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 | 白起之死,折射出强秦背后的政治斗争


往期文章
秦昭王的野心有多大?破楚鄢郢之战只不过是他的B计划
策略与战略的碰撞,梳理引发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喋血长平 秦赵生死之战
01
白起之死
一说到秦将白起,可能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杀人如麻,战功无数。
没错,无论是攻打韩魏的伊阙之战、还是破楚的鄢郢之战、或者说是奠定统一局势的长平之战,白起在他生涯大大小小的战事中总共歼敌近百万人,是货真价实的"杀神"。

按常理来讲白起是秦国万人敬仰的一大功臣,然而他的结局却令人唏嘘不已。
在他政治生涯的末期,爵位遭秦王收回,甚至于他的性命也被迫终结在自己手里。
让我们先顺着时间线看看长平一战后秦国内部发生了哪些事件。
秦军获得战争的胜利后,坑杀40万赵军,本有意一举围攻赵国的国都邯郸,顺势将赵国灭掉。
可这个计划遭到了范雎的阻拦。
原本"远交近攻"的主张就是范雎提出来了,从战略角度来看,秦取得对赵战争的胜利,范雎也功不可没。
问题就出在"功劳"二字上面。

杀神白起的光环实在是太大了。白起在长平一战中不仅歼灭赵国精锐部队,其后秦军顺势又拿下了上党郡数座城邑。
假如秦军再一举把赵国灭掉,那按照秦法斩首掠地的战功规定,白起可能就将位列三公,地位明显要高过范雎。
这是范雎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掩藏在秦国长平之战下面的还有一场"制定计划的人和执行计划的人"之间的博弈比拼。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范雎向秦昭王进言:"长平一战,致使我国将士疲惫,百姓困苦。还是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让我国得到休整吧"。
谋士范雎厉害就厉害这儿,他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只字不提停战,但最后还是能让秦王同意他的建议。
秦国休整的同时,赵国也得到了喘息备战的时间。这意味着秦国错过了"趁你病要你命"的机会。
这是战将白起所不能接受的。
 
白起认为,自己与兵士兵们在战场上豁出性命攻城略地,结果后方做出了一个浪费消灭赵国机会的决定,这不等于不把士兵的命当命来看吗?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白起与范雎产生了间隙。
 
白起虽然在战场上获得杀神的称号,但在政坛上,这个头衔似乎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
范雎此时是秦昭王身边的红人,而白起已经逐渐被边缘化。「范雎想全收攻克赵国的胜利果实」
白起声称自己病了,似乎在以拒绝向秦王效忠的方式向秦国顶层宣泄着自己的不满。
 
几个月后,秦王派王陵攻打邯郸,不胜。眼看军败,秦昭王又想要征用白起。
白起告诉秦王:"连年的征战,使秦国兵力已经几乎损失了一半。虽然赵国疲敝,但诸侯怨恨秦国,能够及时对赵国进行支援。此时秦军若要再次远军东征,恐怕无法取胜。"
白起以此为由推辞拒绝了秦王的征召。
 
可领导想要交办一件事给你,你直接拒绝,又不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显然不是领导想要得到的答复。况且在领导眼里能做这件事的只有你一个人。
 
见白起不领命,秦王又让王龁攻打邯郸。
可结局正如白起所料,楚、魏出兵解了邯郸之围,挫败了秦国一举歼灭赵国的计划。
这时白起吐槽了一句:"你看,秦王不听我的话吧。"
 
纵然白起对局势的分析是对的,但在秦王看来,是你白起故意不出力,事后还讽刺我。
 
"领导是没有错的,错的都是下面的人;当手下不能再为自己创造价值时,他似乎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白起多次拒绝应召,秦昭王将秦军接二连三的失败,归罪于白起一个人。最终恼羞成怒的秦王免去了白起的所有官爵,并将其赐死。
秦国一代功臣,就这样湮灭于国家内部的斗争。
 
然而,白起之死只是秦国派系斗争的一个缩影。表面上看这是秦昭王、白起、范雎三者的相互博弈。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向前拉的话,就会发现一些隐藏在战争之下的另一些秘密。
02
秦昭王时期秦国内部斗争
这一切还要从秦昭王即位之时说起。
秦昭王之所以能坐上王位,他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应该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秦武王。
秦武王本是制度下的嫡长子,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作为秦王的他却喜欢比武角力。
武王在位四年期间,驱逐了张仪,改变了秦国连横韩、楚的外交政策,转而对这两国进行侵略,对外彰显出来的就是"好战"。
虽然说此前秦国经历了变法图强的第一阶段,但此时如果树敌太多的话,恐怕并不利于秦国的发展。
幸而,喜好武事的秦武王举鼎而亡。秦昭王登基后使秦国的发展路线从黩武转变为了拉拢诸侯,为定点攻伐其余列国奠定了一定的国际关系基础。

 

秦昭王第二个该感谢的人,应该是他的舅舅,魏冉。
《秦本纪》用了一句极简的话来概括秦昭王的登基过程。
"武王死时,昭襄王为(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
但如果我们翻看《穰侯列传》的话,就会得到另外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
穰侯是魏冉的称号。而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就是魏冉的姐姐,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秦国贵族。
书中记载,由于武王没有儿子,在他死后的三年间,他的几个兄弟相互争夺王位。
而由于魏冉拥有兵权,他替秦昭王杀掉其余竞争对手,是帮助昭王夺得王位的头号功臣。
 
不满20岁的秦昭王登基之后,秦国的政权基本就分别掌握在昭王、宣太后、魏冉以及昭王的两个兄弟高陵君和泾阳君几大集团的手中。
其中魏冉凭借他的身份地位和功勋担任着秦国的国相。
你可能会问了,这魏冉和先前讲的白起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说白起是千里马的话,那魏冉就是能够相中千里马的伯乐了。
白起本是一介平民,他之所以能出人头地,一方面要得益于秦法的制度,百姓可以通过杀敌从底层杀出;
当然另一方面,他也要感谢魏冉这个皇室贵族对他的提拔。
原本两个阶级完全不对等的两个人,魏冉却帮助白起实现了阶级跃迁。
 
白起虽然出生平凡,但他上场似乎就带着主角光环。从崭露头角到伊阙之战,短短几年的时间,白起就从左庶长,升迁至国尉,再升到大良造。
这大良造是当时秦国最高的爵位,意味着白起拥有了秦国的军政大权。
由于知遇之恩,白起和魏冉的关系非常要好。在秦昭王执政早期,我们经常能看到魏冉提议、白起出征的历史记述。
攻打韩魏(伊阙之战)、削弱楚国、夺取魏地,以及破楚鄢郢之战我们都可以看到魏冉白起组合的身影。
也正因为这些战事的胜利,秦国在这些年间掠夺了列国(韩、魏、楚、宋)大片的土地,奠定了雄主的地位。
白起和魏冉这些功臣也受到奖赏,白起受封武安君,而魏冉得到穰侯的称号,受封于定陶。史记记载,这时国相魏冉的家产甚至超过了王室。
 而这故事的下半段就要从这定陶说起了。

「魏冉封邑:定陶」
定陶以富饶著名,曾经是宋国国都。
从地图上看,定陶远离秦国本土难以控制。秦国之所以能隔着韩魏的土地拿下定陶,这就是先前介绍的"齐灭宋,燕破齐,列国瓜分宋地"的历史了。
秦国主导五国伐齐,在破齐后扯下了定陶这一片区域。
当然,指挥秦国这么做的,还是离不开穰侯魏冉,这其中就有他希望受封于定陶的私心。
之后魏冉又建议秦昭王穿过韩国攻打魏国。穰侯这么做不仅是为了让秦国进一步图谋中原,更是为了满足私欲,趁机扩大自己的封邑面积。
然而这个计划进行得并不顺利。
远军作战加上赵国出兵相救,成了阻挠秦军攻破魏都的障碍。多年间,秦国攻大梁没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就在这个时候范雎入秦了,他的出现让魏冉的地位一落千丈。

范雎是魏国人,不幸遭到魏国大夫的陷害,险些丢掉性命。之后他改名换姓,投奔秦国以求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入秦后,范雎向秦昭王提出了那个我们熟知的"远交近攻"的策略。
"远交":指结交齐、燕,暂时放任他们发展。
"近攻":指攻打与秦国接壤的三晋,"得寸则王之寸也",尽可能攫取能够够得着,并且控得住的土地。
从后续的结果来看,"远交近攻"确实是符合秦国当时的国情对外新战略。
但范雎的出现和远交近攻的提出,相当于是全盘否定了魏冉穿过韩国攻打魏、齐的提议。
与之对应的,范雎还私下为秦昭王提出了一条对内的政策,"进一步削弱魏冉,宣太后以及高陵君和泾阳君手中的实权"。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异国人士的范雎,能够迅速登上秦国政治舞台的原因。因为他献出的计策不仅符合秦国的发展路线,同时还更符合秦昭王个人君主利益。
我们之前一直以完整的国家视角来叙述秦国的发展,忽略了秦国的政权并不是完完全全掌握在秦昭王一人手中。
自昭王年少登基以来,秦王、太后、魏冉、王室兄弟各自分得秦国的实权。
范雎初次见秦王时(秦昭王已经有60岁了),就用"秦国哪里有什么秦王,只有太后和穰侯(操控朝廷)罢了"来暗示昭王。
 
对于秦昭王而言,范雎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毕竟作为一国之主的他显然不愿意再维持这种被他人掣肘的局面。
前271年,秦昭王罢免了魏冉国相的职位,将他从咸阳赶走,魏冉的后半生就是于自己的封邑定陶郁郁而终。
范雎就这样当上了秦国的宰相。

同样遭驱逐的还有泾阳君和高陵君。
个人认为,宣太后年事已高,秦昭王只需要剪除宣太后的羽翼,等待太后自然死亡,就可以非常安全对权力进行回收。

魏冉从政治中心退出,还影响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白起。
白起能从底层杀出,要得益于魏冉对他的提拔和支持。换句话说,魏冉是白起的直系领导。
当魏冉这个集团首脑被肃清出朝廷之后,他的党羽也遭到一定程度的打压。
秦赵爆发长平之战,是由于远交近攻策略的执行。而范雎作为牵头人,并没有将几十万大军交给大良造白起,而是选取了左庶长王龁为主将。
这左庶长是白起伊阙之战成名前的官职。
也就是说,罢免魏冉后,秦王和范雎逐渐将白起边缘化。
后来是由于局势紧迫,关乎到秦国的存亡危机,秦昭王才不得不把白起换上场。
 
回到文章开头,长平一役结束后,范雎和白起之间其实有一段围绕战功而明争暗夺的历史记录。
从结果上看,白起坑杀40万赵军似乎官爵都没有得到晋升,我怀疑白起是看到魏冉的结局以及秦王对自己态度的转变,于是决定"抱病不起",以沉默的形式拒绝再向秦昭王效力。
久经沙场的白起最终败在了政治的博弈上,自刎而死……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