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 | 喋血长平 秦赵生死之战


往期文章
启动!秦国这台战争机器
秦昭王的野心有多大?破楚鄢郢之战只不过是他的B计划
策略与战略的碰撞,梳理引发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01
前言
孙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兵法》的作战思想是根据敌我双方的人数规模来采取不同的战术,最好能时刻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如十倍于敌军则采用围剿,比敌方多一倍则要采取分化、各个击破的战术。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首次超大规模的战争,秦、赵双方投入到战场上的人数超过了100万人,其中秦军60万,赵军45万。
秦军远兵作战,人数也不过是赵军人数的1.5倍,同时还要克服粮草输送的难题然。然而白起却利用诱敌深入、合围包夹的战术俘虏了赵国40万大军。
表面上看,赵国的失败似乎是由于临时变帅,赵括纸上谈兵所导致的;但杀神白起的用兵之道显然也超出(或者说"违背")了上述兵法的限制。
这场左右战国局势的生死战,秦、赵二国可谓是倾全国之力发动。
历史的真相真的就如上面所说,赵王愿意把赵国的命运交给一个没有经验的军二代?长平一战是杀神对小白的碾压局?
背后有没有更多值得深挖的细节?这一篇文章我们就来详细解读秦国这场奠定未来统一局势的长平之战。
02
上党郡:白热化的争夺
自秦昭王罢黜魏冉,而任用范雎之后,秦国停止了隔着韩国对魏、齐进攻的战略,而是贯彻"远交近攻",开始策划谋与秦接壤的韩国。
韩国由于先前持续受到秦国的侵略,大片土地被以掠夺、或是以割让的形式转移到秦国手中。此时韩国剩下的疆土呈现一个"8"字形。

「韩国的疆土范围」
其中上半部分面积较大,称为上党郡;郡,顾名思义是戍守边关要塞的据点。
而下半部分,则是以新郑为中心的政治区域。
根据范雎"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的主张,他建议秦昭王进攻韩国上党和河外狭长的交界处。
只要切断了两个区域的连接点,那么韩国的本土区域就会陷入孤立的局面,变得唾手可得。

前265年开始,秦军大举向韩国进攻,接连攻取少曲和高平,迈出了阻断上党、新郑连接的第一步。
白起又于之后的三年进攻陉城,控制住了太行山脉一带的要道,将韩国南北两个区域彻底孤立了起来。
眼看"远交近攻"取得了预期的成效,而后范雎兵分两路,一路巩固太行上附近的防守,阻止韩国上党兵力回防;另一路则是逼近韩国本土境内,欲意夺取韩国的政治腹地。

秦军这一攻一守的部署彻底让韩王慌了神。
此时与韩国接壤的魏国早已拿出"抱薪救火,割地求和"的态度来对待秦国。而驻扎在太行上脉一带的军队更是将可能从北边救援的部队挡在了关卡之外。
所以孤立无援的韩王只能拿出"献出上党郡,以求秦国退兵"的对策。
但这事在执行层发展得十分蹊跷。
上党郡的郡守以"不希望让秦国更加强大"为由,拒绝服从本国国君割让上党的命令,而是私自将上党献给了赵国。
表面上看,上党郡守的做法是违抗君命,但如果往深处思考的话,这可能是解救韩国的一个阳谋。
因为对于赵王而言,接手上党与否还真成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难题。

你说接手吧,这等于抢了秦王的果实,秦国肯定要把矛头转向赵国;
不接吧,秦国占据上党之后踏入赵地将更加容易,赵国的要地又会受到威胁。
回忆回忆几年前的阏与之战。赵奢为了阻挡跨过上党攻打阏与的秦军,可谓拿出了奇策和过人的勇气。要想再次复制阏与制敌的胜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因此赵国内部针对上党问题涌现出了不同的声音。
一种认为韩国献上党是一个转移矛盾的阴谋。
而另一种则认为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获取上党17郡,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如果我们仔细琢磨的话,其实赵国接不接受上党,秦、赵之间可能都会爆发一次大战,只是在哪里打的问题。
赵国如果抢先占得上党,那么秦国便会以进攻者的身份向上党进军。
如果赵国拒绝上党,那么秦国也可能会顺着上党向赵国境内进发。
因此赵王在考量之下做出了接受上党的决策。
要打就在本土之外打。
03
长平之战
前260年前后,秦昭王派王龁[hé]率军攻打上党。原本是秦韩两国的战争,演变为了秦赵之间的大战。
(为什么不直接让白起上呢,因为他已经不是秦王的第一选择。这其中可能牵扯到秦国内部的派系争斗,我们在下一篇文章讲解)
当秦军向上党前进时,赵孝成王命老将廉颇驻守长平,抵御敌军。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意思就是说,一场大规模战争需要的开销是巨大的,其中包括粮食、辎重、兵器、马匹,还要考虑运输成本以及途中的损耗。
日费千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战争拼的就是经济。

虽然说上党在名义上属于赵国,但是长平位于上党与秦国河东郡的交界处。所以秦、赵双方都需要长途跋涉,源源不断地向前输送资源。
而赵国唯一的优势是能以防守方的角色来对付秦国。
科普:赵国稳固的内部结构
赵国与韩国不同,韩国是完全顶不住秦国的进攻,赵国则得益于前两代君主的经营,赵武灵王的改革以及赵惠文王的巩固国政,使赵国能在战国中期与秦、齐并肩对抗。
廉颇、蔺相如、赵胜、赵奢等名将支撑起了赵国的运作。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先前楚国的衰败就是因为腐败的政治以及加剧的内部斗争所导致的。
赵国上层有多稳固呢?
早先文官蔺相如在外交上多次让赵国立于不败之地,但武将廉颇觉得自己战功显赫,廉颇便对官位比自己高的蔺相如心生不满。
后来当廉颇知道蔺相如是为了避免让赵国陷入将相失和的局面,故意不与自己争斗时,他才明白国家安危高于官职大小的道理,于是赤着上身,负荆请罪。
 
类似的,赵奢早先掌管赵国的田税政务。当他面对拒不纳税的赵胜时,依法处死了对方的家臣。
赵胜(赵惠文王的弟弟)是赵国的贵族,得知此事后赵胜勃然大怒,决定杀死赵奢以泄私愤。
赵奢则对他说:"您是赵国的贵公子,如果您都带头违背法令的话,那赵国就会更加衰落。国家衰亡了,您怎么保有您的家产呢?"
平原君赵胜也因为这一点不再为难赵奢。赵国的国家财政因此变得更加富足。

赵奢后来转了行,从文官转成了武官。他最出名的战役就是当廉颇都认为守不下来的阏与,但他却用奇计守了下来("阏与之战"上一篇文章有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赵奢在长平之战之前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补充讲了那么多,我们再回到主线。
前面说了打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拼经济,赵国还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在前期的交锋对阵中,赵军吃了几次小败仗,虽然不会导致全军溃败,但是廉颇谨慎地选择坐守长平,开始修筑壁垒,采取龟缩战术,希望把前来进攻的秦军给耗死。
可强秦的法家农战思想已经维持了近100年, 耕地征税、战争扩张、再耕地征税…这一套体系支撑着秦国战争机器的运作,秦国拥有与赵国耗下去的资本。
 
长平对峙,双军加起来人数超100万(赵45万,秦60万)。如果只算吃的话,赵国一天的粮食开销大概在330万斤左右,而秦国则需要每天消耗450万斤上下。
这还是按照春秋小规模战争(7.5斤/人)来计算的。
这场大规模的对峙,秦赵双方持续了3年之久。可想而知,两国的资产都在迅速消耗蒸发。

为什么两军要派如此规模的军队争夺上党呢?
对于赵国而言,曾经有韩、魏两国挡在自己前面,替自己挨打。但是随着秦国将河东河外土地大片收复后,挡箭牌没了,秦国的疆域离自己越来越近。
阏与之战中,韩国颓势,秦军直接穿过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如果不是赵奢在此战中险胜,那可能上党已经并入了秦国的控制范围,而赵都邯郸就将遭受极大的威胁。
 
对于秦国而言,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策略时就说:"秦、韩两国的地盘像刺绣一样交错。在如此紧密的联系下,若天下局势有变,那么韩国就会直接威胁到秦国。"
我们都知道韩国实力弱小,不具备单独攻秦的能力。
但如果上党这一大块地并入赵国的范围的话,情况就变成了秦、赵两国的地盘犬牙交错,赵国的实力显然比韩国强的多,对秦构成的威胁也更大,所以秦国必须要重视上党的争夺。
双方都不能让步,所以长平之战就成了两国举全国之力都要力争拿下的战役。
但维持战争的巨大开销是显而易见的,三年的对峙让秦、赵双方都承担着疯狂的支出。
面对秦军的挑衅,廉颇丝毫不理会,而是要将消耗战术贯彻到底;而秦军则希望进攻一举终结这场战役,双方差不多到了崩溃的边缘。
赵孝成王看着国库的资产一天比一天少,如果继续消耗下去,可能赵国本土就要出现危机了。赵王多次责备廉颇不敢进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赵王是想早点结束这场战争的。
当然,秦王这边也被耗得坐不住了,迫切希望开战。为此范雎拿出千金贿赂赵人,对赵国设下了反间计。
秦国向赵国政府透露的假情报是:"秦军根本不怕廉颇,唯一忌惮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秦国这是想通过反间的形式,诱使对方改变作战策略。而这个消息正中赵王下怀,因为赵王早就想开战了。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这场举全国之力势必要拿下的战役,赵孝成王真的愿意把赵国的命脉交给一个没有实战经验之人?
赵括早先与父亲赵奢一起制定作战计划,他的能力其实得到了赵奢的认可,但是他的治兵理念却遭到了赵奢的否定。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虽为兵家思想,但在开篇就阐述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关乎着百姓的生死和国家的兴亡。因此孙子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
 
可赵奢在与儿子的接触过程中发现赵括虽然懂得布兵之道,但战争是一场生与死的对抗,赵括却认为战争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或许在赵括看来,战争就只是战争,一场胜负游戏。但实际上战争的背后还关系到上面提到的政治形态,国家兴亡,百姓生死。也许这就是赵奢认为赵括不可重用的原因。
当赵孝成王下定决心要将赵括替换上场时,秦国这一方早已经悄悄换上了白起。秦王下令,如有泄露白起信息的,斩首处死。
之所以这么做,秦王就是不希望赵军听到白起威名而再次选择怯战。
当然,赵孝成王要把廉颇换下来,而让赵括登场,交给他的任务显然不是要赵括继续防守,而是转守为攻。
秦赵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虽然说秦军在人数上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白起登场后并没有与赵军正面交锋,而是假装败退,示敌以弱,诱骗赵军倾巢而出。
当赵括率全军向前推进,攻打秦国前部队线的时候,白起命2.5万奇兵从左翼包抄到赵军营垒后方,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同时又命右翼5000骑兵奇袭赵国壁垒前线,将出击的赵军以及未出击的赵军截成了两段。

「长平之战用兵示意图」
孙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险峻的群山以及高耸的军事壁垒不仅成为了阻碍赵军进攻的屏障,同时还成了包围赵军的天然利器。
白起仅用了60万人,就将赵国的45万大军分割成了两部分,并且全都包围了起来。
他利用有限的资源将"围之、分之、战之"(围剿、分化、进攻)的战术运用到了极致。
出击的赵括军发现自己进攻无果,反倒还落入敌人的包围圈时,希望就地修筑营垒再次与秦国对峙,可是这已经来不及了。
秦王得知赵军被包围的消息,亲自到河内地区征收15岁以上的男子,各赐爵位一级,命他们孤军深入,切断赵军向前线输送资源的粮道。
可以看出秦国也已孤注一掷,手里仅剩的军事资源已不多了,在决胜的关键时期强征当地民众参与战争。
 
但就是这样的部署,让赵括的进队陷入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绝境。
赵军身上带的口粮越吃越少,饥饿的恐惧感逐渐在军队内部扩散,被围困了一个半月之久的赵军就要坚持不住了。
等不来援军的赵括,只能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强行突破秦军壁垒这一计划上。
为了稳定全军情绪,赵括处死了扰乱军心的几个军官。作为将领的他,他最后荣光就是团结剩下的赵军,分成几个部队,连续轮流向秦国的营垒发起突刺冲击,试图突破这坚固的包围圈。

但是,赵括并不能完成像他父亲赵奢那样的壮举。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次没有站在赵国这一边。
 
饥饿疲惫,孤立无援,四周的高山险阻,以及同样渴望破敌的秦军,使赵括的军队即使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气势,但依然回天乏术。
赵括在搏杀中中箭身亡,失去首脑的40余万赵军全部缴械投降。
战争虽停,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白起如何安置这40万赵国降军,是放虎归山?还是吸取接纳?亦或者是如数歼灭?
如果放回去,等于就是放弃打击赵国精锐的机会,为日后埋下祸患;
如果接收,那又如此控制这大规模的军队,保证他们不会谋反?
所以,留给白起的只有这最后这一个选项——杀。而且还是一举全歼的坑杀。
就这样,仅有一批年龄小的士兵被放回了赵国,而剩下的40万大军全部惨遭活埋。

虽然说秦国获得了胜利,日后也攻占了上党,奠定了统一的基础。
但长平一战,粮食问题也差点让秦国陷入绝境,白起曾请秦王向前线拨粮,但却被指责"不量百姓之力";
秦国在这场拉锯战中损失了近30万士兵,内部也已国虚民饥。
正是这样一种情形,还有一个细节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双方的外交。秦、赵双方其实都还暴露了一个致命的弱点。
 反间、换将、包围这是我们在正面战场中能看到的出招。
我们知道这场拉锯战,秦、赵双方都已经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投入到了前线战场。如果其余列国趁机偷袭秦、赵本土的话,可能整个局势又会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其实,秦昭王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以威逼利诱的手段,防止魏国在长平对峙期间对秦国出兵。
魏国的国土处于水路的交通要道,容易遭到大水灌溉。
因此秦昭王对魏王说:"你投靠我,我就把控制水路的垣雍送给你,这样⼤梁就可以免于被水淹的威胁之下"
魏王接受了秦王的提议,也因此没有在长平之战期间出兵。
但最终秦昭王并没有把垣雍送给魏国,水淹大梁也成了日后秦始皇攻灭魏国的一个重要手段。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