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脂肪肝,心衰竭风险增1.5倍! 6个小技巧消灭堆积的脂肪!



监制/依森   编辑/毅然   校对/吴江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32篇健康推文
肝脏属于「沉默器官」之一,即使出现异常,人们恐怕也毫无察觉。而脂肪肝便是肝脏常见的疾患之一,虽然不会造成难受的病痛,后续却恐引起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而脂肪肝也并非嗜酒民众才会得,专家指出,若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恐增1.5倍心脏衰竭风险。
或许不少人认为,脂肪肝是只有嗜酒的人才会得的疾病,如今这个观念或许要更新了。与饮酒无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已成为慢性肝病患者中,患者数量最多的疾病,推测全世界约有30%的人口患有该症,且数量持续增加中。 而近年研究也发现,患有该症的人群有10%的患者不只肝脏脂肪堆积,还会合并发炎、坏死,进而从肝纤维化慢慢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有0.5%机率变为肝癌。脂肪肝恐增1.5倍心脏衰竭风险
一篇发表于《肠道》(Gut)期刊的研究,检视了2022年3月以前的论文,并选择长期追踪、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且有关心脏衰竭发病的研究报告,共筛选出美国、韩国、英国、瑞典、芬兰等地共11件研究,合计追踪超过1100万名平均年龄55岁的民众。在经过平均10年的追踪后,与没有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民众相比,罹患该症的患者心脏衰竭的风险在统计上显著高出1.5倍。而进一步将年龄、性别、人种、肥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因素纳入考量与分析后,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心脏衰竭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此外,脂肪肝的重症程度越高,心脏衰竭的风险也越高。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无关,长期患有该症便会提升心脏衰竭风险。虽然观察研究数据分析并不代表因果关系,但即便无症状也不能将脂肪肝放着不管,应听从医生指示,维持健康。之所以脂肪肝会导致心脏出问题,是因为多余的脂肪不仅会储存在肝脏,也会储存于血管壁,会导致动脉硬化,而引起心肌缺氧、梗塞、脑血管阻塞而引起脑中风等状况。
肝脂肪含量越多,胰岛素阻抗也越高。而胰岛素阻抗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炎性脂肪组织堆积在肝脏中,会释放增加动脉硬化的因子。此外,这些物质同时也会造成胰岛素阻抗,使脂肪组织发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慢性炎症反应会形成高凝血症、低纤维溶解症,再进一步产生恐令动脉硬化的血脂肪异常。
脂肪肝竟不能挨饿!6技巧3个月改善脂肪肝
美国心脏协会也曾针对肝脏问题,于《动脉硬化、血栓及血管生物学期刊》(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中指出,全世界有超过25%成人受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
尽管该症相当常见,但若非经检查,常在发展为不可逆的肝脏疾病前维持「沉默」,因此多数人不知自己正处于严重状况。
若已透过健检得知自己患有脂肪肝,除了运动外,减肥是目前唯一确认有效的治疗法。
或许不少人认为,患有脂肪肝后就要「少吃」来减肥,实际上饮食相当重要:
五大营养素不可少:吃足五谷杂粮、蔬果、奶、蛋、肉、油脂等营养,但不可过量。其中,因脂肪肝患者也常有高血压、心血管问题,因此蛋白质也不建议大量食用,避免伤害肾脏。
三餐都要吃:不可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由于线粒体功能不佳,饥饿所造成的氧化压力更大,和健康人相比,较不能承受饥饿伤害。
可考虑并用合法减肥药。
只要透过适当饮食,只要3个月就可能改善脂肪肝,遵守这6点日常生活与饮食应的习惯:
每天记录体重:看着数字变动,能短时间维持动力,并可设定目标、体重变化的纪录可视化。
喝水、无糖茶、黑咖啡当饮料:停止每天饮用加糖饮料,一个月就可改善肝机能。
白饭吃一半:一天的醣类摄取量应控制在130g以内,建议每餐主食白饭可吃70g,或吐司50g(一片)、面条60g(半份)、燕麦50g。该份量比想象中还要少,建议秤重。改善成功后,若能维持一天食用少于130g精制糖类的习惯,就可避免复胖并预防生活习惯病。
蔬菜吃2倍:每餐以一盘蔬菜70g换算,一天吃5~6盘。
优先吃大豆、鱼、鸡、新鲜蔬菜的习惯。动物性蛋白质建议以鱼类、鸡肉、牛或猪的顺序摄取。
减少超加工食物:少吃富含糖分、盐分、脂肪,并添加糖、香料、防腐剂的工业制造食品,包括甜点、面包、方便面、汉堡、甜甜圈、冰淇淋、肉丸、鸡块、高热量饮料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