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科普|运动中的“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有健身运动的人会问,为什么有的时候我刚跑没多久就跑不动了?是我能力太差了吗?还是我生病了?其实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当我们在进行一定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时,在刚开始的阶段由于内脏器官的功能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运动者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甚至不想继续运动,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极点”,而有的人不会出现或者“极点”的反应比较弱呢?
      “极点”出现的早晚、生理反应程度的强弱以及消失的快慢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说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水平还有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等等。一般情况下,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的越早、反应越明显、消失的也慢。那么怎么减轻“极点”的反应呢?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地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气节奏等措施,运动前充分的热身运动也很重要哦!
    通过调整呼吸节奏、降低运动强度,继续运动时会发现,刚刚出现的“极点”不良反应好像消失了,呼吸有节奏、心率稳定、动作轻松,这个时候感觉跑步也不难了,可以跑得更远更快,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运动过程的一个适应,称为“第二次呼吸”。这个时候我们内脏的惰性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也在慢慢消除,机体建立了一种新的平衡,机体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实现“第二次呼吸”。
本期科普专家
赵孟可,女,硕士研究生,现为河南省体育科技中心(河南省反兴奋剂中心)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科学选材、国民体质健康研究等工作。

编辑:刘嘉良
审核:苏   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