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饼


‍‍
回青岛那天,走的莒县,恰好到了饭点。
多年前在一家名为“世起”的羊肉馆吃过饭,便念念不忘。
有人勿忘在莒,有人不忘在莒的羊肉汤,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锅饼。
其实,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倒不是那家的羊肉汤有多美味,而是他家切锅饼的方式,用的是——铡刀。
就是过去农村喂牲口把草切切碎的那种铡刀,我小时候见过,只不过小了一号罢了。
切锅饼的大姐特别豪爽,见我拍照,特别摆了个刀起的姿式,冲着镜头露出了令我至今难忘的笑容,还问我拍好了吗,不行再拍。
那次是和父母一起去的,到浮来山看完银杏树,下山后说找个地方吃饭,就去了世起羊肉。忘了是在浮来山,还是去了县城。
我爸牙不太好,吃羊肉、啃锅饼,其实都免为其难。吃完饭出来,他跟看车的老人闲聊,说这里生意真好啊,那人自豪地说:“每天往锅里赶一群羊。”
多壮观。一群羊。
后来又去过一次,不是同一家店,也许是总店,也许是分店。发现锅饼不是现场有人用铡刀现切的了,而是提前切好了随便放在一个大叵罗里,供客人自行取用,食之。
我立刻就觉得有点遗憾,怎么可以?
这也可以?
羊肉汤对锅饼,锅饼对铡刀,不是像云对月,雨对风,晚照对晴空一样自然,像是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一样而然……怎么可以不用铡刀了?
好像是一种古老的仪式被废止,我很失落。也许我意不在羊肉汤,意在锅饼。其实我意也不在锅饼,哪怕它是免费的,我也吃不了几块。
这次去的不是“世起”。有当地人带觉主去过另一个品牌的羊肉馆,说比世起好,汤白味浓,“你要相信当地人的推荐”。
那家店的规模、装修、人气,远不及“世起”,我居然连店名都没记住。但是,一进去我发现了,他们家切锅饼的工具,是——铡刀。
赫然摆在台面上。威武雄壮。
这才对路嘛。这才正宗呀。
用铡刀,才是对锅饼最起码的尊重啊。
我知道他们的锅饼也是单卖的。吃完饭,又打包了一个大锅饼。
眼看着店家给用铡刀切成四半,不,是斩成四半。特别的心满意足。
其实,家里还有一大块我妹妹在莒南老家带回来的锅饼。
莒县锅饼跟莒南锅饼还是有差别的。莒县的锅饼,比较薄,不分层,更有韧劲有嚼劲儿;莒南的锅饼,很厚,叫千层饼也不为过,两层硬壳中间的夹层,很绵软,吃起来像馒头。
莒县的锅饼,形态跟沂南的很像。以前每次去沂南泡温泉,经过张庄镇,都会在镇上买个锅饼回家。而莒南的锅饼跟费县的差不多,我在方城也买过同样的锅饼。
隐约记得做锅饼不叫烙饼,而是叫做“打锅饼”。可见,打锅饼是个很累人的活儿。
说起来,山东人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的。除了馒头煎饼,饼类也是花样繁多。潍坊的杠子头,莱芜的烧饼,枣庄的吊炉烧饼等等。我在网上见到潍坊杠子头和莱芜烧饼都有在售,锅饼个头实在太大了,不适合网上卖。
也许,喜欢吃锅饼的年轻人,大概也不多。特别是在提倡“戒碳水”的当下。也许,我并不是多么爱吃锅饼,只因锅饼有老家味道。
中秋回来的这些天,一直在消耗那几块锅饼。吃法,无非是烩饼,炒饼,或切小块放空气炸锅里(用烤箱也可以)复烤一下。
搬来西海岸我就发现了,长江路理工大学老校区对面有一家“莒县世起羊肉”,不知那里切锅饼,是不是用的铡刀。哪天,去看一下。
附:炒饼
配菜:时蔬如胡萝卜芸豆豆角包菜均可;
锅饼一块,切片;
油锅烧热,正常炒菜,将熟时把锅饼倒入翻炒加热均匀,即可出锅。



我用平底锅,直接上桌

相关文章
“毋忘在莒”
味蕾记得茴香苗 | 深夜厨房
“原来厨房里这么热啊……”
愿你能叫外卖,也能挽袖剪花枝洗手做羹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