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室Made in Germany


“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早已是配享德国产品而驰名世界的质量标志,它的发源却是在英国。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大陆上各个国家继英国之后逐步进入工业化时代,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也开始向英国出口。一开始,英国人对此表现得不屑一顾,认定德国货“廉价”、“劣质”——听着耳熟吧?只是换了时间、地点、人物/国家,套路从没变过!于是,英国议会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了“商事标志法(Merchandise Marks Act)”。据此,出口到英国的德国产品从次年起一律需要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以示与英国本土产品泾渭分明。始作俑者们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德国工程师和工匠们的持续努力,“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很快就成为了优质产品的护身符,也令德国人赢得了可以骄傲至今的本钱和底气。

德国邮政纪念“Made in Germany”一百周年的邮票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大英帝国最具代表性权威的象征——英国王室却偏偏是不折不扣的“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而在“Made in Germany”这一标志问世的年代,英、德两国之间的全面竞争已经渐渐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年复一年逐步升级,直至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正是在大战期间的1917年7月17日,当时的英王乔治五世(Georg V.)签署敕令,将英国王室改名为“温莎”,以剔除来自德国的痕迹。

漫画:英王乔治五世清扫“Made in Germany”
之所以说如今的英国王室“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是因为如果以直系血统来溯源的话,直追1714年入主、从而开启“汉诺威王朝”的英王乔治一世。而他则是以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路德维希一世(Georg Ludwig I.)的身份,在被确认为英国王位的继承者之后,从远在北德意志平原腹地的汉诺威千里迢迢飞马、济舟而来。在乔治一世继任之后,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作为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侯的身份和领地。这并不意味着英国是从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只是在从1714到1837年期间,英国和汉诺威构成了“共主邦联”,即英国和汉诺威仍然是互相独立的两个政治实体,但英国的国王和汉诺威的选帝侯(从1814年起也升格为国王)是同一人,但只有汉诺威还是名义上臣服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国。

英王乔治一世
1692年才获得选帝侯爵位的汉诺威一系(包括如今的英国王室)是出自“韦尔夫/Welfen”家族,他们属于欧洲最古老的贵族之一,最早在八世纪时就见于典籍记载。韦尔夫家族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拾阶而上,曾以公爵地位先后统领过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在与强大的施道芬(Staufen)家族的争夺中还曾经一度登顶为罗马王和经过加冕后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1198到1218年间在位的奥托四世(Otto IV.)。不过仅此昙花一现,无以为继,无法与出现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清单中赫赫有名的萨利安、施道芬、哈布斯堡诸家族相提并论。但倘若是对比今日各大家族的地位,即便是经历了改头换面,韦尔夫家族的直系后代仍然安坐在英国王位上,而当年压在他们头顶的其他贵族世系早已是“尔曹身与名俱灭”。

汉诺威的韦尔夫宫(Welfenschloss),如今是汉诺威大学主楼
早在中世纪时,顶层的各大家族之间就一直是沾亲带故的,比如出自施道芬家族、人称“巴巴罗萨/Barbarossa(红胡子之意)”的弗里德里希一世皇帝(Friedrich
I.),他曾经重创了韦尔夫家族的势力,但他的母亲就是来自韦尔夫家族。既然是大义灭亲,在大利面前更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在义与利面前,亲与情简直无足介怀,这是世袭政权下贵族政治的必备之道,这种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的冷酷也许就是如同马基雅维利在他的名作《君王论》中所提到的“并非出于人性的残暴”。几百年后,在英国王位上的韦尔夫家族后裔们仍然还需要面对这一冲突与抉择。

汉诺威的市政厅
1714年,斯图亚特王朝的英国女王安妮(Queen Anne)驾崩,因为她的子女都在年幼时夭折而无嗣,重臣会议决定由安妮女王的外甥、韦尔夫家族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路德维希一世来继任,此为英王乔治一世。他的母亲索菲•斯图亚特(Sophie Stuart)是安妮女王的的表妹,乔治一世这个外甥其实是真的够“外”了。排在乔治一世前面的还有好多位血缘关系和安妮女王更接近的其他欧洲贵族,但因为他们笃信天主教,依照英国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是断断不能继承王位。而地处德国北部的汉诺威地区在宗教改革的早期就改宗了基督新教,所以乔治•路德维希得以脱颖而出成为了乔治一世。当时他已经54岁,而且他的母语是德语,无法流利使用英语,于是,从此改由国王任命一名亲信大臣主持国务会议,这就成为英国首相/内阁制度的开端。

英国女王安妮(斯图亚特王朝末代君主)
1814年维也纳和会之后,因为英国的影响力,汉诺威顺理成章地升格为王国。但在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去世、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后,依照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效的萨利安继承法,贵族头衔和领地是无法由女儿来继承的,汉诺威的王位只能转而由韦尔夫家族的一个分支来继领,直到汉诺威王国在1866年被普鲁士借机吞并。神圣罗马帝国确实是没有女性领主,那位把多个女儿嫁作王后而被人称为“欧洲丈母娘”的玛丽亚•特蕾萨(Maria Theresia),她虽然是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一系的唯一继承人,她也确实掌握着大权,但却不是女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只能是由她的夫婿来充门面。

有实而无名的“女皇”玛丽亚•特蕾萨
在“共主时期”,虽然汉诺威是英国王室的“龙兴之地”,但颇有些“鸡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就自然而然地予以忽视,仅仅维持,不作翻覆。这反而是留下了保存完好、号称欧洲第一的巴洛克式花园——海恩豪森王宮花园(德语:Herrenhäuser Gärten)。而同时代的其他欧洲园林则是随着领主们追逐时尚,而被不断地翻新,直到面目全非,从而失去了特立独行的难得价值。今人来到汉诺威的海恩豪森王宮花园,走进它的大金门,犹然可以一窥当年汉诺威王国的气派。

汉诺威的海恩豪森王宮花园
1837年即位的维多利亚女王自己是德裔,她的夫婿又是来自德国的贵族,是萨克森―科堡和哥达家族的阿尔伯特亲王(德语:Albert von Sachsen-Coburg und Gotha)。在“高处不胜寒”的境地中,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堪称是少有的恩爱夫妻。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随着她与阿尔伯特亲王的儿子成为英王爱德华七世(Eduard VII.)的,英国王室的官方名称也就按照惯例改为“萨克森―科堡和哥达”,太“德国”了,简直不能更“德国”了!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
即便是贵为王室,也不能无视多般的忌讳,更何况是在早已经滋养成诸多“习惯成自然”之下的英式君主立宪制。在刀兵相见的血雨腥风中,作为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自然不可能念及敌对方德国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II.)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而自己是女王的孙子。这样的亲情在国家利益的敌对与碰撞面前,瞬间被碾碎为齑粉。而且,乔治五世完全有理由担心,正在承担战争后果的子民们,会不会由于英国王室的德国血统而质疑其对国家的忠诚度,这在非常时期将是非常致命的。乔治五世的对策是,废除英国王室“萨克森―科堡和哥达”那充满德国式繁文缛节的称呼,而代之以王家城堡“温莎(Windsor)”。这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英国腔了,而且温莎的令名尚可。虽然莎士比亚的剧作《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被译成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可Merry Christmas并不是风流的圣诞节呀!毕竟这也算不上是乔治五世改名时的烦恼。

温莎城堡
在英国王室改名差不多二十年之后,“温莎”再度暴得大名是作为封爵的头衔:英王爱德华八世在1936年12月逊位之后受封为温莎公爵。对于刚刚去世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而言,她之所以能够登上王位,影响最大的人物莫过于成为温莎公爵夫人的辛普森女士。作为一位来自美国的离异女性,她使得英王爱德华八世坠入爱河而不能自拔。鉴于英国当时的教义和社会舆论断断不能接受一位有过婚史的女性成为王后,爱德华八世以“没有我心爱的女人,我无法履职(I can't carry on
without the woman I love.)”为由宣布退位——这篇宣布退位的演说稿还是经过丘吉尔润色的。依照王室顺位而接任的是爱德华八世的弟弟、当时的约克公爵及随即的英王乔治六世,而乔治六世的长女正是日后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如果没有与辛普森夫人的恋情,国王的弟弟是大概率没有机会入主白金汉宫的,也就不会有伊丽莎白二世的七十多年任期。

温莎公爵和夫人
英国王室的改名换姓,其实是英国传统外交政策的一个侧影。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时代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从而确立英国的海上霸权之后,英国对于欧洲大陆的操控,始终是围绕着“均势(equilibrium)”这样一个关键词。作为当时独一无二的海权强国,它以灵活机动的手段干预欧洲情势,避免欧洲大陆上有一个大国取得绝对优势地位。其必然结果就是:当法国强时,便与法国为敌;德国崛起后,全力打击德国。为此,王室不惮于连自己的谱系都可以蒙混,这完全是服从国家利益的“欺世背祖”,诚然一片苦心。现在的英国,自己已经不再强大,只能是依附于美国。相形之下,王室的存在与何去何从已经不是经天纬地、惊天动地的大事。七十多年之后的王之大丧,在所有的伤怀、感想之余,一如一句法国谚语那样的奉奏如仪:Le roi est mort, vive le roi(先王驾崩,新王万岁)!
到顶部