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不慎受寒感冒了,这次感冒很厉害,厉害到在家躺了两天才缓过劲来。感冒后期进入了没有胃口的阶段,平时爱吃的一样样吃过来都没有觉得好吃,反而吃到有点反胃。有一天看到电视画面上的酒酿圆子突然很馋,于是立马手机下单买来小圆子和酒酿,煮了一大碗热乎乎吃下去,这段时间以来饥肠辘辘的胃终于被满足了。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这要是放在以前,所有的甜食点心里我最瞧不上眼的就是酒酿圆子了。白色的一大碗毫无颜值,糯米丸子也是实心的,实在没啥吃头。如果说酒酿汤好吃,我觉得还不如直接吃酒酿,纯度更高,香甜的愉悦感也更强。
但我一直都知道,这道不起眼的汤水甜点却是很多上海人的心头好,不论何时何地,端上一碗酒酿圆子必定让人喜笑颜开(此话仅限于喜欢吃的人士)。这应该是一种专属江南地区的风俗和饮食喜好,带着大家童年的味道记忆,到老到死都无法改变的喜爱之情。这一点,我终于在这次感冒后深刻感受到了。其实自己从骨子里还是喜欢这道美食的,因为它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啊。
酒酿圆子之所以成为一道风味特殊的甜点,完全是因为酒酿的存在。酒酿是用蒸熟的糯米加酒曲发酵后制成近似于米酒的甜食,这对于当年的儿童来说是一种不受成年限制的酒精类食物。这种食物带着酒精的刺激,随着醉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口腔,实属无法抵挡的诱惑。制作酒酿圆子汤必须使用实心的糯米丸子,只有无味的糯米丸子才能衬托出酒酿汤的香甜,而酒酿汤的香甜又反过来使糯米丸子的软糯甘淡变成一种无法替代的感人味道。如果换成带馅的汤圆,馅料的甜味会和酒酿的香甜互相冲突反而不得其味了。
酒酿在中医上又叫醪糟,有健脾开胃、舒筋活血、祛湿消痰、补血养颜的功能,因为糯米本身作为一味中药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具有温胃健脾、益气止泻、生津止汗的作用,做成醪糟后,不仅增强了补益功能,还增加了活血通络的作用,比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消化不良者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因此像我这个感冒后期没有胃口的人来说,确实是起到开胃作用了。
不过,酒酿虽好,有些人还是不能随便吃的。比如说开车前该不该吃酒酿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从中医上来说,有一条“不行”是肯定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服用桂枝汤期间不能吃醪糟这类食物。我研究了一下,其原因是醪糟有一个缺点:发风动疾,痧痘、产后、咽喉、目疾、血证、疮疟均忌之(摘自《随息居饮食谱》)。所以如果您有上述情况或正在服用一些药物,最好就暂时忍一忍等病好了再吃吧,不要贪嘴哟。
- END -
往期回顾
嗯,地球人的汤圆,毫不油腻啊
驴打滚,你究竟为什么要打滚
干芝麻粉不好吃? 学一手老式做法,回到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