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急性慢性大不同 分清成因病征勿拖延求医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826篇健康推文

鼻窦炎是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所衍生的病征亦有不同,可包括鼻涕变黄变绿、鼻涕倒流,脸痛等; 有医生提醒,患者鼻腔如持续感到不适,并出现相关征状,建议尽早接受诊断,避免病情恶化而引起严重并发症。
人体有四组鼻窦,分别是额窦、上颔宝、筛窦及蝶窦,处于头盖骨内的不同位置,主要作用是暖化及湿润吸入的空气。若出现鼻窦炎,患者的病征会视乎炎症属急性或慢性而有分别。
准确诊断急性与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通常在伤风感冒后,鼻窦出口受阻塞,里面仍未被清除的细菌便会引起炎症。此外,由于上颔窦较接近牙根,因此牙根发炎也会导致急性鼻窦炎。至于慢性鼻窦炎则无明确原因,有证据指它与敏感反应有关,但现在仍未有非常具体的致敏源头证据。
从病征上细看,急性鼻窦炎较多时在单边鼻腔出现,鼻涕又黄又绿,而且病情较为严重,并会感到脸痛; 慢性鼻窦炎则未必会有脸痛,反而多数两边发生,连带嗅觉及睡眠质素也会受到影响。
诊断上,除了评估临床病征,医生会透过鼻内视镜检查鼻窦出口是否有浓液,以判断是否患上鼻窦炎,若然仍无法断症,会再安排电脑扫描。
打通鼻窦空间 清除脓液
慢性及急性鼻窦炎在处理上并不相同,因此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举例,急性鼻窦炎患者需要服用抗生素,并且使用喷鼻剂,这类药物的原理是即时收缩血管,令鼻膜回复畅通,再配合盐水洗鼻,约九成患者可望根治。
假设相关治疗效果未如理想,患者可能要接受功能性内视镜鼻窦切除术,把鼻窦薄骨取走,从而打通鼻窦出口,「就好像在室里打通一幅墙,令空间变阔,脓液就可被清除。」
至于慢性鼻窦炎,治疗则与控制鼻敏感相似,需要用到消炎减敏感的鼻喷剂、抗组织胺药物及盐水洗鼻,这类鼻窦炎比较难断尾,如果患者对用药疗效不甚满意,仍可考虑接受相关手术。
部分患者或担心这类手术会带来不适或副作用,这类手术需要全身麻醉,现时使用的鼻内视镜导管纤细,仅四毫米直径,而且手术仪器能因应不同角度灵活转弯,有助清除不同位置的鼻窦秽物。
鼻窦炎的治疗有多种不同方案,各有成效、副作用及风险。患者应与医生讨论,按个人身体状况、病情及承担能力等,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