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 | 因法而荣 因利而亡,商鞅变法 「深入秦法 上」


往期文章
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田氏代齐 上」
田氏笼络了哪些人,又打击了哪些人?「田氏代齐 下」
要跻身七雄 除了掌握人口和钱粮 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01
前言
上一篇讲到,随着"士"阶层的崛起,以及各国君主对改革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列国间周游,宣传着自己的学派思想。
其中李悝、吴起等人分别受到魏文侯、楚悼王的重用,他们的法家思想率先让魏、楚两国发展小农经济,从而富国强兵。
前361年,秦孝公登基,面对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落后于其余各国的现状,决定任用前来演说的卫国人公孙鞅在秦国范围内执行一场全新的政治改革。
这场改革就是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虽然让秦国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其中的酷刑与愚民政策并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
国强而民弱,因此后世对商鞅的变法争议不断,褒贬不一。
接下来的两篇文章,我们将基于《史记》、《资治通鉴》以及《商君书》中的内容,由浅入深地为大家介绍以商鞅变法为核心的秦国法家思想。
相信各位读者在读了我们的文章之后,也能对先秦的法家思想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这第一篇文章,我们就先来讲讲商鞅变法前后的所有经过。

公孙鞅、卫鞅、商鞅、商君这些称呼都指代的是同一个人。这篇文章我们以卫鞅来称呼他。

02
卫鞅入秦
公孙鞅是卫国的贵族,所以也称他为卫鞅。
卫鞅在奔秦之前其实是魏国国相公叔痤的家臣。
先前介绍了,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就是李悝在魏国领导的法家思想的变法。
受李悝的影响,待在魏国的卫鞅也开始研究刑名法术之学,不过他在魏国并没有遇到施展能力的机会。
当时,赵魏韩楚等国率先进行变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特别是与秦国接壤的魏国,在秦孝公上台初期,魏国就向西进攻掠夺了秦国的河西地区。
因此,面对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的情况,秦孝公在全国范围内下达求贤令,希望也能通过变法来改变国家的现状。
在魏国得不到发展的卫鞅就是在这个时候选择前往秦国以寻求施展抱负的机会。
 
来到秦国的卫鞅,通过接近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终于获得了与秦侯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经历多次面谈后,秦孝公认可了卫鞅的学说,并任命他为左庶长(秦国官职)。
03
变法的前置阻力
虽然获得了秦孝公的首肯,但是卫鞅在推行自己的法家政策之前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
这股阻力不仅来自于朝堂之上的官员,也来自于庙堂之远的平头百姓。
《商君书》开篇就记述了卫鞅与甘龙、杜挚两位大夫展开激烈的辩论。而这场辩论的主题就是应不应该在秦国内施行变法。

秦孝公担心变法带来舆论的负面影响

甘、杜二人代表的是秦国内部的保守派旧势力,他们反对变法,是因为局限于当时的政治体系,认为必须要效仿古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平衡安稳发展。
卫鞅则列举了上古乃至商周采用刑罚取得的成就,他认为只要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就应该果断执行,不能因为遵循古制而约束和限制新的政策。
这场辩论的具体过程我就不赘述了,最终是以卫鞅激进的改革派获得了胜利。秦孝公也因此下定了变法的决心。

经过3年的准备,在新法令颁布之前,卫鞅在集市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下令:"有人能搬动木头就奖赏十金。"
这是卫鞅为在底层推行法家政策做最后的铺垫和造势,因为他要让民众相信接下来全国上下都要按照法律执行。
毕竟,曾经的刑罚是隐藏在贵族背后用来惩戒和统治平民的专有权利,所以就有"刑不上大夫"以及"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古训。
卫鞅要先打消人民的顾虑。
一开始,大家都感到奇怪,没人敢上前搬木头。为此卫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
后来,有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卫鞅也兑现了承诺,以表明高层对令出必行的决心。

政策出台一年后,不少人抱怨新法的不便。
这时秦国太子犯了法,卫鞅认为正是上层贵族不守法的缘故才导致了法令推行得如此困难,因此他处罚了太子的老师来示众,这才遏制了国内反对的声音。
04
第一次变法
随着新法律的推行,卫鞅的第一次变法开始实施,而这第一次变法恰恰是对底层的改造。
 
卫鞅法家思想的核心是"农战"思维。
"农"就是务农(发展小农经济),这是一切经济资源的砥柱;而"战"就是消耗资源,发起对外战争,从而兼并土地掠夺新资源。
在卫鞅看来,"以农养战","以战养战",是可以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闭环。

因此,为了打好底座,卫鞅变法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农业。
而发展农业的核心又是强制人民专心务农。
"强制",体现在颁布了"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的户籍政策,以及揭发罪行、连坐惩罚的机制,做到"以刑去刑"(犯了轻罪用重罚,让人民不敢再犯罪)。
就是说秦国人民所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按照秦国法律(或者说是国家意志)来执行。
而法令《垦草令》中又有重农抑商,按人头赋税,以及限制人民舆论和言行的思想。
这些条令背后的目的都是让人民要心无旁骛地进行耕种。

除此之外,秦国为了社会安稳禁止私斗;同时又鼓励平民建立军功。
在秦国的规则里,留给人民实现阶级的跃迁的渠道恐怕只有上场杀敌这一条路子。

关于秦国法律中重农抑商、税赋、禁止游宦、全民皆兵等思想的细节,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讲解。

几年间,秦国全国上下耕种务农的产出,以及各种税赋政策让秦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这逐渐让秦国具备了与周边国家抗衡的能力,也为第二次变法腾出了空间。
05
第二次变法
第一次变法我们看到的是卫鞅对底层大面积的改造。
但到了第二次变法,卫鞅开始对秦国上层结构动了刀。
为了进一步扩大农耕面积,卫鞅废除了井田制,没收了贵族手中的土地,并将土地分给平民农耕,以全面发展小农经济。
同时,为了完成秦孝公的霸业,卫鞅开始推行了郡县制,派遣官吏到地方上任(分封制彻底瓦解),并将全国的军权集中到朝廷,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巩固了秦侯的统治力。

为了维护统治力,又衍生出了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的政策。(这是强制秦国异族废弃自己生活方式,强迫他们接受法令的制度) 
上面提到的发展农业有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征收税赋;而中央任命的体系需要向官吏发放俸禄。
这征收和发放的量度又需要通过编写法令来定一个标准,因此这些需求和问题又催化出了一项新的决策——统一度量衡制。(度量单位有了标准的器具)
当然,为了发动战争,又有了按人头征收军赋的规定,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只要家里有人就要充军;这与第一次变法中的户籍管理制度相呼应。
06
利益与结局
前340年前后,魏国与秦国爆发战争,秦国也因此获得了检验变法成果的机会。
秦国趁机向东对魏国发起进攻,收复了曾经失去的河西地区。
卫鞅作为变法的头等功臣因而晋升为大良造(秦国官职),受封商於十五邑,因此他也有了商鞅的称呼。
不过,变法的成功并没有给卫鞅带来下一个新的高光时刻。
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卫鞅的处境就像吴起一样,失去了后台的支持,落入了一个死局。
卫鞅的变法多次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例如废除井田制,贵族们手中的土地资源被剥夺;任命制度,又没收了贵族在封地的行政和军事权。
同时那些因犯了法被法律惩罚的贵族也开始宣泄自己的不满。
秦孝公死后,秦惠王即位。
旧贵族们趁着这个间隙,联合起来对卫鞅发起了声讨的攻势,他们诬陷卫鞅谋反,借机铲除这个让他们失去诸多特权的肉中刺。
刚上台秦惠王或许是听信了传言,也或许是架不住众多贵族向新王施加舆论方面的压力,又或者是因为曾经受到卫鞅的刑罚的缘故。
秦惠王开始对这个变法的改革者发起清算行动。
卫鞅逃到自己的采邑商於发起反抗,但他抵不住秦国集权制的兵力碾压,最终寡不敌众,遭到了秦人车裂处死的极刑。

卫鞅虽死,但他留给秦国的遗产并没有消亡。
秦惠王杀了卫鞅,明显只是给贵族们一个交代,因为颁布的法令并没有因卫鞅的死而取消。
秦孝公、秦惠王两父子显然是尝到了变法为秦国顶层带来的收益。法家思想的延续也为秦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以概括的形式介绍了卫鞅在秦国变法的前后经过,相信大家对战国初期秦国的变法有了一定的认知。
不过,开篇所遗留下来关于变法的争议,以及法家思想的细枝末节等诸多问题我们并没有解释清楚。
大家别着急,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以这些基础为脉络,并紧扣《商君书》中的史料,与大家共同探索秦国法家更为深层次的思想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