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傅首尔在一档节目中提到,她最近的一次不开心,是“发现在朋友圈被儿子屏蔽”。这让对亲子关系一贯自信的她感到震惊和不解。
她儿子过生日时,发了条朋友圈,感谢了陪伴自己的同学朋友。他屏蔽了父母,但是没屏蔽傅首尔的朋友,所以她知道儿子发朋友圈的内容。傅首尔的第一反应是“难道我不值得你感谢吗?”感觉作为母亲,被摧毁了某一部分的自信。
一起参加节目的其他嘉宾,好像有位还是心理学家,说可能是她儿子处于青春叛逆期了,很正常。
然后,看到有个问题:你的朋友圈会屏蔽自己的父母吗?
我女儿高中、预科时是屏蔽我的。我觉得这对我很不“公平”:哦,我管你吃,管你穿,给你钱花,养你长这么大,你朋友圈对别人开放,却对你爹妈关闭?
给你能的。
你屏蔽我,我就拉黑你吧。
然后,我真的把她拉黑了。
后来,又加回好友。
她也说:算了,对你开放吧。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装作没听见。
现在,她人在七千公里之外,我经常会翻她朋友圈。难免疑惑:你怎么还不更新?
上一条微信还是春节前跟同学去丹麦旅游拍的照片。
她说:谁跟你似的,一天发七八条。
可能是太忙了,经常写论文。咱也不懂国外的教育,大概就是以考代学,以写论文代学。
也不是没想过:她是不是发了什么内容,把我给屏蔽了?
若是她屏蔽我,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会被屏蔽?
是不是看到她的微信,就会指出:你发的这条不合适,那条不妥当,甚至要求、命令“你赶紧(给我)删了”。
甚至,她换个微信头像,你也看不顺眼:怎么又换头像了?为什么换来换去的?不如上个头像好看,跟个鬼似的。
……
总之,把眼长孩子身上,怎么看都不顺眼,要求孩子跟自己一样,符合自己的审美和情趣。
话说,咱的审美和情趣就符合大众吗?
能不能允许孩子跟自己不一样?
如果孩子跟你一样,ta能达到什么高度?你是比尔盖茨还是马斯克还是谁谁谁?……我这样反省自己。
所以,现在,她屏不屏蔽我,都不重要。
我把问题聚焦在自己身上。
别说她。
我的朋友圈对父母也是屏蔽的。
我妈不会玩微信,我爸有微信。
他若是看到我朋友圈五花八门的内容,又是晒早餐又是发碎片化阅读内容,又是自己写的文章,肯定会“指出”这这那那的。说你发那个做什么?你这篇文章写得不行,那个标题能不能改改?
上次我写了篇《该死的垃圾桶》,他不知在哪看到的,就说这个标题不行。
他不知道有本小说叫《狗日的粮食》,我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这部小说,还想到了《这该死的足球》。
我跟两个妹妹都说过,你们别给我的公众号文章点在看,就是以免被我爸看到。
我不希望他看我写的文章。有几次,我甚至想,干脆不写了。那几次,都是因为他对我的文章作出了指指和点点。
太能挑刺了,在他那里,得到的批评永远比赞美多。实在是一种很大的压力。
真的别怪孩子屏蔽你。
你看,我都年过半百了,还不得不屏蔽父母。
就别说更小的孩子了。
所有被屏蔽的父母,都需要反思:为什么孩子会屏蔽我?
而不是指责孩子,为什么你要屏蔽父母?
如果家庭关系中,营造出的氛围是轻松快乐,充满幸福和爱,交流通畅而非家长意志,你做任何事只要不出格都被允许……ta巴不得你来看我的朋友圈,给我点赞。
我昨天恶狠狠地跟觉主发了一通飙,用力过度,伤了一天神。
睡了一下午觉,忽然就想起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
他小时候经历的,我听说的。
他是个左撇子。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左力手。
现在的家长都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事了,也不会去特别纠正。甚至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是左撇子,还很高兴,说明他右边的大脑比较发达,可以着重培养某一方面的特质。说不定还是个天才。
但上个世纪的父母,很多会用打骂的方式纠正。
他因为用左手吃饭,从小挨了不知多少打。
硬给揍过来了。
学会了用右手吃饭,右手写字。
另一个结果是,他说话开始结巴。直到现在,偶尔还会有结巴的迹象,一个字,说好几遍才能说出一串长句子。
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他有时特别话痨。说不好,还说不少。
为什么结巴?
因为左撇子,挨打,不自信,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羞愧。
因为父母不能接受孩子跟别人、跟自己不一样。
别人都用右手,为什么你要用左手?
别人都——
那左撇子彻底纠正过来了吗?
也没有。左右手开工。
直到现在,他很多时候仍用左手吃饭,左手使扳手锤子等工具,连切菜都用左手。
我小学时候,班里有个叫周钢的同学,还记得他家住铁合金厂。这可能是他名字的由来吧。
我记得他,是因为他也是个左撇子,写字用左手。
班主任老师经常提醒他:用右手。
有时,一个粉笔头扔过去。
他很内向。
所以,后来我在好几部国外电影中看到,有人就是用左手写字的,写得还特别流畅,就会生出很多的感慨,也知道了什么是尊重天性。
父母有父母的修行。
做父母的应该知道:即便为人父母,吃过很多盐,走过很多桥,某些方面的认知,也是有局限的。
父母要知道,自己认知的有限。
孩子接受了教育,甚至比已经接受过了高等的教育,读了更多的书,见过了更大的世界,ta的价值观、世界观可能早已超越了你的层次。而你,仍然用自己的方式来训导孩子,就是一种枷锁,和误导。
有的父母连县城省城都没去过几次,连护照都没有从来也没出过国,如果只看新闻从不读书看报也不会上网,如果也从来没挣到过钱……为什么还要孩子跟自己一样?
生命的河流奔流不息,下一代肯定会继承和遗传更好的基因,把生命传承下去。
要相信孩子,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
孩子才能挣脱命运的束缚,有更多的创造,获得更大的成长。
要允许孩子跟自己不一样。
也
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允许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父母能轻松快乐,孩子才能获得更多的轻松快乐,走向成功满足。
欢迎转发分享。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
孩子几岁适合带出去旅游?
孩子其实是很容易被养成巨婴的,包括——我
现在的孩子真的比我们童年时更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