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能训练概念的推广,越来越多人开始投身于其研究和热议中,从中也衍生出了更多的词汇,专业或者说领域,像功能性训练,养护性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等等,比起这些东西如何用,大家的讨论更多集中在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如果你有一些关于体能训练的群,或者加入一些体能训练朋友之间的讨论,你会发现有很多人会为了功能性训练和体能训练的区别是什么,而争论一个下午。或者研究讨论某一个动作是不是专项体能训练,还有体能训练和功能性训练谁包含谁,等等这些问题上争论不下。
对于这些名词的定义的书籍也很多,我特别认可《ACSM体能训练概论》里在第一章对体能训练的定义:体能训练这一术语已定义为多种方式的整合训练。
其实不论什么定义与否,或者门派也好,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整合所有对于运动员来说有用的训练手段,而不应让概念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这让我想到了前几天看的李小龙纪录片,李小龙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因为他发明了截拳道,截拳道特点就是保罗万象,只要有用的都拿来用。于此同时的那个时代,其他人可能还在互相之间进行帮派的切磋角逐,来证明谁是真正的咏春,谁是真正的少林派。
延伸阅读:
训练中平衡性与稳定性关系的探讨
图书免费分享--动态拉伸训练
8个经典腰腹肌徒手练习动作,随时随地增强核心力量
间歇休息时,并不一定不能静坐休息
体育教师该如何回答学生质疑:跑步为何会肚子痛?
最高效实用的六个肩部训练健身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