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名店的惊人食谱!110%超高含水量「硬吐司」,你敢挑战吗?



还记得佛州「山谷初」吗?制作并售卖90%含水量的日式极生吐司。
▼点击下方图片,复习一下▼

最近,东京烘焙职业人拿到了一张惊人配方,含水量竟然高达110%左右。
天了噜,这个含水量实在惊人,还从来没有尝试过,有没有人要一起挑战一下?举手 🙋‍ (有神秘奖品的呦~)
【文末食谱,不要走开】
1
地下室的面包店
食谱来自于这家位于东京地下室的面包店——「ダンディゾン」,使用日本国产小麦,制作所有面包,主打健康养生!

「ダンディゾン」不像其他面包店一样,拥有时尚的外观,店铺位于地下室,从吉祥寺站步行10分钟,就可以看到一条通往店铺的小路。


这里主理人是精心挑选的地方,之所以选择在地下室,是为了避免外界的空气对面包产生影响。
对于名字,也藏着主理人的心思:“这家店的名字是ダンディゾン。面包是每天都吃的面包,所以据说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想吃对身体有益的东西,10年后还想吃。”

店铺比较隐蔽,没有大招牌,只有入口处有面包形象和标志的小招牌。
走下楼梯,推开门,你会发现一个时尚的空间,面包的展示方式就像精品店或博物馆。

这是一家非常新颖的面包店,店员会跟随顾客,介绍面包,帮助顾客挑选。
2
用数字给面包起名字
大多是硬面包,也有用橄榄油或豆浆做的面包。给人的印象是种类没有那么多。面包都是小麦的味道,非常好吃。



 - BE20 - 
这款面包是一种非常基础的面包,使用了20%的四叶黄油和水。这是一种简单的面包,可以制作三明治享用。

其中B是来源于Beurre,法语是黄油的意思。E则是Eua,法语中是水的意思。BE20就是20%的黄油和水。
 - BL30 - 

▲左前方的面包是BE20 350日元
右后方是BL30 450日元
这款是由30%的四叶黄油和牛奶制成的口感丰富的面包。建议搭配果酱和蜂蜜食用。质地柔滑的面包与甜果酱相得益彰。
L取自法语中Lait,意思是牛奶。
 - OE15 - 

这种面包的形状与之前的面包略有不同,称为OE15,是一种添加了有机橄榄油的硬吐司面包。
O来自哪个词,你猜到了吗?是的,就是olive油。
 - S100 - 


这款是用“京都豆腐Toyokeya”的豆浆制作的。是一款使用了100%豆浆的硬吐司,咬一口就会惊讶于它的嚼劲。
S就是法语的soja豆浆。

 # 今天我们要挑战的产品也是它!
3
S100食谱大公开
 # 配 方 # 
(22条份)
高筋面粉(丸信制粉)...100%...3150g
无调味豆浆...100%...3150g
速发干酵母...0.38%...12g
温水(30℃)...5%...157.5g
盐...1.6%...50.4g
葡萄种...7%...220.5g
*葡萄种是以葡萄和水制成的天然酵母,在经过面粉固定,形成中种,在常温下发酵3小时(过程中拍打、折叠2次)。将固定好的酵种放置于冷藏室中一晚,隔天使用完毕。
 # 制作步骤 # 
(直立式搅拌机/螺旋钩)
一、搅拌:
1、开始搅拌的前五分钟将速干酵母加水溶解。
2、在搅拌缸内依次加入豆浆,高筋粉,酵种以及酵母。
3、慢速搅拌2分钟,调至超高速搅拌4分钟,确认面筋情况以方便调整。可以调至中再搅拌1分钟,使面团确实产生弹性,最终搅拌温度上限为25℃。
二、基础发酵:
将面团整理好,放置发酵箱,在常温约25℃发酵60分钟,等面团膨胀至1.5倍大小。
三、分割、滚圆、中间发酵:
将面团取出,放置工作台上分割为300g大小,揉圆、摆放至发酵箱中25℃、20分钟。
四、整型:
拍打面团排出气体,整型成圆筒状,用手掌轻压,使其变平,翻面,卷紧,将收口处收进底部,放入吐司盒中。
五、最终发酵:
为了使面团不变干燥,盖上保鲜膜,放置于28℃下发酵45分钟,使面团膨胀至大概九分满。
六、烘烤:
将面团放入预热至230℃的烤箱内,喷蒸汽后,立刻将温度重新调整至180℃,45分钟。
七、完成:
开始烘烤的10分钟面团会膨胀的很大,表面产生裂痕。开裂的部分上色后,就表示烘烤完成。
取出吐司,震动后,立刻脱模,从吐司盒中取出,放冷却架上冷却。
4
最后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看到如此高含水量的配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无论怎么整形最终都会变成一滩儿面糊~”
有没有觉得,这种一看就知道很容易翻车的高含水量,又是一个自带高光的flag,有没有瞬间被点燃。

▲「ダンディゾン」 烤开心果  240日元
这~我都做出来,还有什么能难倒我?
翻阅资料发现,《现代主义面包》一书中的实验,成功做出了120%含水量的面包,基本上已是极限。


这个挑战看上去不是很容易,也不是不能实现的,你做好准备了吗?
期待有机会一起交流制作技巧,可以将您做好的成品拍照片给我们,微信号码:kx18963668013
下方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记得要先点赞,评论!
编辑 | 麦穗
图片来自facebook | 侵删
-End-
 往期推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