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一家饭馆,想起那个地方以前是KTV,不知什么时候换了招牌,改成了饭馆。
也许是疫情期间娱乐场所关闭,生意难以继续;也许早就关了好多年,我不知道而已。
蓦然想起,我还有那里的会员卡。卡里应该还有一二百块钱。
一个这辈子都没去过几次KTV、基本上五音不全、不太在公众面前唱过歌的人,怎么会有KTV的会员卡?
当时的情形,应该是去搞活动(现在人称的“团建”),结账时前台说充值办卡有优惠,借着一股被音响轰炸过的热乎劲儿,以为自己以后还会经常光顾去练歌,就办了卡。
营销老师说过:客户不一定爱买便宜,但一定爱占便宜的感觉。
当时就是想买便宜、占便宜的。然而?
代价。
当年KTV还是挺火的,年轻人聚会、娱乐、社交的场所。我很羡慕那些歌唱得好的人。好的标准,是“跟原唱一样”。
曾听一个歌唱得很好的前辈讲过:去KTV唱歌,练三首足矣。找自己喜欢的三首歌,好好练,每次去就唱这三首。
这大概是“经验之谈”。
有几年我们经常一起参加活动,每次主持人邀请他上台唱歌,要么是《北国之春》,要么是《把根留住》,所谓的保留曲目。若有女士跟他一起男女声二重唱,必定是《夫妻双双把家还》。如果现场气氛活跃,掌声热烈,呼声不断“再来一个”,可能就唱《糊涂的爱》了。
在KTV点歌,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年龄了。
我那时候很喜欢的一首歌是《爱的代价》,张艾嘉版的。
MV拍得也好。是海边的风景,俊男靓女沙滩上追逐、嬉戏,还有滚床单的镜头,俩人滚在白色的床品里,白色的窗纱飘飞起来,不色情,更不猥琐……画面上满是爱情的美好味道。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像朵永不凋零的花……”
还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也是一个活动的场合,有个新同事唱了《爱的代价》。
她那时刚应聘到公司,平时不怎么说话,很内秀的样子。她一开口,我就惊呆了:唱得真好啊!
虽然那时还没听过原唱,但也能听得出来。关键是她唱得很动情。我离她比较近,看得到她眼里闪动的泪花。
“也许我偶尔还是会想他,
偶尔难免会惦记着他,
就当他是个老朋友啊,
也让我心疼 也让我牵挂……”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的那个晚上。这种直击心灵的歌词,但凡有过“初恋都是无花果”经历的人、爱而不得的人,都会有所触动吧?
后来熟了,知道那个同事刚刚结束了一场恋爱。
《爱的代价》,很容易让人有代入感。
“走吧 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吧 走吧 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走吧 走吧 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后来偶尔去KTV,或有别的需要来一首的机会,我也会唱《爱的代价》,唱的时候,总会有一种错觉:这歌,不是唱给在场的人听的,是对另外一个不曾说再见的人的倾诉。
这是爱的代价。
前段时间,有个素未谋面的微信“好友”问我:对初恋情人见面这件事怎么看。
我一下想起李敖见到北平时代初恋女友的后事。他见了,写了篇文章说“相见不如怀念”。
你想啊,记忆中的初恋情人还是十八九岁窈窕淑女青春貌美的样子,待到七老八十,被生活虐了几十年,谁经得起“过去or现在”的对照啊。失望是难免的——
“相见不如怀念。”我回他。
他说,这段时间总是会想起她,甚至几次梦到她。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哭了。十多年没有音信,只知道她现在上海,已经结婚……就是想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但凡他这样问,应该是已经拿定主意去见面了,只不过想找个人坚定一下自己的想法。就像很多公司开会,老总让就某个事情发表看法,表面上看是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其实他内心早就有答案了。
也不是见风使舵,我知道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去,见面。就给了他一个鼓励,我说:去吧,去吧,见面要趁早。怀念,就去相见。人生苦短,免得后悔。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去了上海,见了曾经的初恋女友。
见,或不见。之后,任何的种种,都是——爱,的,代,价。
“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
是永远都难忘的啊。”
推荐阅读
怀念,就去相见
要趁早!
谢谢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