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对潍坊的好感始于儿时。
那时,我父亲所在的部队每年都要野营拉练。也许是夏天,也许是在秋天,反正是有毛蛤蜊的季节。我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孩,不知道拉练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有几年野营拉练结束,解放牌大卡车会拉萝卜拉蛤蜊回来,部队家属院每户人家都能分到一大堆一大盆。
在没见过大海的时代,我以为潍坊是海边的城市,且遥不可及。
潍坊,在我的记忆里,跟拉练,跟毛蛤,跟大海,跟萝卜有关,还跟一本现代汉语小词典联系在一起。
读初一那年,我爸爸送给我一本比小学生的新华字典大了一圈的词典。硬壳的封面上,他用钢笔写着:潍坊新华书店。某年某月某日。
那本小词典伴随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至今还放在我家书架上。
我到过潍坊很多次,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倒是记得第一次来潍坊是出差,我专门坐了一回公交车,得出的结论是:潍坊很干净,有大城市的风范,潍坊人文明程度比较高。
我以为,要想了解一个城市,一定要坐坐那里的公交车,一定要逛逛那里的菜市场。
后来到潍坊,出过差,访过友,去年还是前年,还应前同事之邀到他们公司做过分享。这次,只为了逛吃逛吃。
起因是前几天读到萧秋水的文章,《阔别三十多年的潍坊,仍然是让我热爱的乡土》。萧秋水是曲阜人,毕业于青岛大学,现生活在深圳。在网上,她是“知识管理者”,“幸福生活家”,惯用的头像是东方不败,人称“教主”。
“教主”文中提到的潍坊美食和十笏园,成功地唤起我“想去潍坊了”的念想。
恰好我家“觉主”出差,我搭他的顺风车旧地重游。
2
潍坊美食。
从青岛开车到潍坊两个多小时。中午我们没吃饭,说到潍坊再吃,觉主言之凿凿“酒店旁边就有条美食街”。美食街有,我心心念念的“朝天锅”、“肉火烧”、“和乐面”没有。
让我说潍坊代表性的小吃,也就这三样。来潍坊多次,这三样肯定是都吃过,跟当时的同事一起。
也许这种店都隐在居民区,百姓日常生活的地方吧,并不在明显针对外地人和游客的“美食街”的范畴。
依我出游的经验,想找某一地的特色小吃,要么“按图索骥”,在小红书、手机地图或美团上找美食小吃;要么就问当地人,出租车司机、酒店前台、路人甲乙丙。
我的经验没用上,信觉主,沿奎文门美食街走到奎文门,又走完一条商业街,到潍坊的第一餐吃的是——阿香米线。
晚上我一个人出去闲逛。把白天走的路又走一遍,感受到了潍坊浓浓的商业氛围,仿佛完全没受疫情影响的热闹,也没有此起彼伏的“进店扫码”的聒噪。
天上是十五的月亮,地下是潍坊文化地标奎文门。我沿着青石板路,穿过城门,走过白浪河,无意听到桥上算命先生对他的顾客讲的卦辞,身后的城恍若都是月光下的梦境。
逛了一大圈回酒店,赫然发现其实就在奎文路,算是美食街的延长线,不仅有潍坊菜馆,还有两家几乎相邻的朝天锅。看上去都很好吃的样子。
次日在酒店吃自助早餐。虽有火烧,但不见制作过程,总觉得少了烟火气。
说到火烧,总是会想起三十多年前,济南振兴街,学校对面的烧饼铺。因为要等,曾目睹过烧饼制作的全过程,是把成型的饼坯放到铁制的烧烤架上,推进炉膛烘烤。
新出炉的烧饼,散发着肉香,麦香。我现在才想到,同学们念念不忘的振兴街烧饼,其实是潍坊烧饼的正宗做法。
今天游十笏园出来,路过一家烧饼店,我特意进去瞧了一眼。只是拍了几张照片。
早饭吃得有点饱,不然,定会买个卞家肉火烧,一路走一路吃。反正,也不会遇到熟人。若是遇到,也不会尴尬,正好问问哪家的朝天锅哪家的和乐面比较正宗。
酒店自助餐火烧配粥
走走逛逛到中午,决定找家朝天锅吃一下。
搜了地图上的“周边”,找到一家,显示只几百米,在郭宅街。不大的店面,吃饭的人还挺多。只一个小伙子打理店面,又卷饼,又收拾桌子,看着很干净利索的样子。
据资料:朝天锅起源于清代中期,产生于潍县大集之上。潍县大集乃山东第一大集,号称有“十万之众”,人多吃饭就成了问题,朝天锅应运而生。最早的名字叫杂碎锅子,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还叫杂碎锅子。
我今天还在想,“朝天锅”这名字,挺霸气。大路朝天,一锅煮天下。等等。
也是今天才知道,潍坊朝天锅与北京的锅烧饼(即杂碎烩火烧)、西安的葫芦头(即杂碎烩饼)、长沙的火宫殿(即杂碎汤加辣椒)等都是异曲同工的中华饮食文化 。
在山东十七地市地市代表菜评选活动中,朝天锅是潍坊菜的代言。
我点了一个“正宗”,本来还好奇“哑巴辣椒”,忍住了。汤和咸菜都是免费。一顿午餐,13块钱,很亲民的价格。
出来才留意店前的幌子。幌子不好听,就是旧时店铺门外的招牌,标志物,酒旗。上书“挣钱不易来我家,好吃不贵来我家”。
这个,有点古早的风味了。特别是“潍县”二字。
潍县,潍州都是潍坊的古称,别称是——鸢都。想起来了,难怪潍坊有大城市的风范,是因为这里曾经每年都举办国际风筝节。
曾经。至少是疫情之前吧。
和乐,这次来我还没吃到。
当然以前在潍坊是吃过的,所以有人问“和乐”“鸡鸭和乐”是什么,我也能说出个“所以然”。
和乐,就是面条。鸡鸭和乐,就是以鸡鸭肉为主的一种卤面条。
百度词条上说,“潍坊鸡鸭和乐(DFLE)是以鸡肉鸭肉为原料制作的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山东名小吃”。
笑死我了,不是词条可笑,是同时看到以吃面食为主的陕西、山西、山东出现在一起。很可乐。
关于和乐,有个传说。
老潍县城内有户商人,小有名气。商人的几个儿子结婚后,不团结,经常为争夺财物闹得不可开交。商人无奈,打算分家。分家前,全家吃了顿团圆饭,他精心准备了一顿面食。
家人不知何物,商人说:这是和乐。希望你们兄弟、妯娌之间,互帮互助,合家欢乐。儿子儿媳听了,非常惭愧,和好如初。
家和万事兴。和和美美,快快乐乐。
来潍坊,记得品尝“三大名小吃”之一的“鸡鸭和乐”。
网图,很好吃的样子
3
十笏园值得一游。
我上次去,忘了是哪一年,至少是十年前了吧,十笏园正在修缮,游客免进。只在园外打量了一眼。悻悻而归的意思也就懂了。
潍坊有个本地调味品品牌,好像就叫十笏园。这个笏字,并非常用字。在古时候,手拿笏板之人,意味着体制内,高官。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中国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文武大臣朝见君王,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就是记事本。
临沂的面食“烤牌”,其实是是“朝牌”,类似笏板。老百姓无缘面见圣上,做个朝牌举着,吃在嘴里,假装一下。
是不是也说明,历朝历代,宇宙的尽头都是体制?
关于笏,历史上最牛的当属郭子仪。这位汾阳王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前往祝寿,因皆在朝廷当官,笏板扔了一床。是谓“满床笏”。
十笏园,又叫“丁家花园”。清光绪年间,丁善宝购下明代刑部郎中胡邦依的故居,改建为私人花园。
为什么叫十笏园?
今天看简介才知道园主人在《十笏园记》中说:“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也。”意思是“以十块笏板形容庭院之小”。
总面积10400平方叫小?真是谦虚。我们现在住的商品房,大多百多平方,简直一笏也不值啊!不过一个水泥格子,哪值得掏空几个钱包?押上大半生的积蓄?
我站在十笏园看园林简介,难免生出些感想。就像在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难免感叹“这才叫别墅”。
是典型的北方园林。显然园主人是成功人士,见过世面。楼台亭榭,假山轩窗,依稀能看到南方园林的元素和巧思。我留意到每个院子里的树都不尽相同,柿树,合欢,榆树,核桃……
砚香楼前的柿子树据说有一百多年了。正是柿子红了的深秋,树上的柿子会掉落下来,树干上挂着温馨提示牌,意思是勿在树下逗留,小心柿子掉落。地上,显然有柿子摔在地上成为一滩柿浆水,被打扫过的痕迹。
在春雨楼前站定,才晓得原来是86版《西游记》的拍摄地之一。猪八戒娶媳妇一场,高老庄高小姐推开的就是二楼的窗。一楼墙上有个视频,循环播放那一段场景。
游园期间,不时传来听不懂的戏曲声。近了,才晓得里面有个戏社,一群中老年人在吹拉弹唱,应该是地方戏吧,把十笏园的地方特色烘托了出来。
十笏园可以是了解潍坊的一个窗口。
园里房间内的布置配饰,砸铜、扎风筝、刻章拓片等文创项目的纳入,显然是经过精心安排和设计,能让游客一窥老潍县的传统文化和民俗。
长者房间
炕
丁善宝塑像
潍坊传统年画
远看是锅其实是油灯
我买的是通票,十笏园加关帝庙孔融祠。出十笏园前行百米即是,收获是:了解了关帝封神的历史,读到了除了孔融让梨之外的几个小故事。
下午还去了郑板桥纪念馆,风筝博物馆。
全天步行。才叫真正的逛。
潍坊记有点长了。待续。
夜幕下的奎文门
十五的月亮
这是白浪河吗
推荐阅读
“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
无知的游历:青州记之井塘古村
无知的游历:青州记
无知的游历:镇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