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一法宝,足矣


最近一次和亲戚吃饭时再次被问到:你为什么吃素?然后不管你的回答是什么,不出所料的第二句就是,吃素营养不好……  在我的人生里,这两句话就像连体婴儿从来没有分开过。

因为这套问题已经被提出过无数次,所以现在的答案也是相当的easy:“我喜欢吃素……” 年龄渐长的好处是,你逐渐懂得,与其解释到让人难以理解的程度,还不如给一个大家都能听懂也不至于冒犯对方的简单答案。

吃什么这个问题本质上关乎一个人的三观,所以透开来去陈述给大众总是不合适,这个世界上的三观多样,大可不必求同,尤其像吃什么这样的无碍他人的事情,各自选择各自安好即可。
不过关于素食没有营养这一说,还是要纠正一下的。三观虽然不同,但我们的凡胎肉身还是一样的,组成无非是水、血液、肌肉和骨骼,我们所需营养也不外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科学家们早已通过无数科学研究验证食物和营养的理论,这方面不像三观那样难以统一。因此,我们大致可以通过营养学理论,合理搭配出适合自己的三餐食物,如此完全能做到素食也很健康,甚至更健康……

也许有人会说科学家和营养学理论也是不够正确的,或者说,不够完善的。这点,我也许可以赞同,但是,对比我们个人、草根群体那么点微不足道的、甚至是道听途说的点滴“知识”,我还是推荐大家去相信靠谱一些的学术知识。事实上,我给自己做的食谱清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际操练验证还是挺靠谱的。
怎样搭配食物呢?这个课题有点冗长,很抱歉没法在此处用几千个字说清楚,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可以在后台留言,满十人我可以给大家再开一次线下营养课程。
但是如果你很懒,不想学习,我倒也有一个针对懒人的推荐,适合大多数不完全素食者和普通人。这个制胜法宝就是 - - 鸡蛋。对于不知道怎么吃,或者喜欢吃素食又担心营养不够的,每天吃1-2个鸡蛋就可以把大多数顾虑抛之脑后了。当然严格的素食者不包含在此列(严格素食者还是请认真学习应有的营养学知识吧)。

1.鸡蛋是富含蛋白质,因为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又被称为优质蛋白质。
2.鸡蛋黄富含脂肪,而其中最突出的卵磷脂,不但是众所周知的抗衰老物质,也是滋养神经大脑的重要成分。
3.蛋黄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
综合以上,除了碳水化合物,你身体所需的大部分营养,鸡蛋都含有了。所以想要避免营养缺失的话,那就在每天普通饮食的基础上加一个鸡蛋,这些营养已经妥妥满足你身体所需了。

BUT,除了吃什么,选择食材本身的品质也很重要。在鸡蛋这件事情上,我会情愿花多一些钱买真正散养的草鸡蛋。我在上海新场的生态农场买的草鸡蛋,虽然折合下来要2元一个,价格比超市的洋鸡蛋贵了一倍,但是这个草鸡蛋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散养鸡蛋,炒出来的鸡蛋呈金黄色(由于母鸡摄入食物的不同使蛋黄更黄),味道好的没话说。如果算算帐,按每天吃一个鸡蛋计算,在吃这项成本上每个月也不过多支出了30元,但是你吃到肚子里的是安全无公害,营养更充足的鸡蛋,这样一算岂不是很划得来的一笔账?所以,我建议大家多花点钱在食材上,食少而食精。
选择好的食材的另一个好处是口感与味道的保证。鸡蛋品质足够好就完全不必担心不好吃,不管是煎蛋还是炒蛋,简单的做一下就已经是超级美味了。炒鸡蛋的话油温不要高,这样炒出来的蛋会比较嫩,也会更爽口。我做炒蛋的时候还加了杏鲍菇一起炒,最后拌上一点黑松露,这美味真是绝配。

黑松露炒蛋除了配米饭,还可以用来配面包。我把它堆上了自己做的恰巴塔,如此美味的早餐吃下去,感觉早晨的活力也瞬间满满了。其实好吃可以很简单,健康也可以很简单。
- END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