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认为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吗?如何避免最常见的损伤?


      大多数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群,当看到自己体重突然上涨或者体检报告单出来后的大失所望,都会让他们产生一个念头,那就是:我要开始运动了。而且相信大多数人这时候都会想到的运动就是跑步,这是人们普遍意识中最为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跑步真的是如此简单的吗?
        其实不然,作为一项周期性,高重复的运动项目,跑步对于人的跑姿、体能、身体运动功能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当你的跑姿,或者说在走路时的都存在一些功能障碍时,这些细小的错误都会导致你产生运动损伤,正如我们经常听说的那句话一样,水滴石穿,跑步就是如此,一点小小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停的消磨你的身体。因此,马拉松运动是发生运动损伤概率最高的运动项目。

        那么下面我们就说一说跑步中要注意的两个地方:
        一、关于支撑脚我们应注意什么?
          在脚落地的支撑阶段,身体通过脚踝上方后,扭转力会通过膝关节和髋关节而变大,理想的落脚时应该让踝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在一个垂直面上,这样就可以减少身体通过支撑腿时所产生的扭转力。如果你有足外翻,或内翻,导致X,O型腿,那么你在跑步落地时,膝关节与踝关节就无法保持在一条垂直面上,而人体跑步时,身体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可以达到自身体重的2-3倍,在短跑时,甚至达到体重的6倍。长期如此,膝关节受到不平衡的扭转力,就会产生损伤,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跑步前,一定要纠正自己走路时的姿态,保证膝、髋、踝可以维持在一条垂直线上。

        第二就是,我们落脚点的位置则应在身体重心在地面上所形成的中线位置处。听起来可能不可思议,其实大多数人跑步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与走路不同,走路时,两脚的落点会形成平行线。如果你在跑步时,两脚的落点依然是平行状态,那么你的髋关节总是处于相对更加不稳定的状态,你的身体就要花费更多的力量来维持髋关节的平衡,同时也会造成膝关节内侧的压力。相反,还有些人跑步时,脚的落点呈“交叉线”的情况,两个脚触地发生交叉,则会造成对膝关节外侧的压力。
       

       二、适当的旋前动作是缓冲的关键
           旋前就是上述图片a中的“足外翻”,脚尖内旋--脚底外展--推动小腿和膝关节产生内旋。适当的旋前,是降低冲动力的关键,如果没有适当的旋前,我们的腿就无法完成上述提到的,两脚落地位置落到身体中线处。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过渡的旋前,就会使得脚踝产生更多扭转的力作用到膝关节和髋关节上,从而产生压力。很多人跑步中会感觉足弓痛,可能也是过渡旋前所造成的。因此,这就需要跑步时观察是否可以做到适当的旋前动作,做不出旋前动作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腾空不够,也可能是髋关节稳定性不好,也有可能是踝关节的力量不足导致。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去一对一改善。
     
          这是普通人在跑步中容易忽略的两个技术特点,这两个技术的缺失也是产生大量跑步后膝关节疼痛,脚弓疼痛的原因,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更加重视。当然,跑步所蕴含的道理和科学还有很多,保持关注我们公众号,如果大家对跑步有兴趣,或者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今后再做更详细的论述。
 
更多阅读
增强膝关节力量的四个动作
经典核心稳定和控制力训练的动作分享
训练前需要了解的概念: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
微蹲、半蹲和深蹲哪一个对于速度的提升更有效
1分钟,腹部训练最佳方案
深夜浅谈:你是否还在讨论功能性训练与体能训练的区别?
电子图书免费分享---每天都是比赛日
腰肌劳损的牵拉方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