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前夕,部分省市召开了两会,社保方面的利好接踵而至。其中,最为明确的信号:2023年养老金继续上涨,可谓一锤定音!
至于2023年涨幅是多少,社保专家有两种推测:一种是按照近年来涨幅下滑的趋势,预判涨幅为3.5%左右,一种是按照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幅度上涨,预判涨幅要超过2022年的食品价格指数7%的幅度。
社保专家的意见有道理:2022年居民价格指数中,食品价格上涨7%。北京建议正常经营企业涨薪7.09%!在职人员加薪7.09%,跑赢了食品价格上涨指数。退休人员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养老金,所以,2023年养老金上涨幅度应该7超过%,否则,生活质量下降。
很多退休工人呼吁:我们关心养老金上涨幅度,但更关心如何上涨,能否给低收入群体多上涨一些?能不能按照年龄多上涨一些?比如,对于年满60岁的“四性”退休人员统一上调至4000元?
【一】首先介绍中国特色的四性退休人员。
所谓的“四性”人员:下岗性、安置性、买断性、内退性的退休老工人。这一批退休老工人都是当年参加火热的建设,奉献了青春,低工资、高强度。
等到他们人到中年之后,遭遇国企倒闭、亏损、重组,他们有的是下岗了,有的是被安置到低薪岗位,有的买断工龄回家了,有的是内部提前退养了。
这一批的共同特点是:工资低,福利差,积蓄少,养老金低于平均水平,在一些省份,有的群体养老金只有一两千元,晚年生活比较凄凉。所以,他们呼吁按照年龄上涨,让他们早一点过上“小康”生活。
【二】他们的呼吁首先遭遇了社保专家的反对。
第一条,养老金坚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这是天经地义的,谁缴得多才领得多,谁让退休老工人的工资低的。照顾老工人,年薪高的人就不愿意买社保了,钱从哪里来?退休工人反驳:当年缴费高的人证明他的工资高,已经享受了时代的红利。
第二条,养老金上调机制中已经体现了倾斜政策了。比如,定额上涨部分,对低收入者有利啊。举例:定额涨80元,养老金1000元等于上涨8%;养老金6000元等于上涨1.3%。还有在倾斜部分,向边远、艰苦地区的退休人员倾斜了几元到几十元呢。
第三条,养老基金拿不出这么多钱,根本包不住这种涨幅。给退休工人多涨7%,全国平均养老金为3000元,每个月多涨210元,1.3亿退休人员一年就要多涨3276亿元。给四性人员上调到4000元,也需要支出几千亿元。2022年社保基金当年结余才3000多亿元,难道要吃干榨净?
【三】这6个理由支持退休工人的呼吁。
第一,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要根据物价上涨因素上调。目前,食品价格指数上涨7%。如果养老金只涨3.5%-4%,跑不赢食品上涨幅度,生活质量不是下降了吗,不能体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所以,涨幅7%,只能维持收入不贬值。
第二,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要根据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因素上调。前三季度,全国社平工资上涨5.1%,北京建议经营企业调薪7%。在职人员工资平均上涨5.1%,北京等大城市的在职人员要涨薪7%。在职人员上调工资,也会造成物价上涨,退休人员也要上涨养老金,否则,就会影响生活支出。
第三,尊重历史贡献和客观现实,给低收入群体一些倾斜政策。下岗性、安置性、买断性、内退性的退休老工人,对于当年的重工业建设和国企改革是做出了历史贡献的,没有他们牺牲个人利益,就不会打造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也就不会形成所谓的”人口红利“,更不会造就如今的经济繁荣。我们不能忘本!现在的GDP已经高达121万亿元,民富国强,国家强盛,也应该藏富于民。
第四,养老金体系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保障体系。社保专家的意见不对,养老金是一个民生问题,需要社会兜底,不能走市场经济。凡是民生问题走市场经济的,比如,教育、医疗,市场化之后,普通人都会吃亏,造成贫富差距过大。所以,市场的归市场,福利的归福利,按照年龄上涨也是符合人性规律。
第六,养老基金缺钱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们的社保基金为什么缺钱?根本原因是执行的后人缴费供养前人的机制,也就是让年轻人缴社保养活退休人员,是我们打工人的自我零和游戏,自己养自己。以前是七个年轻人供养一个退休人员,现在是2个年轻人供养一个退休人员。看看M国,养老金规模是GDP的150%,我国只有GDP的10%。所以,开源才是根本问题。举一个例子:国企占GDP的75%,既然国企是全民所有,就可以补充利税进入养老基金,难道不是一条路子吗?
PS:您赞同吗?多多转发,让有关部门看到,吸收进政策,让措施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