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683篇健康推文
近期气温节节飙升,除了中暑以外,大热天也可能急性心肌梗塞。天热时汗水流失多、若出现脱水现象也会加速心跳,可能引发心律不整或心脏衰竭。大家别以为只有冬天才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夏季有哪些常见心血管问题?
冬天常发生心肌梗塞、猝死等事件,主要是因气温变低血管容易收缩,但夏天气温高仍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因为天热汗水流失多、蒸发快,同时水与电解质如钾、钠补充不足,使得血液变得黏稠,可能出现冠状动脉或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导致心肌梗塞或脑中风 。」
此外, 因为夏天的时候水分补充比较少,所以血流的流速会变得比较慢,所以夏季时『静脉血栓』患者相对来讲会比较多一些。
「高温」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有哪些关联性呢?学理上来说,温度上升会导致血液的黏滞性增加、胆固醇上升、血管内皮受损,进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高温造成的体液减少更会加重上述的现象,过度的脱水在某些病人身上甚至会发生低血容休克、或是因电解质不平衡而发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高温,相当多的研究也发现处在忽冷忽热过高的温差(大于 8.5°C ),或是缺乏空调而持续闷热的室内环境下,都一样会增加急性冠心症发生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早已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不少青壮年男性自恃年轻,不够关心自己的身体,有小问题不爱就医或不依循医嘱用药,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另一高危人群。有三高的居民应作好健康管理,夏日在外须注意补充水分或电解质饮品,尿液颜色若为深黄色,就代表体内水分不足。
怎么区分是中暑还是心脏有问题?
当人心脏功能变差时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尤其当人从坐到站会感觉到头晕、恶心、呕吐,但病人常会误以为是中暑休息就好,其实这是心脏功能变差引起的。
若想要区分两者,最重要注意环境「气温是否改变」,假如今天在家里面休息后,在同样室温只因姿势改变就出现症状及有可能是心血管问题; 若是从户外气温高的地方进入室内,这时产生的不适多数可能是中暑。另外,像是「脚水肿」或是「夜咳」情形出现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征兆,
此外,若是长时间待在户外出现「热衰竭」一定得及早送医,热伤害同样会造成心脏损伤,热衰竭会造成肌肉性伤害,同时会让心肌酶变高,使心脏功能受到影响。 因此不论冬季、夏季,还是要留意身体健康的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