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历史 | 从代理人战争到问鼎中原 楚庄王的霸业(上)


01
前言
在成王、穆王、庄王三代人的经营下,楚国的国力还是呈上升发展的势态;
虽然国内经历了多次内乱和政变,但大体上来看,周边的江、六、蓼等国已经被其兼并,楚国的国家版图一直在辐射扩大。
自楚庄王稳定政局以后,楚国蒸蒸日上;
此时晋国的中衰意味着限制楚国北上的枷锁已经松动,楚国北图中原的计划又提上了日程。
02
晋楚间的代理人战争
那时,宋国发生饥荒,宋昭公因暴虐被国人所杀,呼声很高的宋文公接管了宋国的政权。
前608年,昔日霸主晋国想借着余威,替宋国摆平内乱。于是联合郑、陈等国,兴兵伐宋。
联军来到宋地,发现宋文公已经当上了国君。
文公向晋国行使贿赂,晋人索性承认了宋文公政府的合法地位,攻宋的事这么便不了了之。
这表明晋国没有能力干涉宋国的内政;晋国受贿的行为也无法在盟国面前立威,晋国已经失去了霸主的光环。
郑穆公从这些细节中看出了晋国衰弱的端倪。
郑国便表面与晋国交好,私底下却与楚国签下同盟的约定。

晋国为了挽回郑国的支持,提出郑、晋双方相互抵押人质的条件。
可以看出,此时晋、郑双方地位几乎是对等的关系。霸主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此消彼长,晋国的衰落,意味着楚国有了向外膨胀的机会。
不久后,楚国伙同郑国攻打陈、宋两国。
楚国希望借势再把自己的势力扩大至中原诸国。
晋国为了避免中原受到侵扰,组织宋、卫、陈等攻打郑国,试图折断楚国的羽翼。

不过,晋国"围魏救赵"的计谋并没有奏效。
楚国兴兵救郑,晋楚双方在北林交战。由于实力的差距,晋国不敌楚国,兵败而归。
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郑、宋两国又展开了多场交战,都以郑胜宋败而告终。
郑宋的背后,其实是晋楚两大势力,这一时期,楚国已经在与晋国的争衡中占得了上风。

晋国内外交迫的困顿
郑国叛晋归楚,给晋国东部地区带来了压力。
同时期,晋国与西边的秦国关系也恶化。
晋国无法同时抽出兵力来稳定东、西两个地区。
雪上加霜的是,前607年,晋国发生了内乱,赵盾弑杀了晋灵公。

03
问鼎中原
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这个时期,郑服从楚,晋国疲敝,楚庄王在各方面都占得了先机。
前606年,楚国见通往中原的障碍基本清除,便再次挥师北上,攻打陆浑戎(游牧民族),将战线前推到了洛水一带。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楚军所在的位置离周的都城洛邑已经非常的近了。
所以,楚军这次出征的目的到底是"剿匪"还是"擒王",不禁让人引起怀疑。

此时周室虽然形同虚设,但天子依旧是分封制度的代言人;
楚国一直希望获得与诸侯甚至是天子同等的地位,如今楚庄王直逼中原腹地,兼具挑战天子的条件和机会。
周定王见楚军在周的边境耀武扬威地检阅着军队,十分畏惧的他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问楚军。
周大夫王孙满此行,与其说是慰劳,不如理解为试探。
因为楚军这时是有能力直接对周天子造成威胁,王孙满代表天子出面,就是想摸清楚军的真实意图。
 
楚庄王与周大夫会面,对自己的雄心抱负毫无遮掩,直言向王孙满询问周天子镇国之宝九鼎的轻重和大小。
九鼎是掌控天下权力的象征,楚庄王表面问鼎,实则是觊觎天子的权力地位。
 
王孙满知道楚庄王来意不善,回答道:"鼎的轻重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鼎归属者的德行。如果品行恶劣,鼎再大,也毫无用处;而如果美善光明,鼎再小,也是至尊的象征。"
楚庄王见周人态度强硬,暂不能忽视其能力,便退兵回国。
不可否认的是,问鼎中原,是楚国对中原权力的直接试探;虽没有斩获战果,但这依然是楚庄王在称霸之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end
往期精选
晋国中衰背后的秘密解析
晋楚争锋的插曲 齐、宋两国的内乱
楚国崛起之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