁担心起南边的砚池街,我问烤牌店的小伙,那边是不是也统一了?他说“好像没有。”
花六块钱买了六个烤牌。不放心砚池街似的,想要赶快去那条路看一看。
我知道有几条小巷子能通向砚池街,骑着我的小红车,七拐八扭两三分钟就到了。迎面看到三个店招,松了一口气——还好,砚池街没有被这样统一(tu tan)。
最右边的“笔魁阁”,由龙岩题写,我知道他曾是书法家协会主席,不知现在还是不是。有次参加一个活动,还请他给我写过一个“雲”字,后来曾装裱了挂在以前的家里。
看到龙主席写的店招,莫名有点亲切。
可见店招也能引起回忆,虽然那回忆和记忆非常个人。可是,兰山路上被统一的店招,能令生活在这里的人想到什么?
我还曾在砚池跟郝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的国画,看到“兴起书画”的店招,也想起第一次沿着这条路找画室的情景。那四个字招牌,是郝老师的书法,跟他在画作上的落款一模一样,这才叫风格和特色。
店招对商家来说,是形象和身份的象征,参差百态方显商业本色,五花八门参差不齐更符合大众显审美和生活情趣。
怎一个统一了得?
是谁以为统一设计的那个店招方案就是好的OK的,就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审美水平?创城的需要吗?梁静茹给的勇气吗?
即便不效仿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不可以借鉴过国内其它旅游热点城市的做法?
城市治理是必要的,但店招的单一化,好像只能让人看到管理的简单粗暴,懒政的一种。
砚池街上有羲之故居。故居南门在羲之路,北门在兰山路。
作为羲之故里,书法之乡,兰山路上的店招已经统一成电脑字体了,砚池街的笔墨纸砚店装裱店画廊等等,但愿能保持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和设计特色吧。
兰山路上除了个别连锁药店,已基本统一了店招,请相关部门放过砚池街吧。
相关文章
缓扫落叶,有什么意义呢?
哪里能看花?
木心:“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