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关于西周历史的冷知识,你知道哪些?


01
正文
(1)西周
1.克商至少经过了三代人的筹备 ,但周武王出兵剪灭商朝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2.三监之乱差点撼动周的政权,周公旦处理殷商遗民反叛的问题至少用了三年。
3.周公旦将政权交还给周成王,他们的关系看似完美。但在三监之乱中,二者的关系实际受到三监的挑拨。
4.西周有两个国都,西都镐(hào)京与东周洛邑。
5.两个国都连成了一块方形的区域,称为京畿(jī),其中的核心区居住着周的天子与贵族。
6.西周的阶级划较为分明,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7.从阶层来看,西周下阶层有平民与奴隶。
但王畿内居住的奴隶直接服侍于贵族,因此相对于普通平民,从某种角度来看奴隶更容易取得翻身的机会。
8.上阶层的人主要负责军役和力役。
因此下阶层的人(庶农工商、平民、奴隶)劳动的产出,大部分都要输送到上阶层以填充上层的负担。
9.成康之治是西周较强盛的时期,对外战争的胜利是其国力的彰显。
康王之后,昭王遭遇兵败,军事上的损失,在穆王时期进行填充和弥补,但这需要消耗不小的人力和财力。
10.京畿内,王族与贵族的关系在西周中后期十分微妙。
天子需要贵族的支撑,而贵族希望得到更多的册封。
但京畿内资源有限,王族与贵族无形产生了一种竞争的关系。
这是周室暴露出来的内部问题。
11.接上一条。在西周的发展中,大部分天子为了获得统治权,或许选择了对贵族进行妥协或者让步。
这导致大部分资源流入贵族,天子控制的资源被削减,致使统治力下降。
12.周厉王执行"专利"等政策,可能是想与贵族争夺利益以加强统治力。
但贵族取得了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厉王遭到了流放。
13.关于周厉王被流放,也有观点认为这是西周平民阶级斗争的胜利。
14.分封制下的同姓诸侯,依靠着血缘这个纽带来维系天子与诸侯的两者的关系。
但随着子嗣的繁衍,血缘逐渐被稀释,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也随之松动。
15.周室与诸侯也产生了矛盾,记载的有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周宣王干涉鲁国立国君的内政。
这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又一条裂纹。
16.外部的诸侯部落需要西周使用武力来维护统治能力。因此在周室衰落的时候,这些地区出现了不朝贡或者反叛的情况。
东夷、严允、犬戎,这些是西周外部潜在的威胁。
17.我个人认为,宣王中兴表现出来的是天子与贵族相绑定,对外发动战争是捍卫双方的共同利益,这是将矛盾聚焦在外部;
但宣王后期的乏力以及幽王时期的党争,让矛盾从国外转移到国内,这加速了西周最后的崩溃。
如果大家对西周历史演变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
往期推荐
周人如何一步步实现克商伐纣的事业 建立起自己的王朝?
夺权、复国、扩张?周武王的政策引发了怎样的国家危机?
以王室视角 窥探西周初期的内政发展
为什么周王朝难以维持国家机器的完美运作
难以摆脱困境的周王朝 是如何走向最终的覆灭
(2)衣食住行
1.西周头部盘发,头戴帽子,帽子分为冠、弁(biàn)、冕。头部穿戴也有阶级之分,王公诸侯戴冕,贵族戴冠。上衣下裳。

2.西周已有较成熟的青铜锻造技术。有锸(chā) 耒(lěi)耜(sì)等农具;而在种植时间上周人也掌握了大自然的规律。

3.在吃的方面,主食有稷(小米)、梁(精良小米)、荏菽(rěn
shū,大豆)等农作物;畜牧业和渔业上,有猪羊牛鱼等肉制品。
4.贵族居住在宫室,庶民和奴隶可能以半地穴式为居。

5.商朝就已经有了马车,西周时期沿用了下来,贵族出行和征战都用到了马车。

6.西周已有较完善的教育体制,但基本上只有贵族才能接触到教育。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
十岁左右开始上小学,十五岁上大学,二十岁成年进行冠礼。
(3)礼乐制度
关于礼制,我们选取两个进行简单的介绍。
冠礼
可以理解为成人礼,女子满15岁时,进行加笄(jī)。
贵族男子满20岁时,由他的父亲主持选定时间邀请宾客,举行冠礼进行加冠,仪式流程上,大致步骤是:
1.由宾客进行三加,初加缁(zī)布冠(黑色布制帽子),再加皮弁(biàn)(白鹿皮制帽子),最后加爵弁(红黑色布制帽子)
2.来宾敬酒
3.见母亲
4.宾客给他取"字"。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5.见兄弟姐妹
6.换上玄冠(帽子)、玄端(一种礼服),拿上礼品见国君、乡大夫
7.主人向宾客敬酒,赠送礼物,送宾客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酒会上的礼节,流程上分为:
1.
谋宾: 主人商讨选择宾客。宾客又分为宾(主宾1人)、介(陪客1人)、众宾(其余多个客人,其中3人是代表)
戒宾: 主人亲自告知宾客们。可能类似于现在的发请帖。
陈设: 布置酒席
速宾: 主人亲自催邀宾客前来。
迎宾之礼: 主人在门外迎接,与宾客行拱手礼后进入堂内。
 
2.献宾之礼
上面提到了宾客分为宾、介、众宾。
主、宾之间进行“献”、“酢”、“酬”。
主、介间进行“献”、“酢”。
主人“献”众宾

"献"表示主人亲自端酒到对方的席前敬酒。
"酢”表示对方亲自端酒到主人席前回敬酒
"酬”表示主人向众宾敬酒
酒桌上也会摆放肉类食物,提供给主宾享用

 
3.作乐
升歌:主人家的管家向宾客敬酒后,命令鼓瑟者、歌者(统称乐工)进行弹唱,演奏完毕后主人向乐工献酒。
笙奏:笙演奏者进行吹奏,完毕后主人向笙者献酒
间歌:升歌和笙奏交替着进行
合乐:升歌和笙奏共同演奏。
4.旅酬
主人与宾客按特定的顺序相互敬酒
5.无算爵、无算乐
家向宾客敬酒,然后请宾客入座,并将之前吃剩的食物撤走,重新摆上食物。
"无算"理解成不计其数,也就是接着喝,接着乐。
6.送宾
伴随着奏乐,主人将宾客送出门,第二天宾来主人家进行谢礼。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开始介绍东周的历史,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