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聚餐,好些朋友都订了去三亚的机票,北京各家餐厅也都是人满为患,路上也都开始堵车了。
久违了,这样的人间烟火气。
从全局来看,压在消费头顶的三座冰山也在消融:
第一座冰山:低收入群体没钱消费——开始扭转,虽远必至。
低收入群体在疫情期间,兜比脸干净。在疫后复苏阶段,我国经济呈 K 型分化,原因在于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往往是中低收入群体:
一是小型企业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疫情冲击下很难维持经营;
二是岗位缺失导致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严峻;
因此,我们看到后疫情时代居民收入增速较疫情前降低两个点(主要是低收入群体的拖累)。往后看, 虽然去库压力叠加疫情阶段冲击,短期中低收入群体依然承压,但防疫策略的逐步优化将提升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供给侧的修复进程有望正式开启,进程虽缓,但趋势确定。
起码现在走到北京任何一家商场、餐厅,到处都在招聘服务员,这就是三年多难得一见的积极信号。
第二座冰山:疫情冲击区不能消费——补偿性消费可以期待。
大家疫情期间不花钱,都忙着存钱。居民储蓄率在疫情前波动相对平稳,而疫情期间却大幅飙升,三年积累了接近 10%的预防性储蓄,本质上是由于场景约束以及供给冲击带来的消费被动受限。地区间的差异 更加显著,我们发现:居民储蓄行为与地区发展水平关联度较低,而取决于防 疫情况。如:同样是发达省份,北京上海由于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目前储蓄率明显高于疫情前;而江苏浙江刚好相反,已经出现补偿性消费。地区间的储蓄分化说明,居民的补偿性消费可以期待。
放开是不可逆的,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封控、封城的局面中去,对未来的期待趋于稳定。信心,正在产生。
第三座冰山:高收入群体不想消费——财富预期是核心。
疫情以来,居民杠杆率持续低于趋势水平,体现了疫情压制下,居民对于未来长期经济前景的担忧,不敢借钱、不敢投资。尤其是居民财富的大头——地产依然在探底的过程中。其中,无论是地产的主要利益方,还是储蓄意愿调查统计结果,都指向高收入群体是去杠杆的主体体,意味着:目前我国消费面临的是低收入群体没钱消费、高收入群体不想消费的困境。
未来,随着防疫转向,以及地产“三支箭”的支持,财富缩水的预期开始扭转,有望带动高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信心的回暖,居民加杠杆存在较大空间。
压制消费的三座冰山正在消融,不悲观。总体来看,消费虽短期承压,但预期先行,破晓之后,必向阳重生。
我认识的机构,从基金经理到交易员,基本都阳了。上证在过去的日子里,难得出现了十连阴,成交量也是缩到了地量,只有北向该在不断买入。
往下周看,该跌也跌完了,又回到了熟悉的3000点,短期“蓄势”已趋于充分,也该反弹了。
1、大家都“杨康”了,北方普遍恢复、南方还在烧着。市场对主要城市疫情达峰的期待升温,信心恢复有望迈出第一步,服务消费跑赢市场窗口临近。
2、优质房企再融资有望持续推进,市场对房地产的信心还会继续修复。
3、准财政和定向宽信用的具体政策待细化,这也提供了后续预期修复的空间,明年财政赤字不会小。
市场对管理层稳增长的决心和抓手认知趋于明确 + 政策见效信心逐步恢复,就是春季行情的核 心驱动力。这里重申我们对稳增长政策的全局性推演,重点关注两大抓手:
1、储蓄过多,要想刺激消费,调用居民储蓄 的政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重点是推动居民适应防疫政策,以及房地产因城施策刺激政策的堆积。
2.、延缓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回落的政策也要推进。准财政和定向宽信用发力是重点。
尽快恢复经济就是当前管理层工作的核心。调动居民购买力,推动房地产销售和消费的恢复,就是稳增长的必经之路。
春季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市场对管理层稳 增长的决心和抓手认知趋于明确 + 政策见效信心有望逐步恢复。
反弹,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