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位教育博主的帖子,他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任何“标签性”的评价都不要有,特别是负面的,更不要说出来。
他举出的标签包括:多动症,自闭症,厌学,情商低,智商差,学渣,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话,不合群,笨,反应慢,长得丑,太瘦,个子矮,数学渣,英语渣,语文渣,作文渣,没规矩,习惯不好,不招人待见,不会处理同学关系,怕输,畏难,不思进取,不自觉,不积极,磨蹭拖拉……等等。
很认同。
想起一个大姐。她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小就是学霸,理科更是突出,高中当年好像是保送的,市内两所重点高中争着要的那种,其中一所高中还提出给免三年学费。相较之下,二儿子就没那么突出,特别是有哥哥的光环,完全看不到他的闪亮。数学题不会做,妈妈说了句:你怎么那么笨?真不愧是属猪的。
二儿子的属相是猪。
可能被这样数落不是一次两次了,家人也不以为然。好在二儿子是天生的乐观派,优点是有一副好脾气。
有次不知遇到什么事,类似的说辞再次重复。二儿子道:我就是猪,行了吧?!我就是笨呢,行了吧?!
同样的话,父母说出来和儿子自己重复,感觉是不同的。妈妈听了,心里一惊,毕竟也是个学习型的妈妈,意识到过往给儿子贴的“笨”、“猪”的标签,实在是对儿子的一种伤害。
两口子商量以后,郑重其事地跟二儿子谈话,细数儿子的各种优点,又道歉说不该拿属相嘲笑你,儿子你很棒,我们以你哥俩为荣,你哥哥很聪明,你肯定比他聪明……
醒觉了。
后来听说,那位大姐的二儿子也很争气,到初三就开窍了,一路开挂,考的大学据说比哥哥还好。
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一部台湾电影,《阳光普照》。影片中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是鲜明的对比。长子阿豪阳光充足,长得高大威猛,又是个学霸;二儿子阿和缺少阳光,矮小瘦弱。父亲阿文,爱长子恨小儿,甚至漠视二儿子的存在,对外人说他只有一个儿子。
悲剧的是,读高中的大儿子跳楼自杀,二儿子因为砍伤人进了少年辅育院。阿文讲二儿子的话我记不确切了,总之是对这个“问题小孩”,从来就没有一点点的认同吧。
语言和文字都是有力量的。一个人每天说出的话,经常说出的话,更是有无形的力量。
“你说出什么,就会吸引什么。”这大概一点儿也不会夸张。
日本画家竹久梦二也有句名言:总是挂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人总是很容易被自己说出的话所催眠。
给孩子贴标签,会让孩子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认定“我就是这样的人”。
为人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说打击他(她)、贬低(她)的话,无异于给孩子催眠。也就是当下所说的PUA吧。
岂不知,父母所说的那些贬低、打压、打击孩子的话,贴的标签,会让孩子受到不好的暗示,甚至不自觉地朝着它指向的方向发展——可能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力量感,甚至因为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自卑起来。需要用一生来修复那种无力、无助感。
反思自己——
是不是给孩子贴过什么标签?有没有经常说:挑食,馋,不是学数学(语文)的料儿,不爱动脑子,磨蹭,懒……若是把这些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做家长的可能就会发现,自己说的没错,孩子就是这样的。其实呢?可能正是因为身上长了父母的嘴,孩子才这样的。
是不是给自己贴过标签?记性差,情绪化,不会做饭,不爱看书……我不只听一个女性朋友讲过自己是“湿寒体质”,总觉得这也是一个“标签”。虽然我一到冬天也手脚冰凉,“骨头缝里冒寒气”,也从来不相信这种学说,可能就是不想把某种“体质”的标签贴在身上吧。
毕竟贴上标签,就很难撕掉的样子。而撕标签这种行为,本身也消耗能量。
是不是被别人贴过标签?我想起曾被贴过“情绪化”的标签,后来自己也认同了。再后来我终于把这个标签给甩掉了。用了好多年,好大的力气。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更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
做为成年人,要有识别各种标签的能力——别想把某些标签贴到我身上。
一旦在身份层面认同了某个“标签”,我们内在的意识、情绪,外在的行为、反应,可能就会下意识地向标签靠拢,从而证明这个标签是对的,会受到很多限制。
而人的一生,应该是生命不止,就有无限可能,怎能被一个或数个标签的设定而束缚住?
如果一定要贴,也请贴那些积极的、正向的、有激励作用的标签。比如:高端大气上档次,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人间富贵花……一类的。哪怕是彩虹屁,只要能让人欢喜,也是香的。
推荐阅读
总是挂在嘴上的,就是你的人生
“小镇做题家”就是很励志呀!
她是这个世界最优秀的情妇
心态制胜: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积极地活着
更多原创⬇️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