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中可能会有多次职业变化,有的人可能不仅职业有变化,行业也会有变化,还可能会去创业。
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多次职业变化、行业变化,也经历过创业和失败。总结下来,到今天为止,人生并不成功,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秉承长期主义,没有为自己种一颗果树。
总是只顾眼前,总是忙在当下,总有数不完的借口,缺乏长期主义,导致身边所流过的资源,以及阶段性取得的成功没能有效积累起来,反而逐步丢失。
就像田忌赛马中的齐王一样,有好马,有实力,也赛出了水平,但结果就是输了。
生活中,田忌必定是少数!
有的人胜多败少,一直都在胜利,但实力却越来越弱小。就像项羽,垓下之战之前,每战必胜,未尝一败,实力却越来越弱,最终一败殒命。
很多将领会打仗,能打胜,勉强可以算名将,但只是战术家,不是战略家,打再多的胜仗,都不能奠定大局,也不能积小胜为大胜。
百战百胜的另一重含义是至少99仗都白打了,否则就不会有一场又一场打不完的仗。真正的名将,真正的军事战略家要一战定乾坤,一战奠定胜局。
有百战百胜的想法,就容易从战役角度看战役,以战役的胜败为最高追求。这样的将军一直在打仗,即便一直都能胜利,也成不了战略家。
人生需要努力,但是一直很努力的人肯定不怎么高明。人生大多数时间应该是轻描淡写的,只需要在关键处努把力就够了。
一战定乾坤的是选择,是关键处的那一点点努力。
一选定乾坤,人生就只需要努力一次,否则,就需要努力一辈子,还不一定能成功。
人生需要不断积累,需要积小胜为大胜,但是大部分人的小胜没有一条主线能串联得起来,没法积累成大胜,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公司平台可能会破产倒闭,如果公司平台都不在了,就需要重头再来。平台和组织不能持续成长,就决定了成功之后的下一站是失败。
人生很短暂,没有那么多的试错成本,没有那么多重头再来的机会。
如果你是一名房产销售员,在房产销售领域你很专业,那么你的行业和身份标签会限制你。客户需要的肯定不只是买房,可能还有贷款、装修、家具、电器、健身……面对这些需求,你很难换一种身份去服务他们,哪怕你在这些领域也很专业!
如果不能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就意味着客户资源没法积累。不断重复买房的客户并不多,当房地产黄金期过去了,很多售楼员不得不换个新行业重头再来。
其实,大部分行业都只领风骚三五年,大部分企业高速发展期也就那么几年,大部分产品生命周期都不长,不要把命运和希望寄托在基于公司、基于产品建立的纯业务组织上。
那么,到底要如何去积累呢?
只要有条件和资源,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创业的梦想,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所决定的,都希望自己当老板,由自己来掌控命运。
其实,一生之中还真要创一次业,否则人生是不圆满的,会不甘心,回首人生的时候没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待。
中国不缺资本,不缺人才,不缺客户,不缺市场!资源不够是因为没有获取通道,我们没有建好一个资源池,没有一个平台或者一种方法,把资本、人才、市场变成自己的,就像竹篮打水一样,流量始终是流量,流来了也不会停下,马上就会流走。
传统销售能实现创业吗?
很久以前,我也讲过销售即创业的观点,那时候的认知其实还不够深刻,所讲的那些销售其实也很难创业成功。
今天想来,能够成功创业,或者说,最适合用以创业的销售应该具备两个前提。
首先,你的产品是茅台,是XX茅,品牌力足够强,你不用去找客户,也不用给客户介绍产品,别人会找到你并求求你把产品卖给他。
其次,你的老板是傻瓜,看到销售业绩好,以为都是因为你厉害,能长期给你高收益和高福利。
现实中,你觉得可能吗?现实中这两个条件只能互为跷跷板。
如果你的产品有品牌力,品牌力越强,那么你起的作用就越小,你的利益自然就越低。
换个人其实也能把茅台卖出去,甚至都不需要人来营销,公司直接弄个网站、APP、小程序之类,只要公告社会,平价销售,人人都能下单,产品就能卖出去。你觉得,老板能长期把你供着、养着,让你躺赚吗?
如果能给你的利益很大,那就证明产品没有品牌力,没有市场基础,你的销售自然要多些艰辛和血泪。如果你的产品最后成长为XX茅,你就变回了第一种情况。
之所以说销售创业是个笑话,是因为销售的是产品,是产品品牌在创业,并不是销售人员在创业,是创产品的业、老板的业,不是创销售的业、自己的业。
怎么办?把销售创业变成链接创业,直接去建收入管道,去建立自己的自由企业。
用十年时间去建一条收入管道,彻底解决十年后所有余生的收入,有那么难吗?你真的这么做,也许三五年,足矣!
最大的障碍,是你以为你知道,其实你没有真正相信,所以就总是来不及为十年后的自己种一颗果树!正如寒号鸟也总是来不及为明天的自己去垒窝......
喜欢文章,就请点个“分享”、“在看”、“赞”鼓励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