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619篇健康推文
5月13日,中国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院士高福等专家学者就长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等话题展开交流。
高福表示,新冠感染次数愈多,后遗症风险愈高; 应对未来的新发突发感染病,要用技术、医学保护好全人类。
高福表示,在后新冠时期,大家开始讨论人类已经走出新冠病毒的阴影,但不能只看新冠病毒带来的挑战,也要看到其中的机遇,以及让人类如何重新思考,「后新冠时期既不能『恐冠』也不能『轻冠』」。
进入21世纪后,人类共经历了7次全球范围的「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传染病)事件」,时间跨度从2009年到2022年,大概2、3年就有一次,「其实新发突发传染病到处都是」。
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体系建设,高福表示,无论是做公共卫生研究,抑或临床研究,都要讲究以事实为依据,也就是循证医学。他强调,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新发突发感染病,要用技术、医学保护好全人类。
高福表示,在后新冠时期既不能「恐冠」也不能「轻冠」。图为2023年3月29日,高福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终结新冠大流行」分论坛上发言。(新华社)
面对以新冠为代表的新发突发传染病,高福认为,人类只能做好两件事,一是做好监测,二是做好基础研究,不能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该将钱放到基础研究上,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除了疫苗以外,很重要就是抗病毒治疗能力,这是全世界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
高福认为,要号召临床专家在临床发现问题后,和制药公司以及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大家合作,早有布局,中国也会走在世界前列。
关于长新冠是否存在,一直都有较多争议。高福认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感染次数愈多,后遗症风险愈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
高福表示,目前中国获批附条件上市或者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13种,大家都投资、都去研究生产,从这个方向来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