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 | 吕雉临朝称制,外戚、诸侯、权臣将上演怎样的派系斗争?


往期文章
被夺去兵权的韩信为何还能谋反?
背叛陈胜起义的生死兄弟下场如何?一个被韩信斩杀,另一个竟成了赵王
刘盈、刘如意争太子的背后,还隐藏了哪些专制皇权的秘密?
01
吕后临朝
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于长乐宫去世,太子刘盈正式登基,成为了西汉历史上的第二位皇帝。
尽管汉惠帝刘盈坐上了王座,但此时西汉的政权实际上是掌握在了刘盈的母后,也就是帮他夺得皇权的吕雉手中。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刘邦的老丈人吕公,当时是携带着家眷和家产入股刘邦的创业公司。
如今创业公司上市,创业人刘邦又死了,所以坐在幕后的吕后就成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性格软弱的刘盈只不过是台前的一个工具。
吕后不仅是一位手腕极强的政治人物,同时她还是一名母亲、一个女人。
因此吕后在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自己的情敌,以及与儿子夺嫡的政敌——刘邦生前的宠妃戚夫人,以及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

《史记》记载,戚夫人被吕雉砍掉手脚,挖掉双眼,熏哑喉咙。昔日皇帝的宠妃活生生得被皇太后整成了"人彘"。
汉惠帝见状,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此后刘盈每天喝酒淫乐,不再摄理政事,于前188年郁郁而终。
"惠",是刘盈的谥号,代表着仁慈。
我们可以说软弱的刘盈不具备帝王的气质,但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仁爱的哥哥。
早先吕后找尽借口召赵王刘如意进京,汉惠帝知道母亲要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因此他如影随形陪伴在刘如意的身旁,不给吕雉下手的机会。
或许刘盈从没有把刘如意当成夺嫡仇人,在他眼里,两人只有兄弟的手足情谊。
但比政治手腕的话,刘盈还不是他母亲的对手。
宫中到处都是吕雉的眼线,刘氏兄弟的行踪,吕后了如指掌。
刘盈这个贴身保镖可以当一时,但当不了了一世。
在戚夫人死后不久,被扣留在长安的赵王刘如意也遭到了吕雉的毒害。
清除最大的政治敌手仅仅是吕雉计划中的第一步。
汉惠帝和刘如意的死,让吕雉加快了集权的速度。
从前188年开始,吕后先后扶持了两位小皇帝。
由于幼主不具备执政的能力,因此垂帘听政的吕后才是西汉货真价实的帝王。
吕后临朝称制正式拉开了序幕。
02
宫廷内的派系斗争
在吕雉的操刀下,刘邦的两个儿子刘友(新任赵王)、刘恢(新任梁王)相继被逼死。
这意味着,诸侯王的封国和位置都空缺了出来。
掌握了实权的的吕后立马将政治资源向她背后的吕氏家族所倾斜。
此后,吕后接连克服了朝中的阻力,先后将吕台、吕产、吕禄等数名同姓亲属封为了诸侯王。

为什么说执掌大权的吕后还要克服宫廷中的各种阻力呢?
这是因为刘邦死之前与众臣立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逐渐开始起作用了。
早先吕后提及分封诸吕,总有汉臣以吕雉破坏白马盟约为由,对其阻挠。
吕后知道自己违约,但皇权专制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吸引力,促使她进一步实施巩固吕氏家族的集权计划。
所以,要让计划执行下去,吕后就要让朝堂上那些反对的声音"消失"。
汉臣,是西汉统治阶级庞大的官员群体。
其中有的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有的是被各方势力提拔起来的官员;还有的则是新权贵阶级的后代。
所以汉臣仅仅是这个集体的统称,每个权臣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出发点。
这样一来,也就有了派系。
楚汉战争期间投入刘邦阵营的王陵,时任西汉右丞相,他就在朝堂上公然反对吕后分封诸吕。
正因为如此,性格坦率,说话直的右丞相王陵被吕后改为太傅(皇帝的老师)。一招明升暗降下来,吕雉就剥夺了王陵的实权,扫除了一个异己。

不仅如此,吕后又命审食其填补右丞相这个职位的空缺。
审食其也是从沛县开始就追随刘邦。不过与樊哙、周勃等人不同,审食其的任务不是到前线杀敌,而是留守沛县照顾刘邦的妻儿。
很明显,吕后这是把自己信得过的人安放到了重要的职位上。
《史记》中虽然只记载了王陵与审食其的事件,但从吕雉大规模对吕姓同胞封侯的记录来推测,那些明确拥护白马之盟的汉臣极大可能遭到了吕氏家族的打压。
有的或许能像王陵那样全身而退,但有的恐怕面临着性命之忧。
扶持亲信,打压异己。这是领导巩固权力的常规手段。
在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中,如何选边站队,是当时汉臣群体的求生之道。
说到站队,可以像王陵那样明里暗里都誓死保卫刘氏的王权;
也可以像审食其那样,审时度势,直接拥护新掌权的吕氏家族;
当然,还可以像陈平、周勃那样,两头下注,两边都不得罪。

与性格直率的王陵不同,陈平这个人特点是圆滑到了极致。
由于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xū],刘邦病危时痛恨樊哙与吕家人勾结(有谗言说樊哙要替吕氏除掉戚夫人和刘如意)。
所以汉高祖在弥留之际叫陈平和周勃去军中杀掉樊哙,接管其军权,以防自己的宠妃爱子遭遇不测。
这对陈平来说可是接手了一个极其棘手的任务。
此时刘邦已经病危,刘盈登基、吕后掌权只是时间问题。
你说杀掉樊哙吧,那摆明是得罪吕雉。到时候就是替刘邦办事的陈平遭到吕家的报复。
你说不杀吧,这又是公然违抗皇命。
所以,陈平想了一个两边都不得罪的办法——我把樊哙抓回来,到时候人在你汉高祖跟前,要杀要放,皇帝你亲自做决定。
事实证明,陈平的权宜之计救了他和周勃两个人。在羁押樊哙的途中,汉高祖就驾崩了。
陈平知道此时的吕雉已能只手遮天,所以陈平回到宫中立马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给刘邦哭丧,以表自己对汉室的忠诚;
另一件就是把缉拿樊哙一事的前后经过向吕后禀报,向吕雉表露自己并没有要与其作对的态度。
圆滑的陈平在高祖灵前哭道:"您让我就地处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千里迢迢把人带回来,您却这么没了,这可如怎么办啊?"
这些话明显是说给吕雉听的,樊哙还活着,说明陈平没有把自己最后一条退路斩断。
就连樊哙的老婆吕媭去说陈平的坏话,吕后也没有因此怀疑责备陈平。

陈平甚至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为的也是让吕氏对自己放松警惕。

更绝的是,后来吕雉在宫中上询问众臣:"我想分封诸吕为王,大家觉得怎么样啊?"
王陵说:不可。
陈平却说:完全可行。
对比之下,直率的王陵被贬官,而狡猾的陈平依然留在了朝堂这盘棋局上。
经过几轮博弈,得势的吕雉开始对西汉内阁进行尝试性的改动。
不仅吕台、吕产、吕禄等人被封为王,其余吕氏以及与其有姻联、政治关系的不少人都封为了侯。
我们知道,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中央政府与诸侯王共存。
而西汉中央政府内部运行的制度是中央集权制,所有官员都由中央任命。
官职,一般是不能世袭的。
所以,为了保有功勋世家的家族富贵,在官位之外还有一套独立的列侯爵制。
在正常情况下,"列侯、爵位"是可以世袭的。
被封为列侯的同时,还会伴随着食邑。也就是经常听说的千户侯、万户侯。
官员们为朝廷办事,才能吃俸禄。
而列侯则可以世代坐在食邑上,征收并享用百姓的税收。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西汉开国初期,能被封为侯的,大部分都是在战场上建了军功的功臣,例如:留侯张良、淮阴侯韩信、舞阳侯樊哙等人。

《史记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录了143位西汉开国功臣侯

列侯的存在,是皇帝将革命果实分享给功臣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也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
道理也很简单,封建专制,开国功臣跟着皇帝打天下的目的还不就是为了给家族多留点财富?
舍不得瓜分利益,那就和项羽的下场差不多了。
吕后生前让大量吕氏集团的人成为了侯,目的是为吕氏家族日后掌握执政权奠定门槛,毕竟政治是讲究出生的。

从统治阶级内部来看,吕雉执政期间是诸吕集团篡夺并蚕食刘氏政权的黄金时期。
一是部分刘氏诸侯王遭到杀害,吕氏取而代之。
二是吕氏开始侵吞刘氏家族的资产。
对于功臣集团,吕后生前往往贬掉的是明面上反对自己封诸吕的王陵等人。
而没提反对意见的周勃甚至还被封为了太尉(最高军事官员)。
可以看出,吕雉还是比较忌惮那些有影响力的开国功臣,因此在分封诸吕的同时,她又通过提拔的手段来拉拢重臣。
尽管吕后临朝称制的8年期间大力扶持吕氏家族。
但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环境中的吕家二代们似乎并没有获得如期的成长。
由于朝堂上各股势力权衡的因素,吕氏侵蚀刘氏政权的速度实在太慢了。
因此,吕后在临终前孤注一掷,她下令强制命吕禄为相(行政权),又任吕禄的女儿为皇后(皇权),同时还将京城禁卫军的军权分别交给了吕王吕产和赵王吕禄。
吕雉企图靠自己最后一口气来加速吕家的集权。然而这却在无形中却开启了吕氏家族灭绝的死门。
这个遗诏相当于昭告天下:以后西汉的政权不姓刘,改姓吕。诸侯也好、列侯也罢,所有分配格局都将重新制定。
前面你吕家打压诸侯王,利益没遭侵害的功臣们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这个政令一出,无疑把西汉内部陈平、周勃等左右逢源的大臣推向了吕氏家族的对立面。
刘邦生前"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即将应验了……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