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一锤定音!2023年养老金只发85%?工龄35年以下的事退人员,三种人害怕了!


多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端的不是铁饭碗,而是金饭碗,简直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尤其是在口罩时代,金饭碗还焊上铝合金,其他行业下岗、裁员、失业,他们旱涝保收,吃饭喷香。关键是,在职时优越,退休后更优越。
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事业编以及全额参公编)退休人员,简称事退人员,原来一直执行养老金双轨制,他们享受的是退休金待遇,有财政支付,永远都不害怕“库存亏空”。关键是他们的退休金替代率超高,几乎是退休前工资的80%-100%,普遍比当地的企业退休人员高2倍,甚至比在职人员还高。

我们在习惯思维里,都觉得工龄与退休金是直接挂钩的,工龄越长,贡献越大,工资越高,退休金也就越高。所以,有人说:机关事业单位里的工龄35年以下的事退人员的退休金(养老金)只能领取80%,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看看真相是什么?
其实,这个传言不是空穴来风。机关事业单位在改革前,退休金计算和在职时的工资水平、工龄确实密切相关:工龄满30年但不满35年的退休人员,真的只能按基数的85%来计发。
我们都知道,多年来一直存在养老金“双轨制”,引起广大群众不满,所以,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政策进行了改革——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并轨,养老金的计发也和企业相同。
什么意思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原来走的财政支付的退休金制度,而且与在职工资的替代率非常高,与企业退休待遇“天壤之别”,让企业退休人员“无地自容”。如果与企业养老金制度“并轨”后,事退人员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完全不同于老办法。

那么,在2014年10月1日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金)计发办法:按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津贴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具体看下面的摘要
退休时工作满35年的,退休费按90%计发;工作满30年的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PS:那么,这个话题引申到养老金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如何呢?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1】养老金计算方式和企业退休后机制并轨。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计算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平稳过渡”:
“老人老办法”:指改革前(2014年10月前)已经退休的人员通称为“老人”,按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新人新办法”:指改革后(2014年10月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称为“新人”,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他们将来与企业退休人员一样执行养老金制度。
“中人平稳过渡”:指改革前(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改革后(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2】养老金并轨后的计算方法变了。

2014年10月1日后的事退人员,他们的养老金不叫退休金了,也不再按过去的工资替代率等比例来进行计算和发放了,而是跟企业退休人员一样,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组成。具体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
【3】事退人员将于企业退休人员一样执行养老金政策了。
改革后,事退人员和企退人员一样,执行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养老金机制,不再以工龄为标准,不和在职时的工资挂钩,不再按比例发放了。所以,以后就不存在按照工龄来计算养老金的比例了,跟企业退休人员一样,按照以上公式计算了。
PS:不管怎么样,制定政策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所以,那些在机关事业单位里的三种人可能要害怕了:

第一类,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他们以前退休后居然能领取一两万元的退休金;
第二类,机关事业单位里的所谓假专家、假技术人员、各种混日子的关系户,他们安安稳稳地领取高于企退人员2倍的退休金;
第三类,事业单位里的那些端铁饭碗不上心的教师,以前他们都能领七八千元的退休金,以后能领多少呢?
PS:让我们看看2024年取消双轨制后的结局吧。多多转发,呼吁上面给企业退休人员多涨一点养老金,缩小与事退人员的差距才是王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