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媒体报道,4月15日,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委派,张伯礼院士飞赴上海,担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上海工作组中医专家组组长,负责指导中医药诊疗和救治工作。
一到上海,张伯礼院士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老年患者是治疗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易转为重症。为了规范老年患者救治方法,张伯礼院士主持制定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工作专家共识,并通过上海市卫健委和中医药局发布。
……每晚7点到9点,上海各定点医院的疑难病例要举行线上讨论会。张伯礼院士坚持参加病例讨论,答疑解惑,对部分疑难病例制定“一人一策”方案提出建议,助力提高上海市疑难重病患者的中医药救治水平。
……
能治才能防,有的学者,以为奥密克戎都是轻症,继而宣扬共存,让病毒大行其道,到最后还是要请中医专家出手。
三根手指头,比医院的大楼房管用,比仪器管用,这是鲜明的对比。新冠不止,这样的对比不会停。实际上,很多疾病都缺乏这样的对比。只是大家不敢确定。
智慧和勇气一定是伴生的。缺乏医疗选择的勇气,当然谈不上智慧。
2
不知道诸位还记不记得静安路上那个精准防控的奶茶店。
这是我随意找到的一篇自媒体歌颂、赞扬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找找,那时候,自媒体都像喝了蜜一样对上海的举措进行赞叹。
现在看回来,2022年1月13日,到2022年3月底,距离上海封城,大概2个多月的时间。
之前,我是这么评价所谓“精准防控”的:
也就是,精准防控实际上是片面管控,忽略了空气的广泛传播和流通。
也就是当静安区的奶茶店发现有感染者,事实上,可能是更大区片的问题,而不能只对一个奶茶店风控了事。对地理范围更加宽广的区域进行严格的排查,是必须要做的。
如果不做排查,那么感染者可能被遗漏。
继而成为种子感染者,继而感染更多的人。
精准防控的初衷是为了不扰民。
3月底,上海封城,所有人被扰动。全国人的心都牵绊着上海。
3
《射雕英雄传》写过一个段落,姑且截取出来,命名为《杨康之死》:
却听得杨康惨然大叫:“我……我……我动不来啦!”但见他双膝弯曲,身子慢慢垂下,口中发出似人似兽的嗬嗬之声。
黄蓉好生奇怪,回头见欧阳锋也大有惊讶之色,再瞧杨康时,却见他满面堆欢,咧嘴嘻笑,银白色的月光映照之下,更显得诡异无伦,心念忽动,说道:“原来是欧阳伯伯下的毒手。”
欧阳锋奇道:“瞧他模样,确是中了我怪蛇之毒,我原是要他尝尝这个滋味,小丫头给我代劳,妙极,妙极。只这怪蛇天下唯我独有,小丫头又从何处得来?”黄蓉道:“我那有怪蛇?这原是你下的毒,说不定你自己也还不知。”欧阳锋道:“这倒奇了。”
黄蓉道:“欧阳伯伯,我记得你曾跟老顽童打过一次赌。你将怪蛇的毒液给一条鲨鱼吃了,这鱼中毒死後,第二条鲨鱼吃它的肉,又会中毒,如此传布,可说得上流毒无穷,是也不是?”欧阳锋笑道:“我的毒物若无特异之处,那‘西毒’二字岂非浪得虚名?”黄蓉道:“是啊。南希仁是第一条鲨鱼。”
这时杨康势如发疯,不住在地下打滚。梁子翁想抱住他,又怎能近身?
欧阳锋皱眉思索,仍然不解,说道:“请你说得明白些。”
黄蓉道:“嗯,你用怪蛇咬了南希仁,那日我在桃花岛上与他相遇,给他打了一拳。这拳打在我左肩,软猬甲尖刺上留了他的毒血。我这软猬甲便是第二条鲨鱼。适才小王爷出掌抓我,天网恢恢,正好抓在这些尖刺之上,南希仁的毒血刺进了他的血中。嘿嘿,他是第三条鲨鱼。”
众人听了这几句话,心想欧阳锋的怪蛇原来如此厉害……
这就是类新冠的传染能力。现在看来,上海静安路可能错误放过了第一条鲨鱼,以至于流毒无穷。
4
与此同时,得益于张忠德和仝小林的努力,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近来逐步受控,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回落。
看到中医的丰功伟绩,感恩中医,香港首家中医医院启动开院筹备工作,预计2025年落成。——我很感动香港人的纠错能力,或者说行动力,看到中医是好的,果断采取,果断要大力发展。
香港作为东方明珠,恐怕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择其善者而从之,难道还不算君子之行?
而媒体报道,上药集团积极与其它公司洽谈引进抗新冠药物,积极与辉瑞合作,代理销售其抗新冠药物paxilovid,目前已经进口2万盒……是不是很无语?
有武汉的作业,有深圳、香港的作业,有全国动态清零的作业,上海一定要精准防控,一定要辉瑞“特效药”。
张伯礼面临的是个烂摊子。
根据光明网的消息,至4月20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139例、危重型患者20例。(之前鼓吹共存的,宣传奥密克戎轻症为主的专家良心不会痛吗?)
4月21日,新增死亡11例,5天内累计死亡36例。
-----------------------------------------
关注公众号即可获得《中医的观念》。
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