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不知道服务水平​的差距和高低



元旦回家觉主做了两件“大事”。
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是“大事”。对我们来说是小事一桩。
一件是把我家的固定电话办了移机,移到了公婆家。
他们家本来是有座机的,老两口也不知怎么想的,也许是为了省钱,也许是觉得有手机,固话没必要保留了。
去年的一天,我打电话回家,晚饭过后老年人会雷打不动地看新闻联播听天气预报,他们不可能不在家,但家里电话就是没人接。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手机也不通,越打不通越着急,就有很多不好的联想。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打通了婆婆的手机,才知道他们把座机给报停了。
为什么不要座机?
俺用不着。
一个月才几块钱话费而已?
不用你们管。
……
儿女都不在家,只有手机怎么行?都七老八十的人了。
万一有什么事呢?万一呢?
万一摔倒了呢?晕倒了呢?需要打紧急电话怎么办?手机是婆婆的,万一婆婆不在家,有紧急事件呢?何况,公公连手机都不会用。
年轻人家里可以不要座机,但老年人家里,没有座机怎么行?
有时候,真是为老年人的固执和认知头疼。是差钱吗?不差钱。
终于还是我想了个办法,说把我们家座机移机吧。反正我们不常在家,电话闲着,移机也不影响宽带使用。
最重要的,是不需要他们花钱。
移过去了。
顺便吐槽一下移机服务。没有对比,就不知道服务水平的差距和高低。
上门移机的工作人员是不会穿鞋套的,移机后是不会把电话线给规整好的,地上的线头是不会给清理的,哪怕客户是老年人,也给留下一地的毛包。当然,移机后也是没有客户回访的。
强烈感受到国企、大企业的NB轰轰症经久不衰。
另一件,是给父母家的热水器换了镁棒。镁棒是电热水器里唯一的耗材,“也叫阳极镁块,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金属内胆腐蚀,而且还能软化水质。”
我爸对电器的使用还是有常识的,他知道电热水器用久了需要清理,检修。自己去当年购买热水器的家电商场咨询,问能不能派人去维修,且去了两三趟。
被告知,都用了十多年了,热水器没有修的价值,直接换台新的。
我爸内心忐忑。换吧,虽然热水器买了十多年了,但家里还有太阳能,每年用不了几次,好像没必要换;不换吧,又觉得都十多年了,怕电器件老化,不安全。
我说在网上下单给买台新的,他说等等,先用着,又不是不能用。
元旦家庭聚餐,觉主知道了电热水器的事,打电话给海尔客服,申请上门检修。
服务好不好是有对比的。我说的“没有对比,就不知道服务水平的差距和高低”,就是跟海尔比。海尔客服穿工装,进门就换上了一次性鞋套,虽然我妈一个劲儿地说“不用换啊”,人家还是按服务要求穿上了自备的鞋套。
检修结果是热水器内很干净,内胆没有结水垢,镁棒只腐蚀了一点点,在换与不换之间,鉴于年代久远,选择了换。连上门费合计收了80元。
皆大欢喜。
次日接到海尔客户回访,问服务是否满意,问收了多少费用,等等。
都给了好评。
我以前在公司编写过客服标准作业流程(SOP),知道人家的客服体系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且被严格地执行着。
感想是什么呢?是那个商场的工作人员、客服,针对老年人的咨询,仍然只是想着“卖货”,多卖台电热水器,不是想着帮客户解决问题。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可能不知道、也不知如何找品牌厂家的售后,以为售后仍然由商场负责。如果有点服务精神,有点同理心,可不可以这样——
“老人家,要不我给您个电话,您打XX品牌厂家的电话,让他们上门给看一下……如果需要换新,您再来买台新的。”可不可以这样?
或者说:我帮您打XX品牌售后问一下,让他们去检修一下……”
毕竟我也在营销类企业呆过多年,销售人员想“卖货”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卖相真的需要好看一点。
我爸去了几趟,真以为那台电热水器没办法,人家不会给上门检修。觉主打电话给海尔时,他还在旁边说“我都问了,人家不给修。”
他不知道,售后服务的另一个通道,是品牌厂家。
其实很多电器品牌是可以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提报维修的,只是老年人不会使用罢了。
现如今经常能听到一个词“老龄化社会”。我就想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商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没有考虑到为老年人群的服务如何升级?
社会群体、商业群体中的个人,当遇到老年顾客时,可不可以想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等的古训?
还是,从我做起。
相关文章
老年人的固执,自有道理
不是4S店服务不好,是你的车不够好……
有常识,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知道一家店……应该有怎样的服务
老年话题
养老院
今天我们怎么做“老人”?
对不起,我只尊重值得尊重的老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