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阳康”后的首选食物


第一波传染后,很多人已经逐渐从阳转阴,病情也稳定下来。此时大多数人还感到乏力疲倦,部分人还继续有咳嗽,喉咙不适等症状。此次病毒攻击性之强堪比一次中等级别的伤病,如果不谨慎对待后期的调养,可能会造成一些长期性的体质下降,所以‘阳康’以后的调养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咳嗽气喘等残余症状,除了继续服用针对性药物,我推荐大家吃一些白萝卜来顺气化痰,之前我写过的醋腌萝卜(点击跳转)就非常适合去除残余的肺热。因为太喜爱萝卜了,本人还写过不少萝卜相关菜谱,大家可以到公众号首页搜索关键词萝卜就可以找到。
但今天的重点是针对病后体虚乏力的调养,此时必须首推我养生list上的第一达人食材:小米。我之前也已经写过小米粥、介绍过小米的功效了,大家也可以点击跳转阅读。
一、病后补虚,为什么首推小米,而不是鸡鸭鱼肉等高蛋白食物呢?
生病发烧的过程,是身体的正气和外邪激烈搏斗的过程,在病毒被消灭、病情得到缓解后,身体的元气也出现极大的亏损,因此人会感到疲倦乏力。这个时候五脏都是空虚的,尤其是脾胃也很虚弱。此时不适合大鱼大肉的滋补,因为身体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运化这类食物了,吃很多肉类只会增加身体的负担,甚至会导致消化不了的积滞问题(甚至牛奶也不建议因为牛奶含有饱和脂肪比较多,容易造成腹泻等进一步的肠胃损伤)。因此,此时最好的补虚食物是容易消化的五谷类。

《黄帝内经》记述:“五谷养五脏”,又“五谷为养”。想要调养身体五谷是最基本的首选食材。而五谷中我又首推小米,因为小米是最宜脾胃的。小米为什么能补脾胃?中医认为,黄色入脾,甘味入脾,小米是黄色的,味甘而咸,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
小米补虚损的功效,不仅体现在补脾胃上,还体现在补肾上。所谓“人食五谷而化精”,五谷都具有养精气、补肾气的作用。五谷当中,数小米的补肾功效最强。明代名医李时珍就曾说过,粟(小米)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有一些朋友在烧退后有气喘气短,吸气困难的情况,在中医角度辩证,这是肾的纳气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这时候就需要一些补益肾气的调养。除了药物,食物界的小米也是非常适宜的选择。
二、病后补虚,为什么首选是粥呢?
还是因为病后五脏虚弱,脾胃消化能力也弱,此时喝粥是最容易消化的,吃完以后胃也会觉得很舒服。因为热粥具有易于吸收的特性,还可以作为药物的辅助,作为治病的助攻选手。在张仲景《伤寒论》就记载“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所以如果您还在发烧中,服用中药后加一碗小米粥也可以帮助发汗。)

白粥吃厌了,也可以做成有味道的粥。比如放点南瓜煮成南瓜小米粥。南瓜补中益气,小米健脾和中,二者搭配就非常合适补脾胃。还可以做成咸味的粥。虽然不建议大家大鱼大肉,但是可以把肉末或者鱼肉加入白粥做成瘦肉粥或鱼片粥,这也是一个补充蛋白质的巧妙办法。这些本来不太容易消化的食材通过慢煮后营养成分被充分溶解到粥里面,变得利于消化吸收。随自己喜好还可以在粥里面加入一些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小米还有哪些很牛B的功效呢?
以下是来自网络抄抄抄、你抄我也抄的小米介绍(此处请向我发射一百万兆的鄙视之光):
“小米营养丰富。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赖以生存的七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在小米中都存在,并且各营养素含量相对均衡,不存在某种营养物质含量极高或极度缺乏的现象。因此常食用小米可以提供机体全方位的营养。另外,小米中蛋白质消化率为83.4%,含有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所含脂肪均为优质脂肪,消化率为90.8%,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对防治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降血压和抗癌具有重要作用。小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约70%),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葡萄糖以供机体利用,其消化率为99.4%。同时,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维生素B2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并且可以保护皮肤的健康,若能经常食用小米,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具有食疗作用。”
针对以上知识,我想给大家划重点的是,注意小米的蛋白质也是优质蛋白质,且容易消化。所以当专家说要多补充蛋白质的时候,不要狭隘的以为只有肉类奶类才是最好的,针对病愈初期体虚的情况,多吃一些易消化的小米粥才是更适宜的。
好了,对小米的介绍到此仁至义尽。如果有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清楚的,可以后台留言给我咨询。病后的调养和恢复并不是一饭一食就可以达到的,养生来自于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好好喝粥吃饭把身体基础重建好,无疑是眼下该做的也是对将来最有价值的投资。
- END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