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丽可 编辑/杰富 校对/依森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15篇健康推文
新冠肺炎疫情看似趋缓,但许多用药、生活习惯被迫改变,美国 CDC 在今年 6 月发布报告指出,重症患者使用抗生素比例提高,导致「抗药性细菌」比例增加!若遇到抗药细菌,临床上能使用药物寥寥无几,严重影响病人预后,感染科医师呼吁民众:「不随便自己买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随便停药、不主动要求医师开立抗生素。」
什么是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
抗生素在 1928 年之后才开始广泛地使用,主要它能对抗细菌,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用作治疗不同的细菌感染,但不当使用抗生素时会让药物变得无效,出现所谓抗药性,当细菌对多类常用的抗生素都产生抗药性时, 便通俗称为「超级细菌」或「抗药细菌」。如今细菌抗药性已经成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与病菌的快速演化,加速超级抗药菌诞生,尤其在新冠疫情可能加重此问题。专家解释:「主要是重症病人抵抗力差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新冠重症患者大多是年长、免疫力较差的病人,让抗药性细菌更有机会伺机而动。」根据国际研究显示,新冠肺炎患者若再加上抗药性细菌感染,恐延长 3-5 倍住院时间,特别包括克雷白氏肺炎菌、鲍氏不动杆菌、肠球菌、绿脓杆菌等,都是医院常见的抗药性细菌,抗药性比例从 2-9 成不等。专家提到:「发烧一开始分不出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新冠肺炎期间抗生素使用增加,抗药性的比例也会增加。」
如何判定出现抗药性?
在临床上该如何辨别是否出现抗药菌?专家坦言:「辨别患者是否面临抗药性问题非常困难,这不像高血压、糖尿病可以检测。」 在常态流行传染疾病有很多种病毒、细菌、霉菌,但其中某一个细菌可能就有抗药性,这时医师必须仰赖问诊,从过去病史、是否用过抗生素,来研判是否能筛选出有抗药性细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抗生素不能随便停药,医师开立抗生素时应会有一定服用天数,患者往往以为症状缓解就不继续吃药,这时幸存细菌就会开始产生抗药性。另外,专家也提到:「如果感染管制没做好,即使你自身没有就医过没有使用抗生素,但家中的老年人常常使用抗生素,就可能产生特殊抗药菌,这时候就得接触隔离,不让抗药菌再往外传染。」抗生素常见三大误区广大具名对于抗生素使用有 3 大常见误区,可能导致抗生素滥用、甚至增加抗生素的抗药性:
发烧一定是感染吗?
不一定。发烧除了感染症之外,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淋巴瘤,因此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
感染一定是细菌感染吗?
不一定。感染也可能是病毒造成,使用抗生素治疗就不会有效果。
感染用抗生素一定有效吗?
抗生素只是抗微生物制剂的一部分,治疗感染还是要对症下药,精准治疗,例如对抗细菌感染要用抗细菌药物,对抗病毒感染则要用抗病毒药物。
想解决抗药菌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抗生素抗药性,大家必须遵守“4不1要”:
「不」主动要求抗生素
「不」随便自己买抗生素吃
「不」吃他人的抗生素
「不」要随便停药
「要」遵守医嘱使用抗生素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