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在那里讲曹操杀运粮官的故事。我听后就是笑笑。想来,不懂道理的人,终究是不能懂道理的,跟他们说多少话,也不过是白费口舌。
看事情,首先要分析清楚有哪几股力量。如果连这个都分析不出来,那还不如在家喝喝茶,看看电视,岂不是更为痛快?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今天我们来讲一只肉喇叭的人生终局。
公元208年,孔子第二十孙孔融被判弃市,株连全家。
一代名流孔融到底为何会被杀呢?直接原因是触怒曹操。
孔融曾多次写文章,反对曹操的政策,甚至直接讥讽曹操的人品。比如,针对当时的乱世,曹操奉行法家思想,以严刑峻法进行治理。而孔融则明确表示反对,提出”汉代改变了这种恶政,现在曹操又将这种恶政找回来。这不是仁德之君的做法。”
再比如,在打完袁氏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这段典故在历史上并没有过。孔融是瞎编了一段历史典故,讽刺曹操将袁氏的妻子赐给曹丕。
对于这些反对或讽刺的声音,曹操当然是愤怒的。只是曹操并不发作。曹操是一个有肚量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环伺皆敌的情况下,一步步做大,位尊魏王。
那么,孔融到底因为什么被杀呢?是因为孔融参加了浮华际会。
什么是浮华际会?说白了就是上层小圈子开的沙龙、派对。
事实上,不管是哪个时期,不管是哪个地方,上层圈子就喜欢开派对。人这类动物就喜欢扎堆,这是人的天性。
曹操也很喜欢扎堆。当年东汉还太平的时候,他就经常参加京城里青年公子们的饭局,跟袁绍等人搞得很熟络。
那么,为什么孔融会因为参加浮华际会而被杀呢?这就要看一下参加浮华际会的都是哪些人了。
当时,参加浮华际会的都是各个老门阀的成员。说白了,就是只有门阀宗族成员,才有这个身份参加这类活动。而孔融是孔子子孙,孔门又一直是大门阀之家,故而,孔融自然是有这个资格参加这类活动的。
这些大门阀素来以自己的血缘高贵、正统自居,看不起其他人,特别是暴发户,比如曹操。曹操的父亲是宦官的养子,因此,曹操也一直被这些大门阀暗地里骂为“阉丑遗孽”。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大门阀与曹魏势力是两波人,相互不对付。
曹操要做什么事,这些大门阀总觉得是针对自己的,激烈反对、抵制。
对于这些大门阀,曹操恨急,却又没有力量完全清除之,反倒要加以利用。所以,他只能施展平衡术,对其中可以用的人加以拉拢与利用,对其中反对激烈的人加以打击与惩处。
孔融作为大门阀的一员,非但不避嫌,反而积极参加这类聚会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上,按照孔融的性子,自然会发表很多品评时局,乃至讥讽曹氏的言论。这自然会遭到曹操的记恨。
事实上,在杀孔融之前,曹操就曾投书给孔融。书信的最后部分,曹操曾好言劝孔融:“少参和这类活动”。
可是孔融不听。他不仅不听,反而一手加大了参与这类活动的力度,一手还公开放出声音,反对曹操的政策,甘心情愿地利用自己作为孔门子孙的影响力,为大门阀们当“肉喇叭”。而当时,正好又是曹操在政治上势弱的时候。所以,孔融的行为触及了曹操的底线。
(要了解三国史,可以读读三国志,比如下面这套,文白对照)
孔融这么做,结果怎么样呢?曹操的确是没有力量清理大门阀势力。但曹操有力量清理孔融这一个个体。所以,他手起刀落,宰了孔融全家。
曹操不仅杀了孔融全家,还给孔融定了一个罪名:“不孝”。说起来,孔融作为一个孔门子孙,本当以“忠孝仁义”传家,结果却被定了个“不孝”的罪名。这应该是对孔门最大的侮辱了吧。
所以,说话没问题,但如果说出的话,代表的是某个利益集团,而这个利益集团恰好又是危害政局稳定的那个派别,那这个说话的人的处境就很微妙了。
讲到这里,我偶然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个新闻。当时,我的朋友圈里有不少人转发了这篇文章,不知道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各位大都已经阳过了,再回头来看这个新闻,你们有什么感想?
延伸阅读:
历史,历史
苏格拉底只是传令官
明朝真的是穷没的
决堤与决堤
道威斯的春秋大梦
刘阿斗的犬马生活
洹上钓叟的绝地反杀
司马家的千秋野望
高平陵的生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