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历史 | 兵弱于外,政乱于内 楚庄王的霸业(下)


内乱是春秋列国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01
楚国磨砺于内乱之中
楚庄王登基之时,平定了公子燮掀起的内乱,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傀儡君主。
在楚王问鼎中原之后,楚国又暗藏着另一场政治危机。
令尹斗越椒和司马蒍[wěi]贾是楚国权力最高的两位大夫,也是楚国国内的两大集团。
楚国对外展现出强盛,并不意味内部势力是绝对的平和。
曾经,蒍贾依仗着楚庄王对他的信任,通过诬陷的手段打压斗氏家族的人,坐上了司马的位置。
斗越椒任令尹之后,斗氏家族联合楚国的贵族杀了蒍贾,而后向楚王室出兵,企图掀翻楚庄王的政权。
不过,叛军在这次政变中失败了。参与事变的家族全都遭到了楚王的清算。
楚国的这次内乱,导致盟友郑、陈等国又一次倒戈,加入了晋国的阵营。
楚庄王见北上中原的阻力大了不少,索性抽出力量先经营东南地区;
楚国接连攻灭了舒、蓼(春秋时期有两个蓼国)两个小国,还同吴、越结了盟,算是解决了北伐之路的后顾之忧。

02
晋国兵败于内讧之间
如果说宋国是引发城濮之战晋楚初次交锋的导火索,那郑国差不多就是晋楚第二次大规模正面对抗的触发器了。

郑以及陈、蔡等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他们是楚国北上征程的必经之路。
楚国一旦北图中原,那陈、蔡两国首当其冲,郑国在他们之后就会遭受打击。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陈、蔡这样的小国经常在晋、楚两势力之间反复横跳。
毕竟大国打架,小国遭殃;谁强,他们就跟谁。
楚国内乱之际,郑、陈等国又投入晋国的怀抱。
前600年,楚国攻打郑国,依靠兵力上的碾压,楚国挽回了这个盟友。
随后,楚国与中原诸侯围绕郑、陈两国展开了持续多年的拉锯战,晋楚双方各有胜负。
郑国作为战场的中心,时常遭受着打击。
投楚,会被中原势力攻打;亲晋,又被楚国讨伐。
郑襄公最悲凉的时候,是裸着上身牵着羊向楚国求和。
这大概就是弱国的悲哀。
前597年,晋国本想解救郑国,来到黄河边才得知郑已服楚。
这个时候,出征的晋军内部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中军元帅荀林父认为楚军正值强盛,又获得了郑国的支持,此次交锋晋国占不到什么便宜,因此他主张撤退。
而中军佐先縠[hú]认为,晋国的霸业就是靠四处征战所奠定的。如今撤退就代表霸业终止。因此先縠主张进攻。
 
要说晋国中军一正一副两个将领意见有分歧也很正常,只要最终达成一致的意见,采取统一的行动,晋国三军也可以在全身而退和共同渡河杀敌之间做一个选择。
 
可晋军偏偏向着分崩离析诡异的方向行动。
 
中军副帅先縠独自带着士兵渡河对抗楚军。
孤军作战怎么可能战胜楚人呢?主帅荀林父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作为主帅,荀林父担心因部下不听令于自己从而兵败致使自己担责。
迫于无奈,晋主力部队在毫无战前部署的情况下,被先縠裹挟着渡河进军。
相比于晋国,楚国这边倒是做比较充分的准备。
或许是打探到晋国军心不齐的情报,楚国一面派使者向晋国讲和,一面又向其挑战,欲意试探晋国真实目的。
这时晋军内部的矛盾愈演愈烈。
荀林父想要和楚使者谈和,但先縠却从中破坏荀林父的计划,向楚国释放具有攻击性的信号。
同时,晋将魏锜[qí]和赵旃[zhān]两人由于没有得到想要的官职,竟蓄意从中作祟,故意拖垮晋军,以作报复。
可见,晋军上上下下为了自己私下的目的而独自行动。
楚庄王见晋人前来挑战,亲率部队进行追赶,顷刻间,楚人倾巢而出。
 
正是晋军各行其是的表现,让荀林父完全对战局失去了控制,他仿佛沉浸在与楚和谈的梦境当中。
面对楚人的袭击,荀林父无意抵抗,下令全军撤退,并下发了先渡过黄河重重有赏的悬赏令。
一时间,诸多晋军将士为了所谓的嘉奖,纷纷抢着渡河;
讽刺的是,先上船的人怕自己的利益被瓜分,竟然砍掉那些想要上船的同胞们。
击垮晋军的不光有楚人,更多的还是晋人自己。
正是由于将帅失和,晋国才走向如此分崩离析的败局。
楚国获得邲之战的胜利之后,继续与晋国争夺中原诸侯的附属权。
那时晋、宋、卫、曹大致为一个联盟;楚、郑、陈组成另一朋党。
楚国趁势围攻宋国,把宋国逼入了绝境。
而晋人还没有走出邲之战兵败的阴影,不敢出兵与楚国对抗,宋国因此加入了楚国的阵营。
差不多这个时候,鲁、宋、郑、陈等国都服从了楚国,楚庄王的霸业基本就修成了。
end
往期精选
晋楚争锋的插曲 齐、宋两国的内乱
楚国崛起之路
问鼎中原 楚庄王的霸业(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