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日本梅毒女患者创新高激增40倍 原因竟然是这个! 附5方式预防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406篇健康推文
随着时代的转变,人们对「性」观念愈发开放,不少人更会利用社交平台、交友软件等约会。可是,其中却衍生着不为人知的隐患!早前,日本传媒报道指,东京去年染上性疾病梅毒的人数创历史新高。当中女性的感染人数更是激增40倍!

东京都的梅毒感染人数创有纪录以来新高。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前于例行记者会上谈及梅毒问题。(FNN 截图)
据日本传媒《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报导,性传染病「梅毒」的感染人数在东京急增。光是东京2022年间的感染人数就已达3,677人,是自1999年有纪录以来历史上最高数字。

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日前在例行记者会上就表示最近梅毒已成为极大问题,去年的感染数字显示男性患者的人数与10年前的数据对比增加9倍,而女性则是夸张地大增40倍。男性患者大多介乎20至50岁之间,女性患者则大部分是20多岁。

有意见指「爸爸活」、「援交」及「风俗卖春」这些「不检点」行为是梅毒散播的主因。(示意图)
有日本网民指单靠教导国民安全套的正确方法并不足以减少梅毒的传播,他们认为透过社交平台进行的「爸爸活」、「援交」及「风俗卖春」等「不检点」行为才是造成感染人数激增的原因。亦有风俗女子提到自己也曾被感染,指出近年人们对性卫生及健康的意识不足。另外,有不少外国的游客会到日本光顾风俗店,相信问题难以规管及解决。
中国梅毒感染现况
梅毒是一种细菌型的性传染病,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性接触(包括口交、肛交)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例如母婴传播、注射吸毒等途径。潜伏期约九天至九十天,大部份病人在接触病菌后二至四个星期发病。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
梅毒的常见征状
梅毒的病征大致可分为3期,男女患者都会出现类似的病征。
潜伏期
患者可能会毫无病征。
第1期(接触病菌后10至90天):
接触病菌后10至90天,受感染部位会出现不痛的损口(俗称下疳)。损口通常会出现在生殖器官附近,但有时亦会长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如女性的损口可能隐藏在阴道内。
第2期(出现下疳后6至8星期)

患者的手背、脚底、腹部或生殖器可能会出现不痛不痒的红斑; 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感冒的征状。就算没有治疗,第2期病征也可能会在几个星期后自动消失。不过患者并非痊愈,事实上细菌仍然潜伏于身体内。
第3期(多月甚至多年后)
梅毒细菌逐渐影响患者的脑部、脊髓及心脏,引致失明、瘫痪甚至死亡。
要注意的是不论在那一期,没有妥善接受治疗的孕妇可将梅毒传染给胎儿,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何确知自己是否染有梅毒
若你怀疑自己染有梅毒,你应接受医生的检查。要确定是否感染梅毒,唯一方法是用显微镜检验损口样本或验血。此外,曾与你有性接触的人士亦应一起接受检查。
预防5贴士
采取安全性行为是减低染上梅毒风险的最佳方法:
-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梅毒的风险。
- 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有性行为风险的人群,如多个性伴侣、高风险地区的旅行者、注射吸毒者等,建议进行定期检查。
- 确保安全的输血和器官移植。如果需要输血或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应该确保捐赠者没有感染梅毒。
- 孕妇应接受梅毒检查。如果孕妇感染梅毒,应及时治疗,以避免将疾病传染给胎儿。
-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清洁。避免与患有梅毒的人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用品,以及避免与感染梅毒的人接触尝试,这些都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