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干的时候,一定要多干,干得越多积累的经验越丰富,后面会越做越轻松。之所以一直感觉累,就是积累的量还不够,做什么都能找到参考,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哪里,做起来就很容易。
速度这个东西,就是见多识广决定的,接触东西多了很容易无师自通。有人问多久可以写一篇文章,快的不到30分钟,文章全部是手写的,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坐在电脑前就能进入状态。
喜欢投机的人很多,一时的侥幸可以,长时间的存活靠的绝对是实力。一直从事内容方面的创作,就不愁内容问题,打算做什么,提前做好准备。
有动力做事情,靠的是利润支撑,而不是梦想,事情做着做着就放弃了,就是收益不达预期。
看到这些招聘需求,内心是鄙视,还是怎么的。不爽也只能憋着了,先别急下结论,待会还有更劲爆的。从前比亚迪让你去,你看不上人家,现在人家发达了,你求人家去,人家不要你也正常。
新人总爱挑剔工作,其实哪里要你,赶紧去站个坑,只有入坑了,考虑其他才有意义,很多人连工作都没,还要挑剔工作的毛病,这个意义不大。普通本科去比亚迪的时代结束了,意味着往后你只能去其他企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人太多了,多到一些猎头都觉得夸张,具体有多夸张,继续往下看。
公司发展的红利期,很容易进去,一旦红利期接近尾声,一切就会收紧。多看看过往的企业发展史和招聘情况,对做选择很有参考性。
24小时12万份简历,这数字夸张吗,劲爆吗,你说这样的情况,比亚迪不采取措施,简历筛选周期都要加长,这对企业就是成本。总看到有人问比亚迪到底怎么样,现在别说怎么样了,连门都进不去了,里面是好是不好,跟很多人关系都不大了。
类似比亚迪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之前大厂发展期也遇到过,包括后面字节的崛起,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回过头来看,不是人多能,而是你处在说明时代最重要,你觉得自己再优秀,无用武之地的时候,也是无能。
能力强就一定能进入大企业吗?真不一定,BAT的大多数工作你都能干,可是你能进那个门吗?比亚迪就是这个情况,跟你能不能没关系了,只跟你学历达不达标有关系了。
当公司要靠卡学历才能入行的时候,就是少数人的游戏了,进去的人不可能都满意工作,可是人家有进去的资格,就说明人家自身有某些优势。
现在企业都很牛,只是有些很牛你还能进去,主要是比亚迪牛到你进不去了,你要是学历有优势你另当别论。门槛是一点一点被提高的,这么多人求职,你是招聘方也会一样如此。
当有人再说比亚迪不好的时候,比亚迪已经是高攀不起了,你只能用嘴巴来表达心中的不满,不是企业没给机会,只是企业给机会的时候,很多人没抓住。比亚迪不一定好,但比比亚迪好的企业多吗?
看看比亚迪的市值,再看看比亚迪汽车的销量,它确实有这个资本提高招聘要求,谁让它还能提供如此多的岗位呢?进去了不满意,再换,进不去的,尽快找其他的工作,不管乐不乐意,也只能如此了。
时代抛弃人,是在不经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