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里写了一句,“我才是被教育的那个”,没有展开。这个话题,需要单独写一篇。
小曦同学小时候,我经常出差。一出差,就把她放到奶奶家。她基本上是爷爷奶奶看大的。
我们两家住同一小区同一栋楼,不同的单元。那时,叔叔一家三口也住在奶奶家。叔叔家有个小她一岁多的妹妹。
家有两个同龄的女孩,大多数时候能玩在一起,偶尔也会争东西。我那时候,如果买零食买玩具,通常都会买双份,一份是小曦的,一份是小妹妹的。
有次,在超市买东西结完账,顺手拿了收银台边上摆放的棒棒糖还是巧克力,特意选了两种不同口味的。一人一个。
回到家,两小儿争抢:“我要这个”,“我也要这个”。好像是小曦先选的,抢先拿在手里,宣布了拥有权。
我不谙小孩心理:看人家要什么,我也要。自己平时根本不稀罕、不玩的玩具,别人一拿,便成了好的,去抢回来。
小妹妹也要她手里的那个。
这时候,我肯定要管自己家小孩。便对小曦说:你让给妹妹吧。你要(我手里的)这个。这不都一样吗?
她也倔:不一样,我就要这个。
我:你是姐姐,小妹妹比你小。你应该让着小妹妹。
她:我偏不。
我:你忘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了?你不应该让着小妹妹吗?
当时说话,肯定不会像此刻写文字这般和颜悦色,肯定是面露愠色,声音传递出严厉: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还跟小妹妹争东西……
她:我就不!
然后她就说出了这句令我醍醐灌顶至今的话:她永远比我小,那我要永远让着她吗?
带着哭音。
我当时,有点惊呆了。觉得她质问我的——对啊。有道理啊。好会讲理啊。
那天的事怎么收场的我忘了。我没再强烈要求她让给小妹妹,或者把东西从她手里夺过来……真是庆幸当时没那么做。
好像是爷爷还是奶奶提醒了我一下,“以后买什么东西要紧买一样的。省得两个小孩争。”这是经验之谈了。然后,爷爷赶紧跑到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了一模一样的。
我之前,从来没质疑过“孔融让梨”的正确。自从五六岁的小曦同学说出:“她永远比我小,我要永远让着她吗?”
我就怀疑起了孔融让梨的这一“美德”教育的价值。
孔融让梨是出于自愿。但以他为标杆,让孩子都向他学习,是不是就变成了虚伪?是不是一种对小孩子的“道德绑架”?都主动拿小的,大的给谁了?
这个故事本身,是不是就代表着一种权谋和心机?忽略了普通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如果三国时代的这种“好品德”对后世之人有影响,为什么今天的社会仍然存在普遍的道德败坏?
也可能,小曦同学很多次被这样要求过了。来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叔叔婶婶的说教: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要孔融让梨……你看人家的孩子,“融三岁,能让梨”。
小孩子都知道孔融的故事,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会让。让了,就能获得夸奖和表扬,甚至能得到比小梨子更大的利益,被夸“真懂事”。
她不想服从这种说教。反过来“教育”大人:她永远比我小,我要永远让着她吗?凭什么?
我觉得自己被教育了。
她才是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就知道这样讲理。我也真是服气。
后来听到一堂亲子课。课后,有个刚生了二宝的妈妈咨询培训老师,她的问题是:自从有了二宝,大宝就很难管,感觉事事都跟大人对着干,该怎么办?
培训师的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意是说:家有二宝,且年龄相差比较小,是因为大宝原来独享父母的爱,有了弟弟妹妹,父母的专注力会转移一部分,ta会感觉那份爱被夺走了。
ta的“叛逆”、“对着干”是为了提醒父母——还有我。
如果大的那个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对ta的重视,就会和父母一起爱这个“多余的”弟弟妹妹,甚至会成为照顾者的角色。
有了二宝的家庭,要怎么做才比较好呢?
要让大的孩子感受到父母更特别的重视。买了东西,让大的先挑选;有什么好东西,让ta先选。为什么?因为ta先于弟弟妹妹来到这个家里,更有资格。
甚至,家里的某些事情,让ta作主,比如弟弟妹妹的命名权……总之,让他感受到更多的爱,他会自然而然地把在父母那里得到的爱,转而投射到对弟弟妹妹身上,甚至会主动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虽然老师没讲,但是我领悟到:不能把“孔融让梨”挂在嘴上,不能以“要谦让、要懂事”来要求、绑架孩子。
至于谦逊礼让的品质,孩子会通过别的经历和事情学习到。
潍坊十笏园旁边有个关帝庙,关帝㾄旁边是孔融祠。我上次去潍坊才知道,孔融在潍坊做过官,任北海相,北海就是现在的昌邑,“后兼领青州刺史”,在任六年。
之前从未把孔融跟孔子联系在一起,这次知道他是曲阜人。孔子是孔融的二十世祖。
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处死,并株连全家,时年五十六岁。
在孔融祠墙壁上有几个小故事,除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四岁让梨”,“小时了了”,另外两个,引起了我的不适。
一个是哭坟不悴。说孔融任北海相时,看到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一点都不憔悴,他就把那人给杀了。
我:这——还有王法吗?看人不顺眼就给杀了?还是现在好啊,法制社会。
另一个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死后,曹操本没打算杀他的一儿一女,但他七岁女儿说的话,是自己在找死啊。
我:教育出这样的儿女,跟海瑞有得一比。果然道德模范的家人没有好日子过。爹被杀了,不应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不应该长大成人替父报仇吗?
后来我在《懂懂学历史》里读到一句话:史书里的典故,当文化去研究,莫拿现代思维去抬杠。
也就释然了。
推荐阅读
潍坊记
无知的游历:潍坊补记
无知的游历:青州记
无知的游历:青州记之井塘古村
每个小孩都是来报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