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说,“要有多么好的心情才能抵御十一月的阴雨天气”。
真是感同身受了。这两天的心情跟青岛的天气一样阴郁。
好在下午出来了“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一下子来了精神。马上给小曦发了微信。她决意要回家过春节,昨天刚买了中转的机票。
隔离政策由7+3改成了5+3,登机前核酸由两次变成一次,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已属宽松。虽然离“正常”还有一步之遥。
正常是什么样子?不会才三年就已经忘了吧。
至少是,不折腾。
本来我也是不赞成她回来的。还不接受教训吗?还没被隔离够吗?你省下机票钱省下隔离费用,找个没去过的国家旅个游不好吗?
你妈我想出去省玩现在都不敢,怕中招。你多好的机会……
后来又想:她愿意回来不是好事吗?说明这个家对她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为什么那么多人润出去?可能就是心里瓦凉瓦凉的了,感觉不到温暖了,对过好日子没信心了,也没有安全感了。吸引力和感召力都不够罢了。
疫情三年,回来两次,隔离四次,哭了两场。她说:这次无论如何也不会回临沂了。落地上海隔离五天,回青岛。
青岛,应该不会加码。
至少,在这里听不到“先扫码后进店”的聒噪,小区门口也没有保安把守,非得让你扫码才能出入。很多人大概已经忘了什么是正常。正常就是:自己花上百万甚至大几百万买的房子,想回家,不需要经过别人同意。
我发现有些人说话,很喜欢给别人添堵,给别人扫兴。也许他们自己意识不到。
其实,非蠢即坏。
今天“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出来,大家都很高兴,连股市收盘都表现出了上涨。发了条微博,偏偏就有人留言:别高兴的太早,等家里人都阳了就晚了……
这种人——我心里有一万匹草泥马飞腾而过。但是忍住了,没回复,把那条留言删了。
搭理这种人,会消耗自己的能量。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养。
虽然在网上没人知道他是不是一条狗,但扫别人的兴,甚至诅咒别人,就显示出是有爹妈生没爹妈养的德性了。
朋友说他有一个发现:那些防疫爱好者,那些以为做核酸就能保平安的人,基本上没出过国,基本上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基本上除了某手某音短视频从来不看其它平台上的资讯,基本上也不怎么读书,基本上还特别自信……当然,基本上也不怎么有钱。
我说,基本上,从此以后,会越来越好了吧?
但愿吧。
有好消息的周末,虽然是应该的,但人还没疯,就值得感谢自己。
推荐阅读
成人礼
核酸梦魇
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