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由盛转衰:吃别人画的大饼 把好牌打成烂牌


往期文章
隐藏在《商君书》中的玄机「深入秦法 下」
赵魏韩:战国时代的发动机
揭秘:同甘共苦的赵魏韩为何反目?
01
手牌:丰富的资产
战国初期,魏国作为三晋之首,瓜分到了晋国大部分的政治遗产。
其中包括河东的安邑一带,以及河内地区的安阳等数座城邑。

从地图板块来看,虽然赵国分到的领土比魏国还多,但这些地方大多都位于中原以北的偏远地带。
魏国相比与赵、韩二国,掌握了晋国已经开发好的政治经济地段、抵御秦国东进的边关要塞(上图左边的紫色区域),以及靠近中原的文化区域(上图右边的紫色区域)。
春秋末,战国初。
随着学者的出现和士阶层的崛起,各国涌现出了大量人才。
学士们在各国间周游,寻找施展各自才华的机会。
而在经济、政治领先的魏国,就成了这些游士们青睐的首选。
不过,魏国能拥有这些成就,不光光是因为丰厚的遗产;
这还要得益于在魏文侯的支持下,让李悝在国内推动变法改革。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
魏国是战国时期最早执行变法的国家。李悝在农业、经济、政治、法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废除了贵族阶级的特权,增加了土地的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提升了经济的增长。
变法的结果,就是让魏国在第一时间全面提升了国内的综合实力,成为了战国初期的第一个强国。
而正因为各方面的繁荣,以及前沿的包容思想,才让魏国吸纳了诸多人才。
例如:吴起(卫国)、乐羊(宋国)、商鞅(卫国)、翟璜、西门豹、公叔痤等人。

在变法带来的成效,以及众多人才支撑的双重加持下,魏国于战国早期的兼并战中,获得了丰硕的战绩。
前413年开始,魏文侯派吴起向西攻打秦国。
仅仅2年的时间,吴起就拿下了秦国的河西地带。进一步把秦国钳制或者说是困在了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科普:为什么春期秦国的存在感很低
早在春秋时期,秦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在中原的战场,就是因为多次遭到了晋国的阻击。
从秦晋之好再到秦晋决裂,两国打了大大小小几十场仗。
我们单看秦国主动进攻的战争:
前624年,秦国进攻山西的王官,虽然场面占优,但是因为补给跟不上,只好班师回朝。
前619年,秦国攻取武城;
前615年,河曲之战,秦国试图啃下河东,但被晋国成功得防御了下来。
前578年,秦、楚联合伐晋,晋厉公号令中原诸侯,于麻隧挫败秦国的计划。秦国因此元气大伤。
前559年,秦偷袭晋国得逞,但在2两年后就遭到晋国的报复。一进一出,也没捞到绝对的好处。

春秋时,秦晋之间就是围绕河西与河东展开争夺。事实也证明秦国屡次东进,都因为晋国的存在而计划泡汤。
科普:吴起
如今吴起把整个河西地区收入魏国囊中,足以看出魏国强大的国力以及吴起出众的军事能力。
而吴起这个人,确实有些本事。
他本是卫国人,早先在鲁国做官,受到排挤后逃到魏国,又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
真的是在哪儿都会发光。(后来又去楚国主持变法)
作为魏国军官,吴起完全没有领导的架子。
他衣食住行全和普通士兵待在一起,还亲自给士兵吸吮脓液。
你说有这样把自己当真兄弟的老板,谁还不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吴起攻下河西只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剩下一半是如何守河西。
为此,担任河西郡守的吴起发明了"武卒"。
"武卒",简单来说,就是选拔精兵的制度。
魏国农业、经济、军事的强大,是有底层的人口基数来做支撑的。
别人还是"抓男丁"模式来充军的时候,魏国已经开始培养和选拔士兵了。
在战场上,1换1和1换3可是有本质的区别。

魏国对士兵的负重(携带军粮)、体能(急行军)、力量(开弓射箭)等多个方面都有考核要求。

前期强大的魏国不光是拿下了河西一带。在乐羊的带领下,魏国还隔着赵国攻灭了中山。
鼎盛时期的魏国,主要控制着河东河西(下图左)、河内(下图右下)、中山(下图右上)这三大板块的疆域。

02
下注:两难的抉择
虽然我们都说七雄争霸,然而在战国初年,诸侯间达成共识的只有六个强国。
哪一个国家被排除在外了?
那就是最后统一华夏的秦国。

前面说了,春秋时由于晋国的存在,秦国东进一直受阻;
战国时,魏国拿下河西地区,意味着秦国又进一步远离了中原地带。
当时,无法参与中原盟会的秦国被当作夷狄外族,不受诸侯的待见。
换句话说就是:别人都不愿意带着秦伯一起玩儿。
而贯穿整个西周和春秋,列国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在中原。
中原中原,带个"中"字是有道理的。
你看楚国曾经一直想融入周天子的体系,就搞了一个问鼎中原。
你问这个和魏国有啥关系?
别着急,你只要先记住河西河东地区就行了,这是魏国下注的一个选项,下面我们再介绍另外一个选项。

随着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完成,牌桌上谁是玩家谁是筹码已经清晰明了。
现在楚、韩已经把兵力注入郑国,试图进一步在中原安插势力。

「郑国位于中下方浅橘色的区域」
看图,魏国的领土相当分散。
所以,三晋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要。
早期的赵魏韩形如兄弟,魏侯可以刷脸卡向两国借道,以此来连接三个板块。
所以当楚、韩攻入郑国的时候,三晋联合抵御楚国,共同瓜分胜利果实。
然而,三晋中实际真正捞到好处的只有魏、韩两国。
因为赵国位置太靠北边了,想吃肉但是吃不到啊。
所以,赵国就把目标望向了卫国(魏国的小弟),这就加剧了三晋的分裂。

由于卫国的缘故,魏、赵两国下场厮杀。
但魏国的综合国力更强,同时掌握中山与河内地区的魏国在位置上也限制着赵国的发挥。
赵国为了活命,找楚国帮忙。
楚国一进场,就把魏国的诸多问题暴露了出来。

一是,楚国的进攻直接切断了魏国河东与河内地区的连接。
交通断了,等于粮草兵马物资的输送就停摆了。
而主导楚国进军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替魏国攻下河西地区的吴起。
吴起在魏国遭到了猜忌和陷害,无奈之下又投奔到楚国。他受李悝法家思想的影响,在楚国也搞起了改革。
「人才的流失也成了魏国失败的其中一个因素」
 
二是,虽然赵、魏后来停了战,但是两者关系已经恶化,这就导致魏河内与中山地区的连接中断。
中山国后来重新复国,魏国彻底丢掉了这一个板块。
 
而这最后一个问题,也是魏侯最顾虑的问题。
那就是,魏国在河内征战的同时,秦国开始对河西地区动手;
随着三晋关系的破裂,日后韩国完全有能力代替楚国这个角色,并可能伙同赵国再次切断魏国河东与河内地区的交通线。

我们来看上面这张图。
魏国此时掌握着河东河西、河内,两大板块。
河东:魏国国都,相对远离中原,面临被秦、赵、韩包围的风险。
河内:中原文化中心,虽然竞争力大,但四周有周、郑、卫、宋、鲁等小国可以争取。
 
好了,基于现在的大背景,如果你是魏侯,请问你会选哪个板块进行发展?

如果你选择发展河内地区的话,那恭喜你,你可能就走上魏国由盛转衰的老路了。
前361年,魏侯趁着三晋关系还没彻底决裂的时候,向赵、韩提出换地的请求。
换地的目的,其实是把国都从河东的安邑迁至河内的大梁,实现战略重心大转移。
「同时期魏惠王弃用商鞅,商鞅带着法家学说进入秦国」
至此,魏国将河内地区的领土连成了一片,也将资源和注意力都放在了中原地带。(河东河西地区依然留存)

「紫色区域就是魏国的领土」
03
出牌:逐鹿中原
前360年前后,战国七雄都陆陆续续开始变法,各国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战国的全面兼并战也就此拉开序幕。
 
魏国大费周章的迁都到河内,很明显就是要在中原搞事情。
为了保护卫国这个小弟,魏侯以此为借口率先对赵国发难。
凭借多年来变法取得的成就,魏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将赵国的邯郸逼入绝境。
我认为魏军这次伐赵,是做了一定的准备。
事前魏侯就与周边的韩、宋、鲁、卫会盟,避免像先前那样遭到楚国的袭击,使自己腹背受敌。
后来楚军确实采取了援赵的行动,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然而,这并不代表赵国失去了援助,因为赵、齐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同盟的关系。
同时,中原这块地实在是太香了,谁都不愿意让别人多吃掉一块肥肉。
齐威王答应了赵侯求救的请求,派田忌和孙膑出兵援赵。
当时,齐、魏双方的兵力几乎是对等的水平。
孙膑提出:
"  魏国的精锐为了攻打邯郸,几近倾巢而出。此时魏都大梁处于空虚的状态。只要出兵进攻魏国大本营,就可以救下邯郸。 "
为了达成目的,齐军设下层层圈套。
其一,高调进军平陵,意在转移魏军大部队的注意力,同时在交战中示敌以弱,让魏军放松警惕;
其二,派轻骑兵突袭魏国大本营,迫使魏将庞涓无心恋战,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撤军救国;
其三,在必经之路桂陵设伏,突袭魏军,打他个猝不及防。

这场齐对魏发动的桂陵之战,就是经典的围魏救赵。
桂陵一战,魏国主力虽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重创,魏都大梁也没有真正遭到袭击。
但它犹如沼泽一般,将魏国拖入了一个难以脱身的深渊。
魏惠王一心要在中原寻求突破,重振旗鼓后还是攻破了邯郸,又联合韩国于襄陵击败了齐国为首的联军。
然而,这几场胜仗并没有给魏国带来多大的收益,甚至还可以说魏国做了一点赔本买卖。
一方面,就在魏王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中原的时候,秦国已经向东攻取了少梁等地,秦国的军队也安插在了魏国河东地区以及韩国边壤的交接处。
另一方面,中原的局势并没有魏王想象中的那么好控制。
魏军攻破邯郸,消耗了大量的元气,而齐、赵、楚也并没有因为战败而让步;
他们通过谈判施压的方式,以求和的名义迫使魏国归还邯郸。
04
吃饼、梭哈:崩盘的开始
假如每个人心中都有执念的话,那魏惠王的执念就是独步中原。
当一个人铁了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只想听自己愿意听到的东西,哪怕说话人的是曾经的弃将,别国的功臣。
给魏惠王说好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在秦国搞变法的商鞅。
商鞅本是卫国人,他和吴起一样,来到魏国是为了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
不过,商鞅在这里没有遇到自己的伯乐,他在魏国的天花板就仅仅是国相的门客。
因此,当被中原列国歧视的秦孝公下定改革的决心时,商鞅就转变了战线,决定前往秦国碰碰运气。
没想到这一去,商鞅带着从李悝那里学来的法家思想,真的在秦国取得了成功。
 
围魏救赵之时,正在进行第一次变法的秦国成功偷袭并夺回了部分河西领地。
那时秦国变法的时间短,国家还处于在提升期,秦孝公认为自己如果与魏国正面交锋的话胜算不大。
所以打了胜仗的秦孝公还是很焦虑的,他担心魏国遭到魏国的反扑。
这个时候,商鞅站出来,主动要求出使魏国。他此行的目的就要让魏王打消对秦国出兵的念头。
你一定想不到他是怎么劝说魏王的。
因为商鞅没有劝,而是给魏王画了一个超级大的饼,同时这个饼呢,魏王还愿意咽下去。
 
商鞅曾在魏国"流过洋",作为"魏国通"的他知道魏王对于中原的执念。而这一点正好就被商鞅利用了起来。
 
商鞅来到魏国,马上就开始给魏惠王画饼了,说道:
"  秦国这个荒蛮之地,不需要您动手就会屈服。
您要想称霸天下的话,应该代替天子的头衔,在中原召集鲁、卫、宋等国,北边争取燕国,西边争取秦国。
这样中、西、北三大地区都听您的号令,如此一来,只要调集诸侯的军队,就可以南攻楚国、东图齐国,霸业马上就能完成了呐!  "

你还别说,我听了这个计划都觉得很诱人。更别说那位为了中原而专门迁都大梁的魏惠王了。
很快,魏王就着手于称王的事业,他召集诸侯前来参加盟会,让其承认自己天子的称号。
然而魏王手牌虽然摸得好,但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没有摸清场上其他玩家的心理。
此时大国们虽然都有僭越天子的想法,但大家都还没有下场斗一斗,怎么会轻易承认别人就是天子呢?
 
因此齐、楚、韩为首的大国率先跳出来反对魏王;
同时那些小国也对此感到畏惧,其中不少诸侯还投入了齐国的怀抱。
 
让魏惠王没想到的是,这次称王的行动非但没有给他带来正向的收益,反而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暴露在风险之下。
 
马陵之战
前342年,因韩国极力反对魏国,骑虎难下的魏王举大军全力进攻韩国。
被打得焦头烂额的韩国很快就向齐国求救。
这一场仗,其实关乎着未来中原局势的走向。
成了众诸侯打击对象的魏国,如果不主动采取行动,那别国可能就要攻入魏境;
对其他诸侯来说,如果让魏国攻下韩国,意味着魏国将控制中原的咽喉要道。
因此,齐国不光要制止魏国,还要限制韩国的进退,这样的话才能将齐国的利益最大化,以为日后进军中原做好铺垫。
为此,齐国在1年后才出兵援韩,齐威王就是等到韩、魏双方打得精疲力尽时,再来坐收渔翁之利。
 
前341年,齐国将帅田忌、孙膑等人率10万大军踏入魏地,魏王也派大将庞涓和太子也领10万兵马前来对抗。
孙膑为了迷惑魏军,一方面故意每天减少营中军灶的数量,制造出齐军涣散逃散的假象。
同时,齐军又选择埋伏在狭窄的马陵,等待魏军的到来。

那天夜里,被麻痹的魏军为追击"军心涣散"的齐人行军至马陵。
然而等待他们不是一场大胜,而是齐军万箭齐发、滚石俱下的伏击。
齐军全歼了魏国的主力部队,俘虏了魏太子,魏将庞涓也饮恨自杀。
 
马陵之战带给魏国打击是相当惨重的,未来的王储被俘虏,引以为傲的精兵悍将也死了一大批。
而吃了败仗的魏王更是没有了从前的气焰。
为了避免再遭齐、楚两国的进攻,魏王放下了身段,主动承认齐王的地位。
魏王这么做,一是向齐王示弱,减少东边的压力;二是激怒楚国(楚王不承认齐王,就会出兵伐齐),转移来自楚国的矛盾。
可见,马陵一战,魏惠王还失去了强国的威望和地位。
但,这仅仅是魏国中原战场的损失。
那个给魏王画大饼的商鞅,不仅借他人之手重创了魏国,还成功的为秦国争取了第二次变法的机会。
在魏国与齐国爆发冲突的时候,秦军再度卷土东进,收复河西失地。
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秦军数次东征,屠三晋平民,歼敌数十万,夺回了整个河西地区。

「紫色区域就是魏国的领土」
河西的失守意味着魏国从此也失去了河东地区的主动权,也暗示着掌握了函谷关的秦国撬开了进军中原的大门。
魏国就此衰落,但华夏大地即将开始合纵连横的战国历史……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