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厨师机的都给我进来学!花2年才总结出的秘诀,面包再也不干硬!



最近在后台看到几个留言


这两位朋友,道出了很多面包初学者遇到的烦恼:
揉面太难了!
回想我刚学面包的时候,为了学揉面,挥霍了好些面粉。
每次兴致冲冲地准备好材料,揉了大半天,却总是出不了膜,或者揉出来的膜很脆弱易破。

面团揉不到位,烤出来的面包硬邦邦像石头,口感毫无松软可言。
一次两次接连失败,很容易就打击到我们做面包的信心。

为了让新手能快速摸清揉面门路,揉出满意的面团状态。
今天,卡卡就从揉面的原理说起,给大家分享几个具体揉面的技巧。
话不多说,出发吧🚌!

01
揉面的目的是什么?
揉面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面筋的形成。
面粉中含有两种蛋白质,麦谷蛋白和麦醇蛋白。
这两种蛋白质在吸水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搅拌,会形成一个充满弹性、黏性的网络结构,那就是面筋啦。
面筋经过松弛揉面后,可以做成各种形式的面食。

面筋的重要性
面筋之于面包,非常重要。
当面团中的酵母产出大量二氧化碳后,面筋能紧紧包裹、保护这些气体。
面团才会膨胀,烤出来的面包组织才细腻松软。
因此,面筋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面包成品的口感。

02
选什么面粉来揉面?
不同面粉揉成面团后,面筋状态也会有区别。
前面说了,决定面筋诞生的,是面粉中的麦谷蛋白和麦醇蛋白。
因此,面粉的蛋白质含量高低,是决定面团出膜的一大要素。

一般来说,蛋白质越高的面粉,吸水性越强,与水结合后筋度越大,越有可能揉出膜。
反之,蛋白质越低的面粉,与水结合后筋度越小,揉出的膜越脆弱。

虽然不是所有面包都需要揉出完美的手套膜。
但对大部分面包来说,揉出简单的薄膜是很有必要的。
薄膜的产生,意味着面团延展性好,烘烤过程有爆发力,烤出来的面包就更蓬松、柔软。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面粉对面筋状态的影响。
我们分别用低、中、高筋面粉揉面,给大家看看它们揉出的膜有何不同。

低筋面粉
低筋粉的蛋白质低,吸水性差,揉好的面团,拉开的膜非常脆弱。

中筋面粉
中筋粉的蛋白质含量适中,加水搅拌后面筋柔软,能撑出柔韧的薄膜。

高筋面粉
高筋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吸水性好,加水搅拌后膜薄且有韧性,拉开也不破裂;

🍞总结:要想更轻松揉出完美的膜,最好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中、高筋面粉。

当然,面粉只是影响出膜的其中一个因素。
面团的出膜状态,还和搅拌(揉面)方式息息相关,下面我们还会继续探索。
03
手揉技巧大剖析
揉面不再困难!
手揉是面包初学者的必经之路,但很多新手因为没经验,经常遇到翻车。
从混合面团材料,到和面方法、揉面手法,都有小技巧。
我总结了几个法子,相信你掌握后,手揉不再困难!

混合面团材料的小技巧

在正式开始揉面前,要先将面团材料进行混合。
这时要注意,不要把酵母和盐、糖放一起直接接触。
这是因为,糖和盐都是会引起高渗透压的食材,它们会抑制酵母活性,影响发酵。
最好把盐、糖与面粉先混合,再加酵母。

4个好用的和面方法

混合好材料,就要进行和面了。
我整理了4个好用的和面方法,学会了,手揉能事半功倍!
一、后油法
后油法,是我最爱用的和面法!
它是将面团先揉成团,等面团基本出筋后,再放入软化的黄油揉搓,这样能够让面团更快速出膜。

🧈后油法的优点:
油脂在面团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面团的延展性。
油脂过早加入,会在面粉上形成油脂包裹,影响面粉和水的融合,影响面团出筋。
而等面团出筋后再加入油脂,能够增强面筋延展性和弹力,揉出来的面团更光滑。

二、后盐法
后盐法,就是当面团搅拌到一定程度后,再把盐揉进面团里。
🧂后盐法的优点:
盐有强化面筋的作用,过早下盐会导致面团过硬。
后盐法能避免面筋受盐的影响,让面团柔软不发硬。
此外,还能缩短搅拌的时间,避免面团升温。

三、水合法
水合,就是水和面粉融合的意思。
它是在面粉中加入液体搅拌,让水和面粉充分融合产生面筋,来缩短揉面的时间。
水合静置的时间够长,甚至不需要怎么揉面,面粉中的蛋白质也会和水结合产生面筋。


💧水合法的优点
水合法堪称懒人最爱的和面法。
只需把面粉和水一拌,就可以丢到冰箱让它静置生成面筋,大大减少揉面的力气!
它还特别适合夏天,因为夏天面团升温快,可以通过水合法来缩短揉面时间。

四、后加水法
除了水合法,还有后加水法。
你可以理解为是往面团分次加水的意思。
操作不复杂,当面团揉到扩展阶段时,再缓慢加入水再揉成团。
用后加水法揉出来的面团柔软光滑,如流动的液体,弹性十足,能拉出手套膜。

💧后加水法的优点
后加水法,适用于“高水量”的面团。
当面团水分过高,其吸水速度会变慢,就需要更长的搅拌时间。
而搅拌越久,面温就越高,为了让面筋更快形成并控制面温,后加水就很有必要。
适合做含水量丰富的面包,比如法棍、恰巴塔等法式面包。

3个超实用的手揉手法

手法,同样是手揉面团的重要一环。
用对手法,能快速将面团揉出膜,分享3个常用的揉面手法给你们!
一、搓卷法
搓卷法,和洗衣服的动作如出一辙——
都是用手掌根部位发力,向面团的前方推搓出去。
由于面团黏性较大,搓卷时可借助刮板收拢,重复此动作揉搓成粗糙的面团。

二、摔打法
搓卷到面团状态光滑时,就可以改变手法,用摔打的方式,强化面筋。
摔打时,需用手提起面团的一端,在桌面进行反复摔打,直至面团表面变得柔软光滑。
它不仅能快速摔打出筋,还解压又锻炼臂力。

三、敲打法
除了搓卷、摔打外,还有一个敲打法也能出膜。
用这个方法揉面时,需要借助擀面杖做工具。
先把揉到光滑的面团撑成条,用大擀面杖不断敲打、推开,两面反复敲大概10分钟,就能拉出手套膜。

揉到这种状态,就可以收手:
揉面要揉到什么状态才收手?
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切一块面团,撑开有光滑坚韧的薄膜,裂口光滑无锯齿就大功告成了。

刚摔打完的面筋会很紧,不容易扯出薄膜,稍微松弛一下能比较准确的判断面筋的状态。
揉好的面团,就可以进行基础发酵、整形、烘烤等流程。

04
学会判断面团状态
揉面看似是一连串混合、揉搓、拾起、压平的动作的重复。
但很多新手,由于不会判断面团状态,容易出现揉不够,或揉过头的情况。
揉不到位的面团,对后续的发酵、整形、烘烤都会有影响。
因此,学会辨别揉面的不同阶段,非常重要!

第一阶段:拾起

拾起,是揉面的初始阶段。
操作时,把干湿材料混合收拾起来,揉成一个粗湿黏、粗糙的面团。
面团摸起来有颗粒感,还干硬无弹性,离出膜还有很长距离。

第二阶段:卷起

面揉到一定程度,会进入卷起阶段。
这个阶段的面团,因为面粉吸水,变得比较干,不再黏糊糊的附着在案板上。
但摸起来仍会粘手,手拉起时弹性不好,容易断裂,说明还得继续揉。

第三阶段:扩展

到了扩展阶段,面团弹性变大,表面变得光滑有光泽。
用手触摸,能感觉到不太粘手了,拉取时具有伸展性但仍易断裂。
对一些不需要完美薄膜的面包,如丹麦起酥面包、德式面包,面团打到这种状态就可以用了。

第四阶段:完全扩展

完全扩展阶段的面团,弹性、伸展性都达到最佳效果。
面团光滑细腻,摸起来不会粘手,拉开时面团可形成薄纸般的薄膜。
拿来做欧式、日式面包都可以。

第五阶段:过渡

过渡,就是介于完美与失败之间的一种状态。
到了过渡阶段的面团,表面会出现水的光泽,面筋开始断裂,用手撑出薄膜会破裂。
这个阶段的面团离打过头就差一点点,但仍可以拿来做面包,比如中式面包。

第六阶段:断裂

面团打过头时,面筋已断裂,就是到了断裂阶段。
此时搅拌钩无法再将面团卷起,面团表面粗糙,用手拉起毫无弹性。
这个阶段的面团不再适合做面包。

🍞总结:揉到扩展、完全扩展阶段是面团的最佳状态。
到了断裂阶段的面团,由于面筋断裂,同样的面团重量入炉膨胀率低,做出来的面包个头小,组织孔洞很大。
打过头的面团,由于面温高会导致发酵过度,入口有一股明显的酸味。
左边为正常面团烤出来的吐司
右边为断裂阶段面团烤出来的吐司

切开后,右边的孔洞比较大
右边的组织较差,拉不出细腻的丝


05
影响揉面成败的小细节
面粉吸水性不同,方子的水分会有波动
之前有朋友用我的方子做面包,发现揉出来的面团不够湿润。
这主要和面粉吸水性不同有关。

由于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性各有差异。
在揉面时,最好预留 10ml 左右的液体材料备用。
根据面团的状态,可适当增减,再决定是否用完。

控制面团温度
揉面时,面团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6℃-28℃,法式面团控制在20-22℃ 。
面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后续的发酵和面筋的延展度。
若夏天室温高,可以先把材料冷藏再使用,以降低面温。

面团粘,要有耐心
刚开始揉面时,面团都会非常粘。
这时候不要慌,也不要放弃。
可以借助刮板收拢,再结合掌跟推出、摔打的手法,面团很快就会变得懂事听话了。

揉面时间和手法、力度相关
有的新手看到方子里说揉10分钟,但自己在同等时间里,却怎么也揉不出效果。
这是因为,揉面时间和揉搓摔打的力度和频率有关。
要判断面团是否揉好,时间不是唯一标准,最好先学会辨别面团的状态。

好啦,今天的揉面技巧,就分享到这儿!
其实烘焙的世界,还有好多学问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也会不断和你们分享更多实用的烘焙干货,让大家有所收获!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那就点赞+收藏!
你们的鼓励,是我做内容的最好动力

#学习更多做面包的技巧#
要想深入学习更多专业的面包知识,可以入手我们家的吐司、面包课程。
在课程里,我和帅帅老师,会将系统的面包知识点分享给大家。
除了揉面外,面团的整形、调味、烘烤,每个细节都给大家讲透、说清。

现在正好遇上我们家吐司、面包课返场优惠
无论是市面大火的网红吐司,还是健康低脂的全麦吐司,全部都给大家安排上了!
想要提升烘焙技能,学到更多好吃的吐司的朋友,可以来了解下哦
卡卡烘焙课程活动
扫码即可参与



#你可能还想看#主创丨卡卡
编辑丨小梨
图片丨唯一/诗韵

想看更多干货分享,点赞+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