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尼采那样超越自我?


今天文章字不多,但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有个两分钟看完的方法,你直接跳转到“高能预警”,也ok~

先插一句话,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加星标,有可能收不到推送。某些错过文章的朋友们在问,这里告诉你为什么。以及,为还能偶遇到的lucky朋友们鼓掌!
蛇为了远离大地,缠绕在鹰的双爪。人生是耀眼的沙粒,行走在昨与明的双塔。你我自有差异,渴望穿透现实的装甲。旧神存在的唯一意义,不过是让人超越而已。
大家好,我是小游。
每次看到别人误解尼采,我就真的会很难过。
比如因为我的另一个偶像,伟大的鲁迅先生曾说过“尼采认为自己是太阳,所以他疯了。”
于是很多朋友们就不愿意再认真了解尼采。
今天,我们试一下,看看我们能从尼采身上学到什么。

先前置化理解三个小问题:
1.什么是骆驼,狮子和婴儿。
尼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论断中最突出的就是“上帝死了”。但这个的前提在于经历了三个步骤:1.骆驼:承载了前人和上帝的智慧与经验;2.狮子:代表抗争与自由,也就是对一切居于统治地位理论的怀疑;3.婴儿:从旧理论中出生,用纯真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继往圣绝学以后,大胆开拓自己的独立视角。
2.什么是超人,什么是超越了人的人。
尼采说苏格拉底反叛了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代表了当时的“宇宙学者”各种本源学说,追求理性真理。
而其实当时大部份希腊人的思想是信奉个人“卓越”。所以超人是“卓越”的升级版,超越了真理和上帝的前提是了解上帝与真理,但发现他们所赋予的意义并非真实的,而仅仅是一种集体的利益。所以跳出这种集体,更自由,更超脱,自我赋予世界的意义,拒绝世俗所添加的意义。
3.什么是上帝死了。
代表所承认、所现存的一切合理秩序都不存在,需要重新寻找真理。因为最高价值,即基督教宗教信仰的沦丧,而导致的人类的无目标,无价值状态。这可以被归类为虚无主义,也可以认为是超人理论的补充:超人是摆脱世俗羁绊,上帝已死是要指引人类享受自我创造的秩序和自由。
好了,我们So dull的理论铺垫结束。感谢我们能在本层相遇。
尼采跟叔本华一样,都是天才视角的哲学家。他们认为智者就该特立独行,认为普通人成为了妨碍智者存在的障碍,认为普通人的平庸与苦难是不值得被同情的。
您觉得这样的解读是否片面?
其实,这是由人是复杂的这句简单的道理决定。
重要的是从某种思想中获得启发。此生注定只是永不及他的普通人,那该怎么办呢?
幸好他也回答过这些问题。
1.“坚持热爱的道路”
当你经过七重的孤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
孤独者,你走热爱者的道路:你爱你自己,因此你轻视你自己,正如只有热爱者才能轻视。热爱者想要创造,因为他轻视!如果他必须轻视的、偏偏不是他所爱的,那他懂得什么爱呢?我的弟兄,带着你的爱和你的创造力走进你的孤独里去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在《局外人》中展示了这样一种视角:当法官手持十字架质问男主默尔索,你敢对上帝发誓吗?男主平静地回答道:我并不信仰上帝。法官当场破防。
事实上,他认为这否定了自己坚信的秩序的一切合理性。这样的无因和荒诞是让他无法接受的。所以法官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确定的,一切事情必有原因。而默尔索认为,合理化一切事情本身就是不可能,更多的不过是在强行解释,自圆其说,满足自己罢了。任何个体对于旁人都不过是局外人,不需要被解释。
尼采和加缪的出发点都是,最高的共识并不存在。归处也相似。那就是:不必害怕离群索居,不必为任何人解释自己,不必融入或者担忧被世俗所审判。一切本就是荒诞与不合理,自我和当下的感受才是最重要。
不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制于他人。尼采说,“存在着某些人,当他们抛弃了奴役时,也抛弃了自身的那一点儿价值。”由于人们不愿发掘自己的那条路,由于人们把价值评价的标准放到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
思想上的不独立非常可怕。
2.“否定然后创造”
尼采要否定的,是以信仰和服从为准则的旧价值体系,他要肯定的,是以生命和人的意志为准则的新价值体系,前者的立足点是上帝,后者的立足点是现实。
为什么要否定呢?
尼采在另一本书《快乐的科学》中,借恶魔之口提醒世人“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快乐、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可言说的事情都会在你身上重复。”这就是所谓的“永恒回归”。
跟虚无主义应当彻底划清界限,虚无主义仅仅否定,而不创造,也不超越。
未经历过艰难如骆驼一般的承载前人的思想宝库的积累,否定毫无根据。
真正的进步来源于深刻了解你所信奉的,然后找出不合理——
再用独立的思考超越前人,超越自我。
3.“永不停止地进步”
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这样评价道:“人们正是需要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
在尼采的一生中,妖魔鬼怪总伴在身旁,而他却以反脆弱的心态,在苦难中成长,在失败后进步。但我们也明白,他很辛苦甚至很痛苦。一定要硬刚吗?
“人不能一次性地从一件事中解脱出来,这是一种颓废。”可想而知,他对于超越自我的严苛与执着。生活并没有太多值得留恋的价值,沉浸于昨日的回忆,前一秒已发生过的生活琐事,都是不必要的执念。
《加缪手记》第二卷也引用过这句话,他说:““那些没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是没错,但......所以人很难去想到快乐。这一切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最好就是别再多说,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面。”可谓有趣的补充,
尼采用他的经历和他的坚持,在反对了荒诞而不必解释的世界、反对了拒绝思考的人类又执着地自我苛求之后,把自由和清醒,把对前提的质疑留给后来的思考者们。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共勉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如果这篇文章为你带来了灵感或启发,就帮忙点个『赞』or『在看』吧,这对我非常重要,感谢!
end

点赞、在看是更好的鼓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