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133篇健康推
维生素共有13种,都为人体所必需。虽然它们的需要量各不相同,如人体每天需要维生素C 60mg,而维生素B12仅为2μg,相差达3千倍,但对健康而言,它们都是不可缺少的。多数维生素在食物中的分布比较广,在正常情况下,能进食混合膳食,即可摄入这些维生素,较少缺乏的现象。但是,也有少数种类的维生素容易发生摄入不足。从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发现,我国民众容易缺乏的有3种维生素,需要在日常膳食中加以注意。
一、关注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1.核黄素
又称维生素B2,营养调查反映其供给量仅达到需要的61.5%,缺乏程度很高。核黄素在动物内脏中含量较高,谷物中主要分布在外层,加工精度越高,损失越大。蔬菜中核黄素含量很低。因此容易摄入不足,发生一些皮肤、黏膜方面的炎症,如角膜炎、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等。可以一周吃1~2次动物内脏,经常吃核黄素较多的豆类和坚果,适量选食发酵食品,最好每天喝瓶牛奶,1瓶牛奶可补充1天所需核黄素的1/4。
2.维生素A
供给量为需要量的59.8%,它主要分布在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牡蛎等水产品中,人体从这些动物性食物中只能获得需要量的1/3。其余部分从植物性食物中得到,胡萝卜素在体内能转换为维生素A。如果动物性食物比例低,又不注意选择深色蔬菜,就有可能造成维生素A不足,造成干眼病和夜盲症,还能导致皮肤干燥、角质化,呼吸道容易感染。
3.硫胺素
又称维生素B1,供给量为需要量的76.9%,主要分布在谷物的外层。我国政府倡导九五米、标准粉,从而使硫胺素缺乏症“脚气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加工精度高的大米明显增多,致使脚气病再度光临,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炎症。
二、提高维生素的利用率
维生素一般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在食物加工时,水溶性维生素更易流失,特别是蔬菜类食物。因此,蔬菜不宜切碎后在水里长时间浸泡,如果浸在热水里,则损失更大。烹饪时,丢弃菜汤也是很可惜的,要尽量加以利用。各种原料食物要先清洗,后切块,切块不要太小。相对而言,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接触水时损失较少。脂溶性维生素首先要有脂肪作为介质,并被胆汁乳化,人体才能吸收利用。如果膳食中脂肪的比例过少,就严重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利用。胡萝卜中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它也是脂溶性的,最好用油炒或加油冷拌,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胡萝卜素。
三、避免维生素过量
由于脂溶性维生素不能随小便排出,只有少量与胆汁一起随粪便排到体外,如果摄入量大于机体的需要,则会随脂肪一起贮存在体内。因此,短时间内不摄入脂溶性维生素,人体不致马上出现缺乏症。相反,如果经常大量摄入脂溶性维生素,造成体内过量积累,则会对机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幼儿,服用鱼肝油过多,就会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能引起肝、肾损伤,钙代谢紊乱,影响生长发育。所以不要把某些维生素补充剂看成补品,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水溶性维生素容易吸收,吸收速度也快,如摄入过多,很快就会从尿中排出,体内很少留存。就要注意补充的经常性,最好每天供给,一旦摄入不足,很快就会出现缺乏症状。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